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
· 用聚人聚财法治环境实现全面振兴
· 2022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
·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各项部署要求
扎扎实实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 奋力开创新时代公安特勤工作新局面
· 严厉整治“黑诊所”“假白大褂”祸害老人问题
· 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图片新闻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起诉涉黑恶犯罪23万人
· “大漠巨龙”的安全守护者

“大漠巨龙”的安全守护者

( 2022-07-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博  欣

  6月16日,和若铁路开通运营,满载乘客的5818次列车从新疆和田站驶出。和若铁路与南疆铁路、格库铁路构成一条全长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自此,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建成。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民丰站派出所就位于这条穿越沙海的“巨龙”沿线,巡线时民警总爱唱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
  “刚上线路开展工作,眼前的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线路民警常彦东说。从警9年,他转战过多个艰苦岗位,他不怕吃苦,对高温也早有心理准备,但在沙漠中坚守的艰难程度还是超乎他的想象。
  “每天两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是他和战友们每天的“必修课”。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沙漠沿线大得出奇的蚊虫,被叮咬或爬过皮肤就会红肿一片。线路民警经常被蚊虫叮咬,皮肤上基本是新伤落老伤,有的甚至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护林员图尔荪·吐鲁木大爷看着铁路民警日夜穿行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不禁感叹:“他们(铁路民警)是真正的儿子娃娃!”图尔荪大爷说,当地牧羊人发现羊走丢在沙漠里,都不会去找的,因为沙丘内流沙肆虐、野兽出没,危险多多。
  对民丰站派出所民警来说,巡线是最基本的工作。派出所辖区有近40公里的铁路线路建在流沙中,车辆无法到达,巡线需要民警一步步在沙漠中行进。
  为保障新线平稳运行,巡线民警经常在沙漠无人区宿营过夜。
  在沙漠无人区,随时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一次宿营时,战友们都熟睡了,值夜民警王提干遭遇当地群众谈之色变的毒蛇——蝰蛇。
  当时,他无意间用强光手电扫了一下周围,突然看到前方不到5米处,一条摆出攻击姿态的蝰蛇正吐着蛇信盯着他。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我将警棍死死攥在手里,准备跟它拼了!”一人一蛇对峙着,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沙鼠的动静吸引了蝰蛇的注意,蝰蛇消失在夜色中。
  此时,王提干才发觉自己因过度紧张,攥着警棍的手都发紫了。
  “在塔克拉玛干待过,青春就有了不一样的底色。”在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民警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这条“大漠巨龙”。
  每当他们唱着歌向前行进,战风沙斗蚊虫的艰苦、每走一步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的辛苦,都“消失”在辽阔的大漠中,拔节生长出来的是信念和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