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张维
6月15日,第十个“全国低碳日”。 生态环境部在今年的主题宣传片中这样说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举手之劳,看似微小,都有实实在在的减排效果。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将汇聚成落实双碳目标的巨大力量,保护地球就是守护未来的希望。” 在积极落实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里,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节能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是从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设立“全国低碳日”到今天,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之一。 这十年,我国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十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明显增多,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十年,务实高效的全民绿色低碳教育,增强了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 “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如是说。 政策措施密集发力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在2020年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这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至于当相关数据公布出来时,很多人感到惊喜。据统计,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5年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标任务,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40%至45%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据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3.8%,为完成“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这背后是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集中发力。就顶层设计而言,我国先后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完善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 就具体实施而言,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全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研究制定“十四五”碳强度降低目标和向各省(区、市)分解方案。综合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 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绿色效益日益明显 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 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今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 煤的消耗大为减少。我国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年底,完成该区域散煤治理2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6000多万吨,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3亿吨左右、水泥产能近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稳步推进钢铁行业实施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23家钢铁企业约1.4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业约5.36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改造的钢铁产能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5%左右。 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治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开展综合整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分类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6.2万余家,全国累计超过10万家,重点区域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生态环境部还开展了分级差异化环保管理。依据企业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措施、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等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将分级结果应用于差异化环保管理,实施精准治污,促进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推动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与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升级改造、有序退出,实现源头节能减污降碳。 工业领域中的“绿色”效益越来越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就用“绿色”为自己的产品贴上了“畅销的标签”——他们的彩色纱线经过绿色技术升级,不仅整体节能减排达50%以上,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产品占领了更高端市场,在外贸市场中无惧疫情冲击,订单只增不减。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所说:“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工业是主战线之一。稳妥有序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为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能效基础。 低碳试点获得成功 市场交易进展顺利 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在落实双碳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步伐坚定有力。 截至目前,我国已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涉及31个省(区、市),涵盖全部5个计划单列市。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这些试点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碳发展路径,积累了大量亮点和经验,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初步显现。 事实证明,试点是成功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显示,试点省市碳强度下降总体快于全国。 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启动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顺利收官,为支撑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加上了一个完美的注脚。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 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目前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与此同时,生态碳汇能力明显提高。我国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中国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成功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 举手之劳成就减排 齐心共建美丽家园 在积极落实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里,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但仍然需要在群众中加强宣传与普及。 6月8日,相关部门发布的《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备一定的碳认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中国的“双碳”目标有基本的了解,但在定性调研中,大多受访对象并不能清楚描述这一政策的内容。 “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黄润秋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比如,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一方面,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黄润秋认为,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扩绿可以提高碳汇能力、扩大环境容量,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可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
|
低碳十年 绿色发展
|
|
|
|
( 2022-06-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张维
6月15日,第十个“全国低碳日”。 生态环境部在今年的主题宣传片中这样说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举手之劳,看似微小,都有实实在在的减排效果。每个人的点滴行动都将汇聚成落实双碳目标的巨大力量,保护地球就是守护未来的希望。” 在积极落实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里,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节能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是从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设立“全国低碳日”到今天,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之一。 这十年,我国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十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明显增多,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十年,务实高效的全民绿色低碳教育,增强了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 “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如是说。 政策措施密集发力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在2020年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这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至于当相关数据公布出来时,很多人感到惊喜。据统计,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5年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标任务,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40%至45%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据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3.8%,为完成“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这背后是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集中发力。就顶层设计而言,我国先后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完善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 就具体实施而言,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全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研究制定“十四五”碳强度降低目标和向各省(区、市)分解方案。综合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 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绿色效益日益明显 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 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今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 煤的消耗大为减少。我国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年底,完成该区域散煤治理2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6000多万吨,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3亿吨左右、水泥产能近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稳步推进钢铁行业实施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23家钢铁企业约1.4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业约5.36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改造的钢铁产能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5%左右。 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治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开展综合整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分类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6.2万余家,全国累计超过10万家,重点区域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生态环境部还开展了分级差异化环保管理。依据企业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措施、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等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将分级结果应用于差异化环保管理,实施精准治污,促进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推动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与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升级改造、有序退出,实现源头节能减污降碳。 工业领域中的“绿色”效益越来越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就用“绿色”为自己的产品贴上了“畅销的标签”——他们的彩色纱线经过绿色技术升级,不仅整体节能减排达50%以上,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产品占领了更高端市场,在外贸市场中无惧疫情冲击,订单只增不减。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所说:“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工业是主战线之一。稳妥有序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为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能效基础。 低碳试点获得成功 市场交易进展顺利 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在落实双碳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步伐坚定有力。 截至目前,我国已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涉及31个省(区、市),涵盖全部5个计划单列市。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这些试点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碳发展路径,积累了大量亮点和经验,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初步显现。 事实证明,试点是成功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显示,试点省市碳强度下降总体快于全国。 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启动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顺利收官,为支撑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加上了一个完美的注脚。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 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目前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与此同时,生态碳汇能力明显提高。我国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中国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成功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 举手之劳成就减排 齐心共建美丽家园 在积极落实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里,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但仍然需要在群众中加强宣传与普及。 6月8日,相关部门发布的《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备一定的碳认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中国的“双碳”目标有基本的了解,但在定性调研中,大多受访对象并不能清楚描述这一政策的内容。 “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黄润秋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比如,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一方面,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黄润秋认为,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扩绿可以提高碳汇能力、扩大环境容量,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可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