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徐鹏 文/图
扒窃案件从日发案逐渐下降为周发案、月发案,大新街夜市治安环境可谓实现了“凤凰涅槃”。 谈及原因,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北大街派出所教导员潘宏亮归结为“两队一室”改革:“以前警力不足,抽不出专人从根上整治。改革后,警力空前增强,我们组织20多人进行街面巡逻,接入夜市50多路社会视频资源,后台监控、前端防控,线上线下实现了联动,同时培训夜市保安形成自保力量,经过近一个月高压整治,彻底扭转了治安形势。”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城中公安分局利用主城区派出所属区毗邻、分布集中的优势,集中整合北大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4个派出所警力资源,实施“两队一室”(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综合指挥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在每个派出所建立‘两队一室’,而是因地制宜破除警区壁垒,整合4个派出所警务力量,以北大街派出所为主体进行‘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从而增强了派出所工作质效,打通了警务运行和社会治理‘双循环’,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西宁市城中区副区长、城中公安分局局长王宏钧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破除警区壁垒 破解警力不足 进入北大街派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综合指挥室,内部设置了指挥调度、合成研判、综合内勤、执法监督4个警组。再往里走是执法办案队和北大街社区警务队,其中执法办案队下设4个中队。 “这4个派出所属于主城区派出所,沿东西南北大街毗邻分布,总面积仅5.18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3.9%,但全年总警情量八千余起,占全分局接警总量约36%,警力不足问题突出。”城中公安分局副局长张宝兴介绍。 此外,4个派出所还“忙闲不均”。比如,北大街派出所每天警情十余起,仓门街派出所只有两三起,但警力配置却相差不大,而且4个派出所虽然属区毗邻,却形不成工作合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效。 “两队一室”改革是破解警力不足的“一剂良药”。城中公安分局经过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决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北大街派出所为主体进行改革,在该所建立了综合指挥室和执法办案队,负责4个派出所辖区的警务指挥和执法办案,其他3个派出所不再设立,同时以4个派出所为单位分别成立社区警务队。 “如果每个派出所都建立‘两队一室’,可能因警力不足流于形式,反而影响了工作质效,与其那样倒不如系统整合、捆绑进行,形成工作合力。”张宝兴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西宁正依托“八个一”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张宝兴介绍,探索以“两队一室”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网格警务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网格+警格”深度融合,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城中公安分局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能够全力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 一室牵引两队 两队支撑一室 今年3月初,综合指挥室根据警情分析,串并案件,研判出辖区商业街连续高发的街头诈骗案件系同一团伙所为,立即指派执法办案队进行图侦追踪、蹲点守候、走访摸排,仅用两天就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街头珊瑚诈骗案5件。 “两队一室”改革后,一室牵引两队、两队支撑一室。综合指挥室是“核芯”,及时分析研判提供支撑;执法办案队是“利剑”,严厉打击整治违法犯罪行为;社区警务队是“护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设立由北大街派出所所长兼任总指挥长,4个派出所教导员兼任指挥长,承担指挥调度、合成作战、综合内勤、执法监督4项职能的综合指挥室,打造基层警务“最强大脑”。 整编4个派出所的60名治安刑事力量,组成由4名副所长带队的4个执法办案中队,集群作战、精准打击,并且与刑侦、禁毒、治安等专业部门捆绑作战,形成主城辖区打防管控的拳头力量。以4个派出所为单位,对应保留社区警务力量,建立由所长兼任队长,综治书记、社区民警、专职辅警、村警、社区网格员为队员的社区警务队伍,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现在执法办案可比以前强多了,不仅警力充足,形成合力,做到快侦快破,而且民警还没到达现场,综合指挥室就已经视频研判现场情况,提供各种数据支撑,让办案更加高效。”北大街派出所所长刘大伟说。 同时,在综合指挥室牵引下,“两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打击和防范相结合,提升了基层警务实战能力。 “执法办案队发现防范漏洞、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情况,由综合指挥室研判后指派社区警务队,开展辖区治安整治,从而降低了发案率;社区警务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由综合指挥室研判后及时指派到执法办案队,开展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等工作。”刘大伟介绍。 融入基层治理 夯实平安基础 “虽然社区警务工作比以前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我们可以专心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耕好自己的‘责任田’,不用再接处警、值班了,时间和精力有了保证。”对比今夕,负责社区警务工作的北大街派出所副所长牛文博感慨万千。 王宏钧介绍,开展“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必须跳出派出所看派出所,跳出公安看基层社会治理,从全局角度重新布局派出所职能,借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类资源,紧紧抓住城中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基层治理水平。 在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中,4个派出所设立4个社区警务队,队长由派出所所长兼任,其不再分管“条”上工作,带领社区民警抓细抓实社区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同时,划分警务网格,每名社区民警对口一个网格,逐人划定“责任田”,1名社区民警能组织牵动辖区群防群治力量,从而以一个个网格的“小平安”确保全区的“大平安”。 为融入区域化治理,4名派出所综治书记“进班子”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11名党员社区民警“进支部”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社区警务队党小组对接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应联系街镇、街区、社区,加强区域治理统筹,形成基层警务工作体系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为确保社区民警真正实现由“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城中公安分局推行“三保障、一绑定”措施,明确社区民警原则上不承担辖区外勤务、不负责办案,确定社区民警基础摸排、风险防控、精准防范等5个方面职责任务,推动社区工作由被动的“良心活”转变为主动的“用心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走好改革强警之路,增强派出所实力、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打造公安机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高地。”王宏钧表示。
|
|
西宁城中公安破解派出所“忙闲不均”难题
|
|
|
|
