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会为欧洲带来稳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在评价北约继续扩员问题时这样说。事实上,冷战结束后,正是北约的步步紧逼(先后五次东扩)导致今天的俄乌冲突,而前者反而举着维护安全、自由的大旗继续挑唆,试图将俄罗斯拖入乌克兰战争的泥沼,甚至还妄图加罪于中国,其险恶用心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谴责和审判。 试图吸纳北欧两国 在近日的北约会议上,30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先是讨论了如何处理俄乌冲突,然后又公然提到瑞典和芬兰两国加入北约的问题。在这场会议中,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再次向这两个靠近俄罗斯的北欧国家抛出橄榄枝,强调如果两国有加入北约的计划,那么一定会得到北约的快速响应,而且审核过程会“相当的快”。 如果仅仅是北约方面的“单相思”,那么还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后果,问题就出在这两国也有加入北约的“想法”。不同于此前坚持中立的态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无论是芬兰还是瑞典,似乎都在是否加入北约一事上有所转变,尤其是芬兰。 此前,芬兰总理马林讲话称,所有人都看到了乌克兰的现状。这意味着芬兰是时候重新考虑自己的军事立场了。与此同时,芬兰民间也掀起了一场“快速加入北约”的活动。超过5万名芬兰人联名致信芬兰政府,要求芬兰马上申请加入北约。 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即苏联解体后,北约就曾多次试图吸纳上述两国加入,但一方面随着苏联解体,吸纳更多东欧国家及独立后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其扩员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芬兰、瑞典等国家对是否加入北约举棋不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北约继续扩张的进程被搁置。 需要注意的是,北约东扩的步伐和政策从未改变,而这正是俄罗斯的“红线”。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蚕食俄传统势力范围,严重威胁后者战略安全,而北约与欧盟成为美国军事、经济的两大抓手。 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对战后国际体系的控制权,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论,并以此将欧洲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除甘心“上贼船”的澳大利亚、日本及其传统盟友英国外,欧洲多数国家有苦难言,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离任也使得欧洲独立性进一步降低。以当前局势来看,随着对俄全面制裁的展开,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暴涨,欧洲国家在刚刚遭受一个“寒冷”的冬天后,正以远高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价格购入只能通过海运运输的美国液化天然气,而后者的企业早已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背弃承诺一再东扩 为达到遏制俄罗斯、分化俄罗斯的战略目的,在美国主导下,北约自1999年以来先后五次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对俄罗斯而言,如果再坐视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谓兵临城下,国家安全保障更无从谈起。这当然是俄罗斯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在去年的年度记者招待会上,俄总统普京曾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它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不东扩,结果五次东扩,北约已推进到俄罗斯边境,现在开始说‘乌克兰也将加入北约’,这是厚颜无耻的欺骗。” 据目前披露的材料,199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贝克当时说,“美国总统和我都不打算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榨取任何单边优势……重要的是,我们作出保证,如果美国在北约框架内维持其在德国的存在,那么北约当前的军事边界就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的距离。”但事实又是什么? 除波罗的海三国(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近期表态愿意接纳北约在其领土部署核武器的波兰外,乌克兰算是另一个愿意主动加入北约并甘愿成为反俄“马前卒”的国家代表了。而北约对东扩道路上的阻碍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将时钟调回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苏联解体后,在经过了仅十年的逐步试探,美国终于按捺不住,以一场莫须有罪名的战争拉开了北约东扩的序幕,并一发不可收拾。而早在1994年1月,布鲁塞尔北约首脑峰会就正式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北约东扩计划。在美国蓄力的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经济制裁、政治孤立、航空管制、体育禁赛等手段无所不用。 在此之后,就是北约的五次东扩,分别是1999年接纳匈牙利、波兰和捷克;2004年吸收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2009年接纳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2017年批准黑山加入;2020年吸纳北马其顿。如果芬兰和瑞典加入,是不是要看作是其第六次扩张?那乌克兰呢?要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态度已经180度大转变,从3月29日俄乌伊斯坦布尔第五轮谈判的“接受中立”转为继续寻求快速加入北约,而这恰恰是俄不能允许的。 持续挑动军事对抗 目前,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西方正在以应对俄罗斯威胁为借口,通过各种手段武装乌克兰军队。3月28日,白宫公布了5.8万亿美元的2023财年联邦预算案。其中,国防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8133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世界军费排行榜上美国之后11个国家的军费总和。在这份国防预算中,拜登政府计划再向乌克兰提供6.82亿美元军事援助,用于对抗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美国国会刚刚批准对乌克兰提供40亿美元的军事支援款项,用于武器采购和军事培训。此前,美国提供的100部“弹簧刀”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单机威力有限,但已超出单纯的防御范畴。