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回理”历史 立足实践
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法学“三大体系”
· 建立民法学习思维 掌握法律适用技术
· 古代女性如何应对性骚扰
· 探求文物之上的治世景观
· 中国宪制文化的知识考古
· 闲话古今间完成的法学启蒙
· 抽丝剥茧探寻刑罚之起源

古代女性如何应对性骚扰

( 2022-05-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刘峰 周海燕

  如今“性骚扰”成为一个社会的焦点话题,女性的尊严自然不容侵犯。在本文中,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性骚扰以及古代女性是如何应对性骚扰的。
古代女性拒绝性骚扰第一招:文斗
  在汉代的乐府诗中,有一首佳作,文字朴素、风格清新,这就是《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采桑女罗敷义正词严地拒绝“使君”性骚扰,也就是“调戏”的过程。使君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这位使君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叔父——赵王刘良。而且,他还是采桑女罗敷丈夫王仁的上司。王仁在赵王的麾下担任“千乘”,所以罗敷才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全诗上篇描写罗敷的美貌,美到什么程度?过路的卸下担子、捋着胡子看;年轻人赶紧脱掉帽子,整理头巾,希望给罗敷留下一个好印象;耕地的把犁放在一边,锄地的把锄头丢在一边。刘良是如何性骚扰罗敷的?先问姓名、年龄,然后一脸猥琐的笑容,说:“坐到我的车上来吧!”罗敷则斩钉截铁地回答:“使君你怎么这么糊涂啊!你是一个有妇之夫,我是一个有夫之妇!”接下来,她猛夸自己的老公,胯下黄金宝马,身后随从上千,腰佩价值千万的名剑,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就这样,凭借坚决的态度和机智的言辞,罗敷打消了地位显赫的使君骚扰自己的意图。这可以称为古代美女对付性骚扰的“文斗”典范。
古代女性拒绝性骚扰第二招:武斗
  在唐代的洪州(今江西南昌),有一位姓郑的有夫之妇,遭遇了与罗敷同样的难题——来自丈夫上司的性骚扰。这位上司是谁呢?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也就是著名的滕王阁的建设者。当时,他官居洪州刺史。这位滕王部下的妻子举凡有几分姿色的,他便借自己老婆的名义把部下的妻子招进王府,然后威逼利诱,迫使对方屈从。部下慑于他的权势和淫威,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
  在滕王的属吏中,有一位负责文书工作的低级别公务员,叫崔简。崔简应该是异地为官,所以老婆郑氏远道而来,夫妻团圆。可是,这份喜悦很快就被上司滕王搅和了。滕王的消息很灵通,马上派人来传唤郑氏,王妃有请,到王府里来聊聊。郑氏不知道其中的内情,见自己老公脸色煞白,忙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崔简只好实话实说。
  见丈夫左右为难,郑氏倒是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女性,竟然临危不乱,果断地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我就不信他敢胡来!”郑氏一脸坚毅地坐上了王府的马车,直闯龙潭虎穴。进了滕王的房间,这位王爷二话不说,上前就动手动脚。郑氏见状,大声呼救。于是,滕王的手下提醒她:“这位就是滕王。”可是,郑氏早有准备,根本不吃这一套,她怒斥道:“滕王是高贵的王爷,怎么会做出这等无耻的事儿来!此人一定是个奴才,还想假冒滕王。”说罢,就从脚上取下一只木屐,把滕王打得头破血流。就这样,郑氏大闹王府,全身而退。
  这位郑氏比起前面的罗敷来,要泼辣得多,很不好惹。她不仅胆识过人,而且有勇有谋,面对性骚扰全力反击,又留出了回旋的余地。人们常说“不知者无罪”,滕王吃了个哑巴亏,只好自认倒霉。
古代女性拒绝性骚扰第三招:智斗
  下面这个反性骚扰的案例也发生在唐代。当时,湖南观察史李庾的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仆,名字叫作“却要”。这个却要有点儿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办事干练,能说会道,所以人缘儿好,府里从上到下都喜欢她。这个李庾也是家门不幸,他有四个儿子,全都打着却要的主意。可这个唐代的“王熙凤”哪是那么好惹的,几个登徒子只能干着急。有一年的清明节,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却要心情大好,在花园中赏花。忽然,李庾的大儿子从花丛中冒了出来,对却要动手动脚,欲行非礼。却要灵机一动,拿了一张席子塞给他,说:“你去大厅,在东南角那里待着,等老爷太太都休息了,我就去找你。”大儿子一听,喜出望外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二儿子也来了,却要如法炮制,给张席子:“大厅东北角候着去吧!”二儿子才走,三儿子又来了,“西南角等着!”最后是四儿子,“西北角等着!”大厅里没有掌灯,大儿子摸黑走了进去,藏在东南角,过了一会儿,三个兄弟也陆续进来了,每人占了一角。虽然发现有人跟着进来,可是谁也不吭声,怕走漏消息,扰了自己的好事儿。
  等了不知多长时间,却要手举蜡烛,走进了大厅,高声叫道:“这是从哪儿来的乞丐啊,怎么睡在这儿了?”四个家伙一听,才知道自己中了却要的招,只好抱头鼠窜。从此之后,谁也不敢打却要的主意了。
  (文章节选自刘峰、周海燕《回到古代打官司:中国人的法律智慧》,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