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南京:命案必破大案快破小案多破
· 刑侦破案理念方式实现深度变革

刑侦破案理念方式实现深度变革

( 2022-09-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许大志(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反诈大队大队长):十年前,南京刑事案件总量处于历史高位,以命案、“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犯罪为代表的刑事犯罪在当时还比较突出,电信网络诈骗也开始冒头。南京刑侦部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造出了刑侦信息化、命案侦破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作亮点和品牌。
  十年间,我先后在情报大队、法制大队、反诈大队工作,是刑侦工作直接的参与者、经历者和见证者。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体验,加深了对刑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刑警,我感到使命光荣。
  十年间,我参与了“1992·3·24”南京医学院女大学生被害案、“苏湘渝”特大系列持枪杀人案专案、“2015·9·30”广西柳城爆炸案等一批案件的侦办,见证了南京公安在命案等大要案侦破中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战果。
  十年间,我参与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命案积案会战、打击“盗抢骗”犯罪、“云剑”行动等一批专项斗争行动,感受到了我们这支队伍旺盛的战斗力。
  十年间,我参与了市局专业化打击攻坚提升行动、受立案制度改革、刑事案件“两统一”审核、主办侦查员制度、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打击犯罪新机制等一批刑侦改革项目,感觉刑事侦查工作的各项机制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完善。
  这十年,我感触很深——
  刑事案件发生了变化。刑事案件总量从高峰时每年10万起下降到现在5万起;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以来南京市发生的杀人、抢劫、绑架等侵犯人身权犯罪案件已经大幅减少,命案已经下降到30多起,黑恶势力犯罪受到了重创,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
  犯罪手段出现了变化。犯罪成员上,从单人单案向多人多案到跨国跨境转移;犯罪手段上,互联网+犯罪成为主流,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式犯罪,占到刑事类警情的七成以上,案件超过一半,损失占绝大部分,成为刑侦工作打击的重点对象。
  犯罪类型发生了变化。刑侦、经侦、治安、禁毒部门管辖犯罪相互交织,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集资诈骗、非法金融出现合流,派生犯罪、关联犯罪、链条犯罪增多。
  工作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侦查为中心向以审判为中心转变,从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转变,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程序并重转变,从追求破案效率向追求破案质量转变,从条块结合全面转向“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
  工作要求发生了变化。践行打击犯罪新机制,围绕“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目标,既要打大又要管小,既要打击又要防范,既要多破案也要办好案。刑警支队推进机关实战化,建设了办案中心,开始直属分局管辖办案。
  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勘查、情报、侦查、预审深刻转型,从情报导侦、网上作战,到智慧刑侦、数据侦查,各项工作流程从线下转到线上,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刑侦队伍发生了变化。刑侦支队机构升格,队伍从粗放型转向专业型,情报大队分出了反诈大队,反扒、暴力、外协大队转变职能,承担电诈类案打击职能。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当前,全市公安机关正在全力聚焦刑侦工作高质量发展,实行专业化打击攻坚改革,通过重塑“指挥、情报、行动、责任、保障”五大体系,建立“信息灵敏、指挥顺畅、上下一体、警种联动、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的现代侦查体系,加快转变破案方式,明晰条线打处责任,扎实推进刑侦工作“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未来一段时间,电信网络诈骗将是刑侦部门的主要对手和主攻方向,我将继续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刑警精神,按照“四个铁一般”的标准,深化“四专两合力”要求,全力投入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不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继续发扬作为一名好刑警的良好作风,和同行们一起齐心协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整理  
制图/高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