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江门市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之称,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500余万人,遍布107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近年来,江门市委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和“侨都赋能”工程,最大限度“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广大华侨华人需求,积极探索司法护侨工作“江门样本”,为华侨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制度惠侨 探索司法赋能新方案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们的权益有你们来守护。”一位江门华侨给江门中院法官发来的简短微信,道出了成千上万海外侨胞的心声。江门中院以海外侨胞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构建“全链条、‘一站式’、一体化”涉侨司法工作机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广大华侨华人点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家法官学院先后到江门中院调研侨益司法保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华侨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涉侨案件呈递增趋势。围绕“涉侨纠纷化解越来越便利、公正和高效,让侨界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越来越强、满意度越来越高”这一目标,江门中院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出台《江门法院“粤味”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实施方案》和《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法院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明确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规范、成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等9项内容。 同时,建立涉侨身份甄别机制,制发《涉侨纠纷识别表》,推行随案附卷,提高涉侨诉讼服务精准度;制定《关于涉侨民事诉讼的工作机制》,确立域外法律查明的基本原则,畅通侨胞和侨眷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开设涉侨法律服务专窗,设立专业审判、执行团队和巡回审判点;建立涉侨案件审判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司法资源,积极创新涉侨审判司法实践。今年以来,江门中院共受理涉侨审判执行案件1212件,涉及侨眷、侨胞1266人,诉讼标的额达2.2亿元,为涉侨案件当事人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超过7550.1万元。 “构建分层递进涉侨权益保护机制,引领涉侨民事诉讼高效便捷开展;构建多元跨境诉讼服务体系,为华侨华人提供全流程‘一站式’诉讼服务;构建海内外法律服务综合体,高效化解涉侨矛盾纠纷……江门中院通过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举措,解难点、疏痛点、破堵点,持续推进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今年7月,在国家法官学院与暨南大学共同主办的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上,江门中院有关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分享时说道。 汇聚侨智 深耕涉侨解纷优选地 服务对象更多元、调解队伍更强大、服务案件更广泛、服务渠道更多样……江门中院立足侨乡优势,充分发挥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聘任侨领、侨胞担任特邀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切实减轻涉侨纠纷当事人负担。 9月5日,恩平市“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驻多米尼加共和国联络点正式揭牌。成立当天,在美洲侨领代表参与和恩平市侨联配合下,服务站通过线上视频方式顺利调结一起跨国涉侨合同纠纷案。 像这样的海外涉侨法律服务站、工作室还有14个,分布在美洲几个华侨华人比较多的国家,专门为当地侨胞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和成本更低、便捷高效的解纷服务。走出国门的联调机构,成为海外侨胞的“连心桥”。 委内瑞拉侨领甄庭耀的热心肠在该国华侨圈中颇有名气,加上其在侨界的声望,总能让当事人信服并接受调解意见。为此,委内瑞拉法律服务站点特别聘任他为特邀调解员。 黎女士带着两个孩子侨居委内瑞拉,疫情期间归国心切。两年前,她花了近20万元委托代理商为其购买回国机票,一直没有购买成功,机票钱也没有退。黎女士找到“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寻求帮助。 江门中院迅速启动涉侨纠纷平台“法院+特邀调解员”模式,特邀甄庭耀进行调解。甄庭耀找到代理商,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最后,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代理商同意履行合同,再次为黎女士购买回国机票,黎女士的烦恼迎刃而解。 除引入涉侨调解员外,江门中院还根据纠纷案由和类型,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行业调解员共同参与,通过“繁案+精审法官+侨联特邀调解员+N个专业调解员”的模式,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目前,该院已有涉侨多元解纷特邀调解员57人,其中境外调解员20人。 “法院+侨联”多元解纷机制运行以来,江门中院共办理涉侨案件1268件,成功调解434件。该机制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并在广东省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交流会上推广。