|
法治
|
|
□ 本报记者 王莹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福建省武平县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20年前,这里面临着“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等难题,严重制约当地发展。 2002年,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性改革在武平开启,拉开了全国林改的序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多年来,武平县以法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林权改革工作,依靠政府担当和群众智慧,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乡村治理高水平”的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之路,让群山变绿,也让百姓致富。 法治保障林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01年12月,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林农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2002年4月,武平县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武平县林业局局长刘俊文介绍说,为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武平县委、县政府作出“重点工作,普法先行”的决策,推进林权改革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开展。 2012年7月,武平县在捷文村开办全省首家“林农法制夜校”,并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县各林区重点村全面铺开。 几年来,全县各林区法制夜校通过开展法律讲座、咨询、纠纷调解、民情夜谈等活动帮助林农学法用法,共授课542场次,赠送书籍两万余册,发放授课材料2.55万余份,架起了林农与政府之间沟通的“连心桥”,有力推动了林改工作顺利开展。 林改后,武平县森林火灾次数、涉林矛盾纠纷、盗伐林木案件数量等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76.8%提高到2021年的79.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2859元增加到2021年的21674元。2021年,全县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0.2亿元,带动3万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绿色改革”进行到底,创新“法治+扶贫”方式,积极推广公共法律服务,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为贫困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法治精准对接林下经济、光伏发电、生态护林等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 “法治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腰包也变得更鼓了。”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林介绍说。 2021年,捷文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60元,村财政收入突破55万元,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减少了,森林覆盖率达84.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等32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从贫穷落后的贫困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明星村。 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 在武平县千鹭湖景区,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在山谷密林之中,吸引成群的白鹭、苍鹭、夜鹭、白额雁、绿翅鸭等水禽水鸟来此栖息,构成了一幅绝美山水画卷。 近年来,武平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林长制、森林警长制,县检察院、法院分别在县林长办设立检察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构建“网格化”管林治林新体系,以法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刘俊文介绍说,通过成立涉林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和调解室,武平县探索建立“网络化+一体化+专业化”涉林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网格化排查、一体化受理、专业化调解,实现90%以上行政村(居)涉林民事纠纷“零诉讼”。 “一鸡一果”代言“福建味道”亮相厦门金砖会议国宴,紫灵芝种植面积为全国最大,富贵籽产量占全国市场95%以上,绿茶炒绿产量全省最多…… 在经济发展中,武平县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武平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区域特色品牌为重点的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打造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同时,武平县坚持用法治手段把控发展项目,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发展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生态工业,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以前我们要申报一些项目,都要跑好几个部门,还要跑好几趟。”近日,武平县养蜂协会会长钟亮生在行政服务大厅顺利办完事后,对“武平服务”和“武平速度”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只要把所需材料收集起来,直接交到惠企窗口就可以了,工作人员会帮我们跑,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大方便。” 近年来,武平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实现124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趟、63个事项一趟不用跑,同时深化“互联网+审批”服务,实现135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37项服务事项异地代收代办,以权责一致、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引领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 “我们这边山多、林多,过去大家一遇到问题,免不了发生口角,甚至还会动起手来。”捷文村林农钟泰福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村民都讲法律了,实在弄不明白的,我们就找‘法律明白人’。” 钟泰福所说的“法律明白人”,活跃在武平县群众身边,担任村里政策法规的“引导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法律服务的“先行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他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示范带头学法用法,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多办“法律明白事”,在法治护航生态绿色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 武平县在225个村(居)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群众可预约法律顾问上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纠纷调解服务网络,组建老干部、库区移民、医疗纠纷等2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 “我们是外地人,背井离乡在这里打工,挣钱很不容易。”来自甘肃省的郭如江在武平工业园区某工地务工,因被老板拖欠工资,他和工友来到位于园区内的武平县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寻求帮助。 武平县司法局副局长肖文介绍说,为保障广大职工群众权益,武平县探索创建“园区枫桥”武平模式,在工业园区建立集普法教育、纠纷调处、劳动仲裁、维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为170多家企业、近万名职工免费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法律服务,确保小事不出厂区、大事不出园区。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现在已经要回了40多万元的工资,现在干活心里更有底了。”郭如江喜滋滋地说。 记者手记 法治建设,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拥抱稳稳的幸福。 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持续深化擦亮林改“金字招牌”,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用法治力量护航发展,用法治理念引领施政,用法治手段治理社会,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
|
|
法治护航“林改第一县”走向绿色振兴
|
福建武平以法治之力助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
|
|
