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9 2/9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 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
· 建“最好打的110” 让“平安”可感可知
· 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 “胡同主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胡同主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 2022-12-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蒋起东 黄洁
  
  沿着干净整洁的胡同前行,路旁是停放整齐的车辆,“墙上博物馆”一件件展品令游客目不暇接,“胡同主事”的照片和职责就公示在居民每天路过的地方……走进北京市通州区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居民们热情洋溢的笑容成为社区华丽蝶变的最美注脚。
  近年来,莲花寺社区以中仓街道工委提出的“四有四服务”(工委有驿站、支部有帮手、党员有责任、居民有榜样,走问式服务、协商式服务、网格式服务、智能式服务)基层党建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胡同主事”社区工作法的积极作用,成功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我们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有力有序、服务保障有板有眼、胡同品牌有声有色,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让群众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莲花寺社区党总支书记高艳辉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党建引领筑基础 胡同主事解烦忧
  “平常多注意,千万不要在电暖器上搭湿衣服,这是火灾隐患。”今年60岁的李淑华是莲花寺社区回民胡同的“胡同主事”,11月17日上午10点半刚结束了疫情防控值班工作,她又马不停蹄地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宣传消防知识。
  提起李淑华,胡同居民何某满是感激。他和妻子均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靠80多岁老母亲的退休金生活。李淑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向社区反映,最终在社区的努力下,何某夫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记者了解到,像李淑华这样热心的“胡同主事”,莲花寺社区里还有31名。
  曾经,莲花寺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辖区危房多、老龄人口多,困难群体多,基础设施老化。2017年,中仓街道创新提出“主事体系”。“主事”出自《孟子·万章》——“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莲花寺社区以居民推荐、社区招募的方式,为16条胡同选出32名“胡同主事”,在他们的模范带领下,社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以中仓街道‘四有四服务’党建机制中的‘党员有责任’为主线,选拔出政治立场坚定、群众信赖、讲奉献的老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作为‘胡同主事’参与社区治理。他们化身卫生监督员、安全管理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倡导员、建议征集员,活跃在街巷的每一个角落。”高艳辉介绍说。
民情日记手中拿 社情民意全掌握
  从2017年开始,社区为每一名“胡同主事”都配备了一本民情日记。“胡同主事”在日常走访过程中,边走边记,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生成台账,向社区协调资源,销号解决。小到灭火器的摆放位置,大到房屋租售情况,事无巨细,小小一本民情日记,已然成为胡同工作的“大百科全书”。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翻开“胡同主事”、退休老党员王玉敏手中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者发现了一张手绘的胡同平面图,胡同里每家每户都清晰标注。与之相配套,胡同里的独居户、残疾户、困难户都被一一记录在册,党员、复员军人、志愿者的情况也一目了然,甚至家家户户的电动车使用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玉敏说,详细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谁家有了矛盾,谁家燃气还没检修,谁家电费忘了缴纳,这些关乎群众生活质量的鸡毛蒜皮,她都会记在民情日记里,及时上门提醒、化解。胡同里独居老人的情况,她不仅记在了本子上,更是记在了心里,每周都要上门走访两次以上,为老人们解决生活所需。
  此外,社区还建立了“胡同主事”例会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事们将上级指示、方针政策都记录在民情日记中,在会议上梳理问题,提出意见,会后及时向居民传达。
  “今年社区需要收缴煤改电设备保险并进行设备保养,有些居民不理解政策,于是我们召开了街道、社区、主事、厂家、居民代表多方参与的“胡同主事”会,为大家答疑解惑。会后,“胡同主事”们积极向居民解释,赶在供暖季之前完成了全部工作,保证让每户居民都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王玉敏告诉记者。
  居民议事家里坐 协商自治好生活
  老式收音机、手摇电话、搪瓷脸盆、理发推剪、老照片……一个个年代久远的老物件陈列在透亮的橱窗中,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胡同往事。这里便是有着“北京最美街巷”之称的熊家胡同。
  原先的熊家胡同,只是莲花寺社区一条普通街巷。2017年下半年,在“胡同主事”的带动下,社区自发组织形成了“居民议事厅”,专门研究社区里居民最关心的大事小情。当时就有居民提议,利用老物件对熊家胡同西侧的外围墙进行装点,当即被采纳。“胡同主事”们迅速行动起来,多次现场查看,入户征集老物件展品,争取资金支持。
  2018年4月,熊家胡同的“墙上博物馆”展露雏形。“胡同文化味儿浓了,看着心里敞亮、舒服。”居民们由衷地说。
  自家事,自家议。拆除违建,清理排污口,铺设水泥路面,整理街面电线电缆……居民们纷纷在议事厅里提出意见,“胡同主事”收集整理后,社区利用“吹哨报到”机制协调各方资源,逐一解决。
  街巷变美了,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了。高艳辉告诉记者,下一步,莲花寺社区将打造“莲馨小院”提上日程,将党建与传统胡同文化有机结合,融入“红色党员先锋队”“红色研学课堂”“红色议事厅”“红色文化驿站”,努力建设好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