今年10月,“法院+侨联”多元解纷立体化模式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改革项目”。 数字便侨 智慧化服务跨越时空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现在真的太方便了。”近日,谈到刚刚和法院打的一次“交道”,远在海外的关先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此前,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在审查申请执行人关女士提供的立案材料时,发现其弟弟关先生放弃财产继承权的公证书是由国外某相关机构出具的。为确保公证书的真实性,法官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公证书原件予以审查核实。关先生表示,受疫情影响,目前无法回国,且资料邮寄回国耗时过长、程序繁琐。 “只要持有有效护照等身份证件,均可完成视频在线授权委托。”了解情况后的承办法官给关先生吃了一颗“定心丸”。据悉,“AOL授权见证通”系统集预约服务、跨境授权、身份验证、远程视频、在线见证、全程留痕、司法审核等功能于一体,人不出户即可“隔空”完成授权委托,有效解决了当前司法实践中海外侨胞的身份确认及委托授权难题。 当天,一网连接两地三方,法官、申请执行人的诉讼代理人和关先生同时登录“AOL授权见证通”平台。连线后,关先生出示身份证件和公证书原件,由法官进行核实,并就案件相关事实进行调查询问,在线完成核实及调查,整个过程仅耗时5分钟。 疫情期间,跨国交流不畅,极大影响了海外华侨诉权的实现。5分钟完成在线授权委托、4分钟完成跨境立案……数字背后,是江门中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以当事人需求为出发点的不懈努力。江门中院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以小举措撬动大革新,让进入到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涉侨案件能够高效审结,努力让侨胞“少跑路、少奔波”,切实减轻涉侨纠纷当事人负担,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 此外,该院充分利用“易侨e法庭”、移动微法院、涉侨纠纷化解平台、“粤公正”等线上平台,为海外当事人提供自助立案、案件查询、法律咨询、在线缴费等智能化诉讼服务,将“碎片化”解纷资源系统集成为“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各方“线上见”、庭审“走云端”、纠纷“随云散”、调处“零接触”,让“指尖上的便利”触手可及。截至目前,江门中院已完成海外线上庭审179次。其中,新会区人民法院涉外离婚纠纷在线调解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案例。 真情暖侨 为侨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要感念感恩侨胞对家乡的热爱与贡献,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委托管理或以租赁方式交付使用的祖屋故居,更应结合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增强权属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一份请求解除租赁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中,江门中院法官这样写道。 据悉,年逾80岁的澳门侨胞麦某将自己的祖屋委托台山市某社会事务中心管理,但该事务中心未经麦某同意,将房屋转租他人用于经营文化娱乐项目。麦某本人不同意,遂向台山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该份租赁合同,获得法院支持。 侨胞利益无小事。侨益保护工作,一头连着司法公正,另一头连着海外游子炙热的心。判决后,江门中院党组带队实地考察涉案侨房,并联合当地政府,就地召开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会上强调,要为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架起“法桥”,依法推动侨房侨产保护开发,真正实现“维护侨益、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世遗塘口,碉楼之乡。位于开平市塘口镇的“侨胞之家”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归国的侨胞们经常在这里聚会。近期,涉侨诉调服务驿站在这里挂牌,开平法院涉侨审判团队入驻并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每月开展驻点服务,让侨眷侨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无讼”乡村创建点、“易侨e法庭”、“村巷法官”护侨行动、法治教育基地、回访帮教联系点……在侨胞聚集的各个村居,江门中院立足侨乡特色,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主动深入侨界群众,大力开展送法进侨企、送法进侨村、送法进校园及“知识产权+涉侨纠纷”专题普法活动,为归侨、侨眷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排查、纠纷化解、诉调对接等“下沉式”村居诉讼服务,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维护权益。 “回乡创业不容易,法院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在今年春节期间江海区法院举办的“以法兴企”主题沙龙活动中,马来西亚侨眷甘荣娇激动地说。2019年初,她与其他归侨在江门“侨梦苑”成立了一家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年多来,江海区法院在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20余次,甘荣娇经常旁听庭审,对企业经营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接下来,江门中院将对标侨都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需求,不断创新涉侨审判机制,依法保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为同心共圆中国梦贡献司法力量”。江门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何奎 朱斐倩
|
以“侨”架桥 共谋发展
|
江门中院着力打造涉侨司法服务新高地
|
|
|
|
( 2022-12-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在台山市斗山镇实地勘察涉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的侨房。 何奎 摄 |
