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谢晓彬
宁波大学法学院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导向,坚持法律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与跨学科知识融合相结合,注重从厚德育、强专业、重实践、深协同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以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协同性、联动型和多元化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呼应的卓越法治人才育人路径。 1.以“五步教学法”教学改革为抓手,突出法律思维核心职业能力训练。 简而言之,“五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思维流程将课堂教学合理划分为“问、读、议、结、践”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它从法学教学的“主战场”和基本教学单元——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以法律思维训练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养成为核心,以改革传统的法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手段,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着力点,通过“问、读、议、结、践”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有效地将阅读、思考、法律实践和学术兴趣培养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式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从而解决现行法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构筑起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相互对接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法”较好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保证了教程编排结构与教学过程安排相统一,实现了教程、教学与学生学习(阅读—思考—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二是追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过程与法官或律师的办案思维流程相统一,让学生在“问、读、议、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或训练法律思维能力;三是实现了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训练、学术思辨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相统一。 2.以“三导联动、四环协同”为路径,全方位建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在努力夯实课堂教学和法律思维培养的同时,对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已经构建起适应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要求的法科学生实践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即以法德兼修为核心,以“三导联动”(导学、导能、导业)为培养方法,以“四环协同”(师生协同、校内外协同、课内外协同、教训赛协同)为培养机制,对实践教育功能、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改造,从而实现了分层与分类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与专业建设成效。
|
|
“五步教学法”的改革
|
|
|
|
( 2022-09-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谢晓彬
宁波大学法学院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导向,坚持法律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与跨学科知识融合相结合,注重从厚德育、强专业、重实践、深协同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推动以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协同性、联动型和多元化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呼应的卓越法治人才育人路径。 1.以“五步教学法”教学改革为抓手,突出法律思维核心职业能力训练。 简而言之,“五步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思维流程将课堂教学合理划分为“问、读、议、结、践”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它从法学教学的“主战场”和基本教学单元——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以法律思维训练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养成为核心,以改革传统的法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手段,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着力点,通过“问、读、议、结、践”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展开,有效地将阅读、思考、法律实践和学术兴趣培养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式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从而解决现行法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构筑起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多种教学方法相互对接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法”较好地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保证了教程编排结构与教学过程安排相统一,实现了教程、教学与学生学习(阅读—思考—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二是追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过程与法官或律师的办案思维流程相统一,让学生在“问、读、议、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或训练法律思维能力;三是实现了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训练、学术思辨力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相统一。 2.以“三导联动、四环协同”为路径,全方位建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在努力夯实课堂教学和法律思维培养的同时,对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已经构建起适应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要求的法科学生实践教育教学培养体系,即以法德兼修为核心,以“三导联动”(导学、导能、导业)为培养方法,以“四环协同”(师生协同、校内外协同、课内外协同、教训赛协同)为培养机制,对实践教育功能、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改造,从而实现了分层与分类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与专业建设成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