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以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封张婚姻纠纷案”为切入点,讨论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改革和司法建设。本书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刘巧儿”故事原型为案例,利用对“刘巧儿”原型封芝琴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相关档案资料,回顾了从司法案件的原型到文艺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全景式的视角,探讨此案在司法实践、乡村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女性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革命中出现的新话语、新的文化符号进行解析,讲述了乡村妇女在革命中改变命运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如何建设性地创造了本土的概念,又用以指导革命实践。 作者认为,新的话语和新的文化符号凝聚了20世纪社会运动与革命的实践与经验,同时也连接了传统与当代,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念化表达。
|
|
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改革研究
|
|
|
|
( 2022-04-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以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封张婚姻纠纷案”为切入点,讨论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改革和司法建设。本书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刘巧儿”故事原型为案例,利用对“刘巧儿”原型封芝琴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相关档案资料,回顾了从司法案件的原型到文艺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全景式的视角,探讨此案在司法实践、乡村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女性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革命中出现的新话语、新的文化符号进行解析,讲述了乡村妇女在革命中改变命运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如何建设性地创造了本土的概念,又用以指导革命实践。 作者认为,新的话语和新的文化符号凝聚了20世纪社会运动与革命的实践与经验,同时也连接了传统与当代,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念化表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