|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江门市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之称,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500余万人,遍布107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近年来,江门市委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和“侨都赋能”工程,最大限度“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广大华侨华人需求,积极探索司法护侨工作“江门样本”,为华侨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制度惠侨 探索司法赋能新方案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们的权益有你们来守护。”一位江门华侨给江门中院法官发来的简短微信,道出了成千上万海外侨胞的心声。江门中院以海外侨胞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构建“全链条、‘一站式’、一体化”涉侨司法工作机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广大华侨华人点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家法官学院先后到江门中院调研侨益司法保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华侨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涉侨案件呈递增趋势。围绕“涉侨纠纷化解越来越便利、公正和高效,让侨界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越来越强、满意度越来越高”这一目标,江门中院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出台《江门法院“粤味”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实施方案》和《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法院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明确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规范、成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等9项内容。 同时,建立涉侨身份甄别机制,制发《涉侨纠纷识别表》,推行随案附卷,提高涉侨诉讼服务精准度;制定《关于涉侨民事诉讼的工作机制》,确立域外法律查明的基本原则,畅通侨胞和侨眷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开设涉侨法律服务专窗,设立专业审判、执行团队和巡回审判点;建立涉侨案件审判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司法资源,积极创新涉侨审判司法实践。今年以来,江门中院共受理涉侨审判执行案件1212件,涉及侨眷、侨胞1266人,诉讼标的额达2.2亿元,为涉侨案件当事人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超过7550.1万元。 “构建分层递进涉侨权益保护机制,引领涉侨民事诉讼高效便捷开展;构建多元跨境诉讼服务体系,为华侨华人提供全流程‘一站式’诉讼服务;构建海内外法律服务综合体,高效化解涉侨矛盾纠纷……江门中院通过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举措,解难点、疏痛点、破堵点,持续推进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工作创新与发展。”今年7月,在国家法官学院与暨南大学共同主办的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上,江门中院有关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分享时说道。 汇聚侨智 深耕涉侨解纷优选地 服务对象更多元、调解队伍更强大、服务案件更广泛、服务渠道更多样……江门中院立足侨乡优势,充分发挥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聘任侨领、侨胞担任特邀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切实减轻涉侨纠纷当事人负担。 9月5日,恩平市“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驻多米尼加共和国联络点正式揭牌。成立当天,在美洲侨领代表参与和恩平市侨联配合下,服务站通过线上视频方式顺利调结一起跨国涉侨合同纠纷案。 像这样的海外涉侨法律服务站、工作室还有14个,分布在美洲几个华侨华人比较多的国家,专门为当地侨胞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和成本更低、便捷高效的解纷服务。走出国门的联调机构,成为海外侨胞的“连心桥”。 委内瑞拉侨领甄庭耀的热心肠在该国华侨圈中颇有名气,加上其在侨界的声望,总能让当事人信服并接受调解意见。为此,委内瑞拉法律服务站点特别聘任他为特邀调解员。 黎女士带着两个孩子侨居委内瑞拉,疫情期间归国心切。两年前,她花了近20万元委托代理商为其购买回国机票,一直没有购买成功,机票钱也没有退。黎女士找到“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寻求帮助。 江门中院迅速启动涉侨纠纷平台“法院+特邀调解员”模式,特邀甄庭耀进行调解。甄庭耀找到代理商,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最后,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代理商同意履行合同,再次为黎女士购买回国机票,黎女士的烦恼迎刃而解。 除引入涉侨调解员外,江门中院还根据纠纷案由和类型,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行业调解员共同参与,通过“繁案+精审法官+侨联特邀调解员+N个专业调解员”的模式,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目前,该院已有涉侨多元解纷特邀调解员57人,其中境外调解员20人。 “法院+侨联”多元解纷机制运行以来,江门中院共办理涉侨案件1268件,成功调解434件。该机制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并在广东省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交流会上推广。