( 2023-02-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图为武平县在捷文村举行林权抵押贷款开贷仪式。
武平县林业局供图 |
|
□ 本报记者 王莹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福建省武平县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20年前,这里面临着“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等难题,严重制约当地发展。 2002年,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性改革在武平开启,拉开了全国林改的序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多年来,武平县以法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林权改革工作,依靠政府担当和群众智慧,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乡村治理高水平”的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之路,让群山变绿,也让百姓致富。 法治保障林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001年12月,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林农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2002年4月,武平县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武平县林业局局长刘俊文介绍说,为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武平县委、县政府作出“重点工作,普法先行”的决策,推进林权改革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开展。 2012年7月,武平县在捷文村开办全省首家“林农法制夜校”,并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县各林区重点村全面铺开。 几年来,全县各林区法制夜校通过开展法律讲座、咨询、纠纷调解、民情夜谈等活动帮助林农学法用法,共授课542场次,赠送书籍两万余册,发放授课材料2.55万余份,架起了林农与政府之间沟通的“连心桥”,有力推动了林改工作顺利开展。 林改后,武平县森林火灾次数、涉林矛盾纠纷、盗伐林木案件数量等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76.8%提高到2021年的79.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2859元增加到2021年的21674元。2021年,全县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0.2亿元,带动3万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绿色改革”进行到底,创新“法治+扶贫”方式,积极推广公共法律服务,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为贫困群体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法治精准对接林下经济、光伏发电、生态护林等产业扶贫项目,有效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 “法治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腰包也变得更鼓了。”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林介绍说。 2021年,捷文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60元,村财政收入突破55万元,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减少了,森林覆盖率达84.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等32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从贫穷落后的贫困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明星村。 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 在武平县千鹭湖景区,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在山谷密林之中,吸引成群的白鹭、苍鹭、夜鹭、白额雁、绿翅鸭等水禽水鸟来此栖息,构成了一幅绝美山水画卷。 近年来,武平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林长制、森林警长制,县检察院、法院分别在县林长办设立检察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构建“网格化”管林治林新体系,以法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 刘俊文介绍说,通过成立涉林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和调解室,武平县探索建立“网络化+一体化+专业化”涉林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网格化排查、一体化受理、专业化调解,实现90%以上行政村(居)涉林民事纠纷“零诉讼”。 “一鸡一果”代言“福建味道”亮相厦门金砖会议国宴,紫灵芝种植面积为全国最大,富贵籽产量占全国市场95%以上,绿茶炒绿产量全省最多…… 在经济发展中,武平县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武平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区域特色品牌为重点的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打造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同时,武平县坚持用法治手段把控发展项目,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发展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生态工业,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以前我们要申报一些项目,都要跑好几个部门,还要跑好几趟。”近日,武平县养蜂协会会长钟亮生在行政服务大厅顺利办完事后,对“武平服务”和“武平速度”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只要把所需材料收集起来,直接交到惠企窗口就可以了,工作人员会帮我们跑,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大方便。” 近年来,武平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实现124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趟、63个事项一趟不用跑,同时深化“互联网+审批”服务,实现135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37项服务事项异地代收代办,以权责一致、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引领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 “我们这边山多、林多,过去大家一遇到问题,免不了发生口角,甚至还会动起手来。”捷文村林农钟泰福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村民都讲法律了,实在弄不明白的,我们就找‘法律明白人’。” 钟泰福所说的“法律明白人”,活跃在武平县群众身边,担任村里政策法规的“引导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法律服务的“先行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他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示范带头学法用法,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多办“法律明白事”,在法治护航生态绿色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 武平县在225个村(居)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群众可预约法律顾问上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纠纷调解服务网络,组建老干部、库区移民、医疗纠纷等2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 “我们是外地人,背井离乡在这里打工,挣钱很不容易。”来自甘肃省的郭如江在武平工业园区某工地务工,因被老板拖欠工资,他和工友来到位于园区内的武平县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寻求帮助。 武平县司法局副局长肖文介绍说,为保障广大职工群众权益,武平县探索创建“园区枫桥”武平模式,在工业园区建立集普法教育、纠纷调处、劳动仲裁、维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为170多家企业、近万名职工免费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法律服务,确保小事不出厂区、大事不出园区。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现在已经要回了40多万元的工资,现在干活心里更有底了。”郭如江喜滋滋地说。 记者手记 法治建设,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拥抱稳稳的幸福。 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持续深化擦亮林改“金字招牌”,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用法治力量护航发展,用法治理念引领施政,用法治手段治理社会,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