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5 2/5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跋涉泰山之巅的警营“挑山工”
· 扛起工作责任发挥督察“利剑”作用
· 让法治成为福建发展核心竞争力
· 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工作大局
· 钱江潮涌逐浪高
· 未成年用户网络游戏使用时长明显降低
· 法治让非遗更有生机活力
· “大讨论”引导政法干警转变执法司法理念
· 山东聊城:智治支撑助力深化平安建设

法治让非遗更有生机活力

( 2022-06-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马树娟
  
  粽叶飘香、艾草高悬、龙舟竞渡……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各地节日风俗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驱瘟祛病的健康平安追求。
  端午节是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包括端午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历史,也连接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06年我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2007年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些都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施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其确立的宗旨、原则、政府职责、基本制度等,对非遗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后随着相关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活”了起来,而且“火”了起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水平,增强非遗生命力和影响力,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需要持续完善非遗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执行和监督检查,增强法治保障力度。唯此,才能让非遗更具生机活力,让民族精神标识更加鲜明,让国家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