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见习记者 韩 潇 “打赢未来战争,不在于谁的‘指头粗’,而是谁的‘拳头硬’。”着眼“陆海并重”的使命任务和“装备迭代”的营队实际,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陈松向海图强,助推营队实现攥指成拳转型升级,深研跨海突击训法打法,着力破解联合作战难点问题,迅速成长为强军胜战的“两栖刀锋”。 合成作战推动转型升级 “只有把合成作战思维理念融入到战训活动中,才能攥指成拳,实现部队由表及里的深层次转型。”5年前,身为改革调整后的合成营首任营长,陈松真实地触摸到了陆军转型的脉动。 面对全营装步、坦克、通信、侦察、工兵等十余个兵种、数十种武器装备、近百个不同专业岗位,陈松把过往的荣誉和成绩归零,带头掀起学装用装、研海懂海练兵热潮。 突击车二连火控技师万罗程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陈松每天一得空就钻进拥挤的战车里,从战车构造、工作原理,到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一一咨询请教。酷暑天里,战车内温度常常达到了四五十摄氏度,陈松一进去就是几小时。 每次训练,陈松第一个驾战车下海、第一个海上实弹射击、第一个上舰指挥装卸载,仅一年多时间就熟练掌握18个专业和12种武器装备运用。 在陈松提议下,营里开办“合成讲堂”,让不同专业骨干登台,既讲本专业特点优势,又讲“盲区”“短板”。“步坦协同重点解决坦克射击盲区和步兵火力不足问题”“坦炮、步炮协同就要注意射击安全界及时间协同问题”……各专业在相互了解中加深融合,在换位思考中主动配合。 陈松打破专业壁垒和兵种界限,制定步、坦、炮、工、侦等兵种协同训练计划,规范合成营属力量协同行动模型,不断推进要素集成、单元合成、体系融合,助推两栖合成营转型升级。 “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唯有融入体系密切协同、环环相扣攥指成拳,才能筑牢体系对抗的‘四梁八柱’,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陈松说。 他深入发掘新装备信息化优势,主动带领营队骨干研究完善情报链、指控链、打击链、保障链,把各作战要素紧紧“网”在一起,实现指挥模式由直线型向网状型转变,彻底打通作战链路的“七经八脉”。 自主创新精研武器装备 “手握好剑,却无好剑法,关键时刻如何亮剑?”前年年底,营队列装了某新型两栖战车。面对信息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新装备,陈松当即带领全营射击技师学习钻研、反复研究,开发了两个加固装置,并反复试验优化改进。最终,全营并列机枪射击精度成倍提升。 尝到了自主创新的甜头,陈松趁势带领官兵攻克新装备形成能力的痛点难题。他研究设计瞄准附加镜,解决了某型突击车快速瞄准发射时瞄准点不清晰问题;提出研究直瞄极限射击方法,使有效射击距离超出理想射距33%,极大挖掘了装备潜能;研发压弹支架,解决了某型火炮压弹不稳定问题…… 新装备列装不到半年就形成陆海兼备的单装作战能力,不到一年全营专业等级率从25%提升至95%。 “陆上猛虎、海中蛟龙”,是对两栖装甲兵的最好定义和最高褒奖。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无限风险。 去年4月,新装备首次海上全浮装载训练,海面风高浪急,部分新训驾驶员心里打起了鼓,有连长向陈松建议遴选部分驾驶技术、素质过硬的老驾驶员训练比较稳妥。陈松力排众议:“打仗还会让我们挑风平浪静的时机吗?” 随后陈松亲自观察海风海浪,带人逐车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并叮嘱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最终新驾驶员全部顺利完成复杂海况下上下登陆舰(艇)模拟演练。不久后,营队取得了单日完成205个车组上下登陆舰(艇)的好成绩。 科技练兵升级战法战术 陈松常说:“战争之法,讲究另辟蹊径、克敌制胜。只有不断升级战法打法,才能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权’。” 除了上级组织的演练,合成营平时实兵对抗机会少,合成作战效能难以得到检验。陈松向旅首长提出自主对抗的建议——机关只提供对抗规则、初始态势,不划定交战地域、不设敌情想定,几个合成营互为对手,最大限度提供自主对抗、自主决策、自主演练的条件,放开手脚展开攻防对抗。 现在,合成营自主对抗演练已成为该旅练兵常态。不同兵种各展其长,自主展开战场侦察、火力召唤、开辟通路、抢修保障等行动,袭扰与反袭扰、侦察与反侦察、进攻与反进攻不断上演。 为了让官兵们进一步了解战争、熟悉战争,陈松在全营常态开展“学战史、研战例、练战法”活动,从战略眼光、战争指导等多个层面解析战争制胜机理,从指挥谋略、战法运用到兵力部署、障碍设置等反复揣摩战斗细节。 陈松明白,新时代训练形势需求,必须大抓科技练兵,带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他主动请缨参与筹备旅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以‘科技+’‘网络+’推动训练保障升级换代”的设计方案,建成了区域一流、设施先进的模拟训练中心。 前不久,陈松再次受领参加无人平台作战运用试验攻关任务。他攻克无人平台任务荷载、飞行控制等诸多难题,探索实践“无人子母机”“察打一体无人机”“蜂群”等无人平台实战运用,申报相关专利6项,提升了合成营无人侦察、无人破障的实战能力,让克敌制胜有了更多新招。
|
|
强军胜战的“两栖刀锋”
|
记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陈松