( 2022-08-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图为北大街社区警务队民警向辖区居民宣传养老防骗知识。 |
|
□ 本报记者 徐鹏 文/图
扒窃案件从日发案逐渐下降为周发案、月发案,大新街夜市治安环境可谓实现了“凤凰涅槃”。 谈及原因,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北大街派出所教导员潘宏亮归结为“两队一室”改革:“以前警力不足,抽不出专人从根上整治。改革后,警力空前增强,我们组织20多人进行街面巡逻,接入夜市50多路社会视频资源,后台监控、前端防控,线上线下实现了联动,同时培训夜市保安形成自保力量,经过近一个月高压整治,彻底扭转了治安形势。”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城中公安分局利用主城区派出所属区毗邻、分布集中的优势,集中整合北大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4个派出所警力资源,实施“两队一室”(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综合指挥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在每个派出所建立‘两队一室’,而是因地制宜破除警区壁垒,整合4个派出所警务力量,以北大街派出所为主体进行‘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从而增强了派出所工作质效,打通了警务运行和社会治理‘双循环’,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西宁市城中区副区长、城中公安分局局长王宏钧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破除警区壁垒 破解警力不足 进入北大街派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综合指挥室,内部设置了指挥调度、合成研判、综合内勤、执法监督4个警组。再往里走是执法办案队和北大街社区警务队,其中执法办案队下设4个中队。 “这4个派出所属于主城区派出所,沿东西南北大街毗邻分布,总面积仅5.18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3.9%,但全年总警情量八千余起,占全分局接警总量约36%,警力不足问题突出。”城中公安分局副局长张宝兴介绍。 此外,4个派出所还“忙闲不均”。比如,北大街派出所每天警情十余起,仓门街派出所只有两三起,但警力配置却相差不大,而且4个派出所虽然属区毗邻,却形不成工作合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效。 “两队一室”改革是破解警力不足的“一剂良药”。城中公安分局经过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决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北大街派出所为主体进行改革,在该所建立了综合指挥室和执法办案队,负责4个派出所辖区的警务指挥和执法办案,其他3个派出所不再设立,同时以4个派出所为单位分别成立社区警务队。 “如果每个派出所都建立‘两队一室’,可能因警力不足流于形式,反而影响了工作质效,与其那样倒不如系统整合、捆绑进行,形成工作合力。”张宝兴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西宁正依托“八个一”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张宝兴介绍,探索以“两队一室”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网格警务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网格+警格”深度融合,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城中公安分局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能够全力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 一室牵引两队 两队支撑一室 今年3月初,综合指挥室根据警情分析,串并案件,研判出辖区商业街连续高发的街头诈骗案件系同一团伙所为,立即指派执法办案队进行图侦追踪、蹲点守候、走访摸排,仅用两天就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街头珊瑚诈骗案5件。 “两队一室”改革后,一室牵引两队、两队支撑一室。综合指挥室是“核芯”,及时分析研判提供支撑;执法办案队是“利剑”,严厉打击整治违法犯罪行为;社区警务队是“护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设立由北大街派出所所长兼任总指挥长,4个派出所教导员兼任指挥长,承担指挥调度、合成作战、综合内勤、执法监督4项职能的综合指挥室,打造基层警务“最强大脑”。 整编4个派出所的60名治安刑事力量,组成由4名副所长带队的4个执法办案中队,集群作战、精准打击,并且与刑侦、禁毒、治安等专业部门捆绑作战,形成主城辖区打防管控的拳头力量。以4个派出所为单位,对应保留社区警务力量,建立由所长兼任队长,综治书记、社区民警、专职辅警、村警、社区网格员为队员的社区警务队伍,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现在执法办案可比以前强多了,不仅警力充足,形成合力,做到快侦快破,而且民警还没到达现场,综合指挥室就已经视频研判现场情况,提供各种数据支撑,让办案更加高效。”北大街派出所所长刘大伟说。 同时,在综合指挥室牵引下,“两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打击和防范相结合,提升了基层警务实战能力。 “执法办案队发现防范漏洞、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情况,由综合指挥室研判后指派社区警务队,开展辖区治安整治,从而降低了发案率;社区警务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由综合指挥室研判后及时指派到执法办案队,开展线索摸排、调查取证等工作。”刘大伟介绍。 融入基层治理 夯实平安基础 “虽然社区警务工作比以前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我们可以专心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耕好自己的‘责任田’,不用再接处警、值班了,时间和精力有了保证。”对比今夕,负责社区警务工作的北大街派出所副所长牛文博感慨万千。 王宏钧介绍,开展“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必须跳出派出所看派出所,跳出公安看基层社会治理,从全局角度重新布局派出所职能,借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类资源,紧紧抓住城中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基层治理水平。 在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中,4个派出所设立4个社区警务队,队长由派出所所长兼任,其不再分管“条”上工作,带领社区民警抓细抓实社区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同时,划分警务网格,每名社区民警对口一个网格,逐人划定“责任田”,1名社区民警能组织牵动辖区群防群治力量,从而以一个个网格的“小平安”确保全区的“大平安”。 为融入区域化治理,4名派出所综治书记“进班子”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11名党员社区民警“进支部”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社区警务队党小组对接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应联系街镇、街区、社区,加强区域治理统筹,形成基层警务工作体系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为确保社区民警真正实现由“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城中公安分局推行“三保障、一绑定”措施,明确社区民警原则上不承担辖区外勤务、不负责办案,确定社区民警基础摸排、风险防控、精准防范等5个方面职责任务,推动社区工作由被动的“良心活”转变为主动的“用心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试点改革,走好改革强警之路,增强派出所实力、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打造公安机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高地。”王宏钧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