今年10月,“法院+侨联”多元解纷立体化模式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改革项目”。 数字便侨 智慧化服务跨越时空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现在真的太方便了。”近日,谈到刚刚和法院打的一次“交道”,远在海外的关先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此前,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在审查申请执行人关女士提供的立案材料时,发现其弟弟关先生放弃财产继承权的公证书是由国外某相关机构出具的。为确保公证书的真实性,法官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公证书原件予以审查核实。关先生表示,受疫情影响,目前无法回国,且资料邮寄回国耗时过长、程序繁琐。 “只要持有有效护照等身份证件,均可完成视频在线授权委托。”了解情况后的承办法官给关先生吃了一颗“定心丸”。据悉,“AOL授权见证通”系统集预约服务、跨境授权、身份验证、远程视频、在线见证、全程留痕、司法审核等功能于一体,人不出户即可“隔空”完成授权委托,有效解决了当前司法实践中海外侨胞的身份确认及委托授权难题。 当天,一网连接两地三方,法官、申请执行人的诉讼代理人和关先生同时登录“AOL授权见证通”平台。连线后,关先生出示身份证件和公证书原件,由法官进行核实,并就案件相关事实进行调查询问,在线完成核实及调查,整个过程仅耗时5分钟。 疫情期间,跨国交流不畅,极大影响了海外华侨诉权的实现。5分钟完成在线授权委托、4分钟完成跨境立案……数字背后,是江门中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以当事人需求为出发点的不懈努力。江门中院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以小举措撬动大革新,让进入到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涉侨案件能够高效审结,努力让侨胞“少跑路、少奔波”,切实减轻涉侨纠纷当事人负担,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 此外,该院充分利用“易侨e法庭”、移动微法院、涉侨纠纷化解平台、“粤公正”等线上平台,为海外当事人提供自助立案、案件查询、法律咨询、在线缴费等智能化诉讼服务,将“碎片化”解纷资源系统集成为“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各方“线上见”、庭审“走云端”、纠纷“随云散”、调处“零接触”,让“指尖上的便利”触手可及。截至目前,江门中院已完成海外线上庭审179次。其中,新会区人民法院涉外离婚纠纷在线调解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案例。 真情暖侨 为侨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要感念感恩侨胞对家乡的热爱与贡献,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委托管理或以租赁方式交付使用的祖屋故居,更应结合房屋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增强权属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一份请求解除租赁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中,江门中院法官这样写道。 据悉,年逾80岁的澳门侨胞麦某将自己的祖屋委托台山市某社会事务中心管理,但该事务中心未经麦某同意,将房屋转租他人用于经营文化娱乐项目。麦某本人不同意,遂向台山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该份租赁合同,获得法院支持。 侨胞利益无小事。侨益保护工作,一头连着司法公正,另一头连着海外游子炙热的心。判决后,江门中院党组带队实地考察涉案侨房,并联合当地政府,就地召开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会上强调,要为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架起“法桥”,依法推动侨房侨产保护开发,真正实现“维护侨益、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世遗塘口,碉楼之乡。位于开平市塘口镇的“侨胞之家”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归国的侨胞们经常在这里聚会。近期,涉侨诉调服务驿站在这里挂牌,开平法院涉侨审判团队入驻并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每月开展驻点服务,让侨眷侨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无讼”乡村创建点、“易侨e法庭”、“村巷法官”护侨行动、法治教育基地、回访帮教联系点……在侨胞聚集的各个村居,江门中院立足侨乡特色,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主动深入侨界群众,大力开展送法进侨企、送法进侨村、送法进校园及“知识产权+涉侨纠纷”专题普法活动,为归侨、侨眷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排查、纠纷化解、诉调对接等“下沉式”村居诉讼服务,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维护权益。 “回乡创业不容易,法院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在今年春节期间江海区法院举办的“以法兴企”主题沙龙活动中,马来西亚侨眷甘荣娇激动地说。2019年初,她与其他归侨在江门“侨梦苑”成立了一家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年多来,江海区法院在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20余次,甘荣娇经常旁听庭审,对企业经营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接下来,江门中院将对标侨都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需求,不断创新涉侨审判机制,依法保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为同心共圆中国梦贡献司法力量”。江门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何奎 朱斐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