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徐 鹏 □ 本报通讯员 张丹凤
“是盗窃还是侵占?” “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如何准确定性?怎样有效处置? 2022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创新打造“执法实践联系点”新样板,派驻专职法制民警进驻基层所队,并率先在城中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开展试点,目的是让基层执法办案底气更足、动力更强、效能更高。 “是‘造盆景’还是‘树样板’?是雨过地皮湿还是风来柳岸青?谋定而动、举必有功!试点要想立得住、叫得响,关键要看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西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田旭提出要求。 主动适应变化挑战 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马建设介绍说:“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执法生命线,创新打造联系点,就是让机关民警走出去、沉下去,到一线派出所实战练兵、现场教学,接受办案单位与法制部门的双重锻炼。” “每天接处警接近20起,一个月所里的接警量将近600起,工作量确实大,这对执法办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执法实践联系点是一剂‘良药’。”北大街派出所副所长杜谦说。 2月18日,西宁市公安局执法实践联系点在北大街派出所正式启动。西宁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建青在动员部署会上说:“要大力发扬首创精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做好日常工作同时,切实摸索出更多适合我局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高招实招,不断提升西宁公安的执法公信力。” 按照要求,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的18名民警分批分次按月进驻派出所,全程参与执法办案流程的实时化监督管理。一场着眼于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夯实公安工作根基的创新改革悄然而至。 积极发挥现实效能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目标,法制支队制定了一系列周密措施。 广泛下基层所队进行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建议,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推进措施、组织保障、具体要求等,出台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工作中,始终坚持“将课堂设在现场、把现场变为课堂”,全面推行现场说法和案例点评,让一线办案民警和专业法制民警在面对面中增强履职底气、收获职业自信。 同时,法制民警在下基层工作之前,进一步明确“嵌入式”的派驻工作责任,聚焦警情、案件、人员、卷宗、场所等核心执法要素,全程参与接处警、做笔录、抓捕、羁押等执法环节,就地协助解决当时发生的办案执法难题,推动执法办案实体化实战化运行。 法制支队民警马向晖作为首位派驻民警,在历经一个月的“战地实践”后颇有心得地说:“一开始,所里民警对派驻是有些质疑的,总觉得我们下来就是当个摆设装装样子,可当我跟着大家一起出警、一起办案、一起值班,一起解决吃不准的疑难问题时,他们还是很信服的。我也在一线执法工作中收获了更多经验,这种双向沟通让我对今后处理疑难案件、新型案件有了更多信心。” 辐射带动能力升级 现在,派驻法制民警会在每一次接处警后,及时对警情的下一步走向及时跟踪,并对已办案件情况动态巡查,对不符合执法办案规范的问题及时纠正督办。同时,对前一日的所有警情、案件、场所、涉案财物等进行“回头看”,对所有进入平台流转的案件审核把关。 “执法实践联系点”启动以来,累计开展案件点评会9次、重大疑难案件会商会议4次、监督案件80余起,派出所的工作势能大幅提升、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北大街派出所教导员潘宏亮说,市局派下来的法制民警就是他们工作中最需要的“特派员”,案子性质摸不准的、适用法律条款吃不透的、有畏难情绪不敢办的,都可以随时向“特派员”请教,而“特派员”也通过端口前置的角色转换,在夯实执法主体责任、提升执法办案效能、推动执法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战经验。 下一步,西宁公安将以北大街派出所“执法实践联系点”为圆心,辐射带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单位更好地严格公正执法、热情为民服务,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朝着打造省会平安建设典范之城,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目标,拼搏赶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
|
让基层执法办案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
西宁公安创新打造“执法实践联系点”新样板
|
|
|
( 2022-09-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徐 鹏 □ 本报通讯员 张丹凤
“是盗窃还是侵占?” “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如何准确定性?怎样有效处置? 2022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创新打造“执法实践联系点”新样板,派驻专职法制民警进驻基层所队,并率先在城中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开展试点,目的是让基层执法办案底气更足、动力更强、效能更高。 “是‘造盆景’还是‘树样板’?是雨过地皮湿还是风来柳岸青?谋定而动、举必有功!试点要想立得住、叫得响,关键要看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西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田旭提出要求。 主动适应变化挑战 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马建设介绍说:“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执法生命线,创新打造联系点,就是让机关民警走出去、沉下去,到一线派出所实战练兵、现场教学,接受办案单位与法制部门的双重锻炼。” “每天接处警接近20起,一个月所里的接警量将近600起,工作量确实大,这对执法办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执法实践联系点是一剂‘良药’。”北大街派出所副所长杜谦说。 2月18日,西宁市公安局执法实践联系点在北大街派出所正式启动。西宁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袁建青在动员部署会上说:“要大力发扬首创精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做好日常工作同时,切实摸索出更多适合我局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高招实招,不断提升西宁公安的执法公信力。” 按照要求,西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的18名民警分批分次按月进驻派出所,全程参与执法办案流程的实时化监督管理。一场着眼于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夯实公安工作根基的创新改革悄然而至。 积极发挥现实效能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目标,法制支队制定了一系列周密措施。 广泛下基层所队进行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建议,明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推进措施、组织保障、具体要求等,出台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工作中,始终坚持“将课堂设在现场、把现场变为课堂”,全面推行现场说法和案例点评,让一线办案民警和专业法制民警在面对面中增强履职底气、收获职业自信。 同时,法制民警在下基层工作之前,进一步明确“嵌入式”的派驻工作责任,聚焦警情、案件、人员、卷宗、场所等核心执法要素,全程参与接处警、做笔录、抓捕、羁押等执法环节,就地协助解决当时发生的办案执法难题,推动执法办案实体化实战化运行。 法制支队民警马向晖作为首位派驻民警,在历经一个月的“战地实践”后颇有心得地说:“一开始,所里民警对派驻是有些质疑的,总觉得我们下来就是当个摆设装装样子,可当我跟着大家一起出警、一起办案、一起值班,一起解决吃不准的疑难问题时,他们还是很信服的。我也在一线执法工作中收获了更多经验,这种双向沟通让我对今后处理疑难案件、新型案件有了更多信心。” 辐射带动能力升级 现在,派驻法制民警会在每一次接处警后,及时对警情的下一步走向及时跟踪,并对已办案件情况动态巡查,对不符合执法办案规范的问题及时纠正督办。同时,对前一日的所有警情、案件、场所、涉案财物等进行“回头看”,对所有进入平台流转的案件审核把关。 “执法实践联系点”启动以来,累计开展案件点评会9次、重大疑难案件会商会议4次、监督案件80余起,派出所的工作势能大幅提升、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北大街派出所教导员潘宏亮说,市局派下来的法制民警就是他们工作中最需要的“特派员”,案子性质摸不准的、适用法律条款吃不透的、有畏难情绪不敢办的,都可以随时向“特派员”请教,而“特派员”也通过端口前置的角色转换,在夯实执法主体责任、提升执法办案效能、推动执法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战经验。 下一步,西宁公安将以北大街派出所“执法实践联系点”为圆心,辐射带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单位更好地严格公正执法、热情为民服务,坚决扛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朝着打造省会平安建设典范之城,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目标,拼搏赶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