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出版发行
· 在山海间奏起壮丽新交响
· 二○二二年地方立法培训班线上举行
· 万里边关唱响青春之歌
· 以法治力量守护公众“安静权”
· 图片新闻
· 运用信息手段破解治理难题
· “重庆之巅”下的平安守护人
· 环境治理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环境治理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 2022-06-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林楠特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应对等多个方面。司法机关在依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大对长城、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人文生态环境。尽管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但不能否认的是,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有的也严重影响人文生态环境。比如,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人盗窃古建筑构件,有人在长城保护范围内进行违法建设,还有职能部门未依法履行管理责任导致城市古树等重要资源受到损害等。这些行为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损害了人文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
  应该看到,长城、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价值,属于珍贵的不可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损害不可逆和难以治理恢复的特点。因此,对之必须坚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进行保护。
  从典型案例中,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坚决支持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开展长城保护及监管工作,还是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尽责,抑或判令行为者承担人文生态资源损失赔偿责任,都充分体现出司法机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鲜明态度。这一方面有利于及时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能实现精准震慑,起到较强的警示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的人文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而且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以司法典型案例发布为契机,凝聚起全社会保护各类生态环境的强大力量,更好地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