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美国疫情乱象彻底暴露公共卫生政策弊端
· 日本第七波疫情持续高位运行
·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树立典范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树立典范

( 2022-08-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曹贡辉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中非坚持真实亲诚理念,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深化气候务实合作,树立中非合作新丰碑,引领全球气候合作向纵深发展。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树立新理念。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多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断创新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科学认识,呼应国际社会成员的共同心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理念指引。从非洲国家看,长期以来参与国际社会气候变化治理进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气候变化政策措施、行动指南或方案。今年11月即将在埃及滨海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将进一步展示非洲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就中非共同理念和价值取向来说,非洲国家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张坚持多边主义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共同尊重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指导原则,显然中非立场相近、价值趋同。反观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往往出于一己私利,利用国际话语权,将气候变化问题转嫁给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逼迫其承担不合理的减排责任,阻碍了气候共识的凝聚,受到非洲国家的批评和指责。通过不同理念的比较权衡,可以清晰地表明:各国唯有秉持全球发展倡议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精神,坚持休戚与共、并肩奋斗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世纪难题,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打开新视角。首先是规则的视角,中非双方认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最主要的法理依据和最重要的多边框架,中非在国际多双边场合协同立场,坚决抵制气候霸权,积极促进上述国际规则得到有效遵守和实施。其次是技术的视角,创新能源技术、工业技术以及能源消费技术,做低碳技术、零碳技术的领跑者,把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用到中非气候合作各方面,建立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科技支撑体系,强化中非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技术合作,开展智能型农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支持扩大绿色低碳产业等低排放项目的对非投资规模,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后是融资的视角,引导中非金融机构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气候投融资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就中非气候投融资标准制订和修订开展磋商。考虑非洲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和模式,重点支持绿色氢能等生态发展项目获得投融资。中非在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和发声,使发达国家在履行出资义务上承压,促其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竭力填补气候变化巨额资金缺口,为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总的来说,中非气候合作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多维视角,为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搭建新平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非洲国家身处气候变化巨大影响的最前沿,国际社会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至关重要。同样,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也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非集中打造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项目的操作实施,推动相关低碳、低温室气体示范区建设。在中非“一带一路”框架下,举办中非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论坛,进一步深化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交流合作,启动中非3年行动计划专项,支持非方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搭建南南合作机制平台,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作出短期、中期和长期安排,以利于发挥南南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团结互助,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2021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达喀尔宣言》《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发布《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提出建立新时代中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众多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项目,已经在布基纳法索等非洲多个国家实施。可以说,“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的丰富实践,为全世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借鉴。
  中非合作为全球气候合作开启新实践。日前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上指出,中非双方将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中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由此上溯中非气候领域合作历程,其中一个经验就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始终以全球发展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为引领,通过《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支持埃及代表非洲国家举办COP27,《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把“九项工程”之“绿色发展工程”置于重要地位,竭尽所能帮助非洲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既助推中非双方实现绿色发展,也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另外,从多个方面筹集力量资源,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确保援助非洲实施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不断落地。创造性地在塞舌尔等非洲国家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重点加强中非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迄今我国在非洲已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2020年顺利运行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并依托其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和“中非绿色创新计划”。综上,我国立足非洲国家发展阶段,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和经验等多方面优势,翻开了中非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务实合作的新篇章,努力帮助非洲国家逐步走上一条新的绿色发展大道,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