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这充分表明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湖北省黄石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黄石。 一、进一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黄石市政法机关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市域社会治理领导体制,构建“党建引领、一体两翼、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架构,坚持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平台和抓手,全面建成规范化、实体化的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积极推进综治网格一体化。 新形势下,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需要提升治理体制统筹力,进一步提高治理质效。黄石市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市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完善党委、政府、群团、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各方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责和边界,完善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组织运行体制,优化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履职清单及检查考核,将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与此同时,市域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离不开工作体系的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新型综治中心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黄石市要下功夫提升综治中心“联”“通”“动”“调”等实战能力,努力打造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工作体系,优化基层网格划分布局,赋权网格信息收集、化解矛盾、服务居民功能,有效延伸市域社会治理神经触角,全面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用好“平安E家”小程序,畅通群众报事议事渠道,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的工作格局,打造开放式的信息共享平台。 二、进一步丰富市域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多元共治引领能力 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方式。黄石市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在农村,探索推动村庄理事会、五老和谐会、乡贤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在城市,形成初心驿站、红色驿站、老旧小区楼栋自治、左邻右里议事中心、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平安生活)共同缔造等自治品牌,修订村规民约,推广诚信红黑榜、法治讲堂等做法,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意见。 同时,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为街道赋权强权、为社区减负增效政策举措,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社建、社建促效能的制度和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广泛开展法治惠民、法润黄石等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坚持公正司法,积极建设以“党内监督+政法委执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为主体的大监督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先进典型事迹宣讲,传播“德润人心”新人新事新风貌。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还要强化智治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加快推动黄石“城市大脑”建设,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治理资源共享壁垒,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综治平台+大数据+网格化”信息化智治新模式,实现全市统一监督考核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三、进一步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机制,提升风险及时管控能力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关键在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把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黄石市政法机关把社会治理纳入全局部署,积极构建风险前中后、研交办等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济下行等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重大风险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市域面临各类风险考验严峻复杂。黄石市要着力完善多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综合治理机制,强化政治安全风险研判预警、协同防控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让更多矛盾纠纷在进入司法渠道前化解。进一步完善“情指勤舆”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公安统筹指挥、核心区域有专业特警、人员密集场所有辖区巡警、中心主干道有交警、社会有群防群治的“大治安”格局。要时刻保持老工业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点多面广、燃点低的清醒和警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加强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拆迁拆违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开展净网清网行动,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持续防护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提升协同治理持久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既要认识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道理,更要看到人人都是平安的主要责任人,以实际行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黄石市政法机关从平安共建共享入手,分层分类开展平安创建并验收授牌,设置平安星级户,组建城乡社区(村)志愿巡逻队,鼓励群众自我化解矛盾纠纷,建设第三方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室、专家调解团队,形成了小喇叭、平安义警、“一社一警、一村一辅”等地方特色,“爱我家园、共筑平安”的主旋律更加强劲。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推动力,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共同缔造,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强化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推行平安志愿者积分制,加大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等创建力度,巩固小手拉大手、十户联防、平安星级户评比等群防群治机制,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要积极推进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大网格员、基层政法综治干部社情民意收集处理、信息技术使用、简单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强化工作指导,确保真正发挥效用。
|
|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四种能力
|
|
|
|
( 2023-02-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杨军
湖北省黄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这充分表明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湖北省黄石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黄石。 一、进一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黄石市政法机关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市域社会治理领导体制,构建“党建引领、一体两翼、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架构,坚持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平台和抓手,全面建成规范化、实体化的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积极推进综治网格一体化。 新形势下,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需要提升治理体制统筹力,进一步提高治理质效。黄石市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市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完善党委、政府、群团、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各方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责和边界,完善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组织运行体制,优化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履职清单及检查考核,将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与此同时,市域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离不开工作体系的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新型综治中心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黄石市要下功夫提升综治中心“联”“通”“动”“调”等实战能力,努力打造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工作体系,优化基层网格划分布局,赋权网格信息收集、化解矛盾、服务居民功能,有效延伸市域社会治理神经触角,全面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用好“平安E家”小程序,畅通群众报事议事渠道,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的工作格局,打造开放式的信息共享平台。 二、进一步丰富市域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多元共治引领能力 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方式。黄石市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在农村,探索推动村庄理事会、五老和谐会、乡贤理事会参与乡村治理;在城市,形成初心驿站、红色驿站、老旧小区楼栋自治、左邻右里议事中心、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平安生活)共同缔造等自治品牌,修订村规民约,推广诚信红黑榜、法治讲堂等做法,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意见。 同时,加强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为街道赋权强权、为社区减负增效政策举措,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社建、社建促效能的制度和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广泛开展法治惠民、法润黄石等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坚持公正司法,积极建设以“党内监督+政法委执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为主体的大监督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先进典型事迹宣讲,传播“德润人心”新人新事新风貌。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还要强化智治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加快推动黄石“城市大脑”建设,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治理资源共享壁垒,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综治平台+大数据+网格化”信息化智治新模式,实现全市统一监督考核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 三、进一步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机制,提升风险及时管控能力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关键在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把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黄石市政法机关把社会治理纳入全局部署,积极构建风险前中后、研交办等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济下行等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重大风险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市域面临各类风险考验严峻复杂。黄石市要着力完善多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综合治理机制,强化政治安全风险研判预警、协同防控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让更多矛盾纠纷在进入司法渠道前化解。进一步完善“情指勤舆”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公安统筹指挥、核心区域有专业特警、人员密集场所有辖区巡警、中心主干道有交警、社会有群防群治的“大治安”格局。要时刻保持老工业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点多面广、燃点低的清醒和警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加强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拆迁拆违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开展净网清网行动,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持续防护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提升协同治理持久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既要认识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道理,更要看到人人都是平安的主要责任人,以实际行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黄石市政法机关从平安共建共享入手,分层分类开展平安创建并验收授牌,设置平安星级户,组建城乡社区(村)志愿巡逻队,鼓励群众自我化解矛盾纠纷,建设第三方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室、专家调解团队,形成了小喇叭、平安义警、“一社一警、一村一辅”等地方特色,“爱我家园、共筑平安”的主旋律更加强劲。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推动力,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共同缔造,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强化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推行平安志愿者积分制,加大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等创建力度,巩固小手拉大手、十户联防、平安星级户评比等群防群治机制,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要积极推进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大网格员、基层政法综治干部社情民意收集处理、信息技术使用、简单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强化工作指导,确保真正发挥效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