|
|
|
( 2022-08-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见习记者 韩 潇 “打赢未来战争,不在于谁的‘指头粗’,而是谁的‘拳头硬’。”着眼“陆海并重”的使命任务和“装备迭代”的营队实际,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陈松向海图强,助推营队实现攥指成拳转型升级,深研跨海突击训法打法,着力破解联合作战难点问题,迅速成长为强军胜战的“两栖刀锋”。 合成作战推动转型升级 “只有把合成作战思维理念融入到战训活动中,才能攥指成拳,实现部队由表及里的深层次转型。”5年前,身为改革调整后的合成营首任营长,陈松真实地触摸到了陆军转型的脉动。 面对全营装步、坦克、通信、侦察、工兵等十余个兵种、数十种武器装备、近百个不同专业岗位,陈松把过往的荣誉和成绩归零,带头掀起学装用装、研海懂海练兵热潮。 突击车二连火控技师万罗程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陈松每天一得空就钻进拥挤的战车里,从战车构造、工作原理,到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一一咨询请教。酷暑天里,战车内温度常常达到了四五十摄氏度,陈松一进去就是几小时。 每次训练,陈松第一个驾战车下海、第一个海上实弹射击、第一个上舰指挥装卸载,仅一年多时间就熟练掌握18个专业和12种武器装备运用。 在陈松提议下,营里开办“合成讲堂”,让不同专业骨干登台,既讲本专业特点优势,又讲“盲区”“短板”。“步坦协同重点解决坦克射击盲区和步兵火力不足问题”“坦炮、步炮协同就要注意射击安全界及时间协同问题”……各专业在相互了解中加深融合,在换位思考中主动配合。 陈松打破专业壁垒和兵种界限,制定步、坦、炮、工、侦等兵种协同训练计划,规范合成营属力量协同行动模型,不断推进要素集成、单元合成、体系融合,助推两栖合成营转型升级。 “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唯有融入体系密切协同、环环相扣攥指成拳,才能筑牢体系对抗的‘四梁八柱’,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陈松说。 他深入发掘新装备信息化优势,主动带领营队骨干研究完善情报链、指控链、打击链、保障链,把各作战要素紧紧“网”在一起,实现指挥模式由直线型向网状型转变,彻底打通作战链路的“七经八脉”。 自主创新精研武器装备 “手握好剑,却无好剑法,关键时刻如何亮剑?”前年年底,营队列装了某新型两栖战车。面对信息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新装备,陈松当即带领全营射击技师学习钻研、反复研究,开发了两个加固装置,并反复试验优化改进。最终,全营并列机枪射击精度成倍提升。 尝到了自主创新的甜头,陈松趁势带领官兵攻克新装备形成能力的痛点难题。他研究设计瞄准附加镜,解决了某型突击车快速瞄准发射时瞄准点不清晰问题;提出研究直瞄极限射击方法,使有效射击距离超出理想射距33%,极大挖掘了装备潜能;研发压弹支架,解决了某型火炮压弹不稳定问题…… 新装备列装不到半年就形成陆海兼备的单装作战能力,不到一年全营专业等级率从25%提升至95%。 “陆上猛虎、海中蛟龙”,是对两栖装甲兵的最好定义和最高褒奖。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无限风险。 去年4月,新装备首次海上全浮装载训练,海面风高浪急,部分新训驾驶员心里打起了鼓,有连长向陈松建议遴选部分驾驶技术、素质过硬的老驾驶员训练比较稳妥。陈松力排众议:“打仗还会让我们挑风平浪静的时机吗?” 随后陈松亲自观察海风海浪,带人逐车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并叮嘱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最终新驾驶员全部顺利完成复杂海况下上下登陆舰(艇)模拟演练。不久后,营队取得了单日完成205个车组上下登陆舰(艇)的好成绩。 科技练兵升级战法战术 陈松常说:“战争之法,讲究另辟蹊径、克敌制胜。只有不断升级战法打法,才能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权’。” 除了上级组织的演练,合成营平时实兵对抗机会少,合成作战效能难以得到检验。陈松向旅首长提出自主对抗的建议——机关只提供对抗规则、初始态势,不划定交战地域、不设敌情想定,几个合成营互为对手,最大限度提供自主对抗、自主决策、自主演练的条件,放开手脚展开攻防对抗。 现在,合成营自主对抗演练已成为该旅练兵常态。不同兵种各展其长,自主展开战场侦察、火力召唤、开辟通路、抢修保障等行动,袭扰与反袭扰、侦察与反侦察、进攻与反进攻不断上演。 为了让官兵们进一步了解战争、熟悉战争,陈松在全营常态开展“学战史、研战例、练战法”活动,从战略眼光、战争指导等多个层面解析战争制胜机理,从指挥谋略、战法运用到兵力部署、障碍设置等反复揣摩战斗细节。 陈松明白,新时代训练形势需求,必须大抓科技练兵,带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他主动请缨参与筹备旅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以‘科技+’‘网络+’推动训练保障升级换代”的设计方案,建成了区域一流、设施先进的模拟训练中心。 前不久,陈松再次受领参加无人平台作战运用试验攻关任务。他攻克无人平台任务荷载、飞行控制等诸多难题,探索实践“无人子母机”“察打一体无人机”“蜂群”等无人平台实战运用,申报相关专利6项,提升了合成营无人侦察、无人破障的实战能力,让克敌制胜有了更多新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