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背包住村”民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台儿庄强化公益诉讼护航生态文化
· 冀州建设“人民群众身边的检察院”
· 盐池禁毒宣传队在行动
· 岱岳开展禁毒专题宣讲
· 儿童手表成“问题暴发户”
· 水头镇“三办”初信初访
· “小丑女”反向薅起商家“羊毛”
· 法治绘就“幸福成都”温暖底色
· 惠州公安党建结对激发“新动能”
· 嘉兴“公安大脑”建设推升质效变革

“小丑女”反向薅起商家“羊毛”

( 2022-11-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 本报通讯员 卫学超
  
  “新用户可享无门槛消费券”“首单消费可领专属红包”……对于经常网购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促销活动并不陌生。然而,“限定福利”却成了一些人眼里的“无限商机”,他们打起了冒充新用户薅取商家“羊毛”的歪主意。
  近日,安徽省当涂县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制作、贩卖针对电商公司网购平台“薅羊毛”软件的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扣押手机50余部、电脑20台,冻结银行卡60余张,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今年3月26日,当涂县公安局接到一家电商公司报案称,该公司网购平台下单数据出现异常,怀疑有人在实施诈骗。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侦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办案民警侦查发现,今年1月至3月,王某从售卖虚拟商品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大量购买该电商公司旗下网购平台注册账号1万余个。
  大量购入这些账号究竟有何用?随着侦查深入,办案民警发现王某还购买了专用批量下单软件“小丑女”,批量导入账号用于薅网购平台的“羊毛”。
  “为扩展市场、吸引用户,有的电商公司会面向新注册用户发放各种‘新人券’进行激励,有人见此有利可图,便通过种种方式,冒充新用户,使用特定软件和网购平台账号,绕过平台内设置各种监测机制,实现批量下单的目的,此举在该行业被称为‘薅羊毛’或者‘撸货’。之后,实施人会以极低价格从平台批量购得商品,转手以低于市场零售价出售,赚取差价牟利,导致企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办案民警解释。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王某利用“小丑女”软件,批量导入特殊用户账号、批量更改下单IP地址、自动生成收货人信息、绕过平台手机绑定认证,批量生成虚假收货人姓名、手机号码和收货地址,设置好需要购买的商品、收货人信息等参数,批量下单购买商品1万余件。之后,他联络本地销售渠道,将所购得的商品低价售卖,给网购平台造成53.2万元的损失,王某则从中非法获利7万余元。
  当涂县公安局通过对该“小丑女”软件开展调查分析,初步确定涉案软件系违法软件。随后继续深挖,抓获两名软件开发人员何某某和袁某某。
  “他们两人是网友关系,其中一人在物流公司工作期间了解到‘薅羊毛’的操作,萌生了开发相关软件的想法,另一人正好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两人便一拍即合,开发出‘小丑女’软件,并逐渐发展出二级代理架构。”办案民警介绍,一级代理人员从何某某等人手里购买软件的注册码,再发展二级代理人员加价出售。想要“薅羊毛”的人只有购买了注册码,才可以使用“小丑女”软件。
  民警循线追踪,迅速查明“小丑女”软件一级代理人员的身份,陆续抽调警力组成多个抓捕工作组,前往江苏宿迁市、山东潍坊市、河北石家庄市、广东惠州市、河南新乡市等地,将9名一级代理人员抓捕归案。
  据部分犯罪嫌疑人供认,他们在一虚拟商品交易平台上开设店铺,大量出售“小丑女”软件。民警侦查发现,这一平台是主要进行各类互联网虚拟账号、商品交易的第三方担保平台,很多入驻商家不仅出售“小丑女”软件,还出售供“小丑女”软件批量下单的新用户账号。“对每笔成交的订单,平台会以成交价格的百分之四抽取费用,作为盈利。”办案民警说。
  今年5月,民警在江苏苏州成功将涉案网络交易平台负责人徐某某抓获。徐某某到案后,对其创办涉案网络交易平台、纵容相关灰黑产人员在平台上售卖违法软件等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了解,为全链条打击涉网灰黑产犯罪,当涂县警方专案组还抓获了3名利用“小丑女”软件批量下单的“薅羊毛”人员,另有两名违法嫌疑人移交当地公安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目前,涉案网络交易平台已经将违法商家予以下架处理,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