这还不包括原东欧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苏制武器及英、德等国提供的先进防御武器等。 美西方无视乌克兰国家利益、民众安全、士兵生命,希望像拖垮苏联的阿富汗一样拖垮俄罗斯。本月9日,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北约正在制定在其边界地区部署永久性、全面军事力量的计划,以对抗俄罗斯未来的“侵略性行动”。据悉,相关决定可能将在今年6月于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作出。 从1999年的南联盟到2022年的乌克兰,不难看出,军事手段早已成为北约对外干预的常态,这方面,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哪个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本月8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动荡之源》中指出,“北约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在美国授意下,北约的险恶用心还不止于此。斯托尔滕贝格5日在北约外长会上对中国发难,不仅无端指责中国未与西方国家一道谴责俄罗斯,还妄称“中国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对此,中方早已严正表明立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而非“制度性对手”,双方既没有地缘冲突,也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偏偏有些势力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因而刻意“带节奏”,渲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 回顾历史并冷静看待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谁在威胁国际社会安全已经一目了然。正如佩斯科夫指出的那样,“北约更像是一个用于对抗的工具,而不是保障和平与稳定的联盟”。
|
|
北约又要扩张 俄乌局势更趋恶化
|
|
|
|
( 2022-04-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当地时间2022年2月11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美国军事援助物资抵达鲍里斯皮尔机场。 人民视觉 供图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会为欧洲带来稳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在评价北约继续扩员问题时这样说。事实上,冷战结束后,正是北约的步步紧逼(先后五次东扩)导致今天的俄乌冲突,而前者反而举着维护安全、自由的大旗继续挑唆,试图将俄罗斯拖入乌克兰战争的泥沼,甚至还妄图加罪于中国,其险恶用心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谴责和审判。 试图吸纳北欧两国 在近日的北约会议上,30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先是讨论了如何处理俄乌冲突,然后又公然提到瑞典和芬兰两国加入北约的问题。在这场会议中,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再次向这两个靠近俄罗斯的北欧国家抛出橄榄枝,强调如果两国有加入北约的计划,那么一定会得到北约的快速响应,而且审核过程会“相当的快”。 如果仅仅是北约方面的“单相思”,那么还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后果,问题就出在这两国也有加入北约的“想法”。不同于此前坚持中立的态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无论是芬兰还是瑞典,似乎都在是否加入北约一事上有所转变,尤其是芬兰。 此前,芬兰总理马林讲话称,所有人都看到了乌克兰的现状。这意味着芬兰是时候重新考虑自己的军事立场了。与此同时,芬兰民间也掀起了一场“快速加入北约”的活动。超过5万名芬兰人联名致信芬兰政府,要求芬兰马上申请加入北约。 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即苏联解体后,北约就曾多次试图吸纳上述两国加入,但一方面随着苏联解体,吸纳更多东欧国家及独立后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其扩员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芬兰、瑞典等国家对是否加入北约举棋不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北约继续扩张的进程被搁置。 需要注意的是,北约东扩的步伐和政策从未改变,而这正是俄罗斯的“红线”。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蚕食俄传统势力范围,严重威胁后者战略安全,而北约与欧盟成为美国军事、经济的两大抓手。 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对战后国际体系的控制权,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论,并以此将欧洲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除甘心“上贼船”的澳大利亚、日本及其传统盟友英国外,欧洲多数国家有苦难言,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离任也使得欧洲独立性进一步降低。以当前局势来看,随着对俄全面制裁的展开,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暴涨,欧洲国家在刚刚遭受一个“寒冷”的冬天后,正以远高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价格购入只能通过海运运输的美国液化天然气,而后者的企业早已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背弃承诺一再东扩 为达到遏制俄罗斯、分化俄罗斯的战略目的,在美国主导下,北约自1999年以来先后五次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对俄罗斯而言,如果再坐视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谓兵临城下,国家安全保障更无从谈起。这当然是俄罗斯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在去年的年度记者招待会上,俄总统普京曾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它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不东扩,结果五次东扩,北约已推进到俄罗斯边境,现在开始说‘乌克兰也将加入北约’,这是厚颜无耻的欺骗。” 据目前披露的材料,199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贝克当时说,“美国总统和我都不打算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榨取任何单边优势……重要的是,我们作出保证,如果美国在北约框架内维持其在德国的存在,那么北约当前的军事边界就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的距离。”但事实又是什么? 除波罗的海三国(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近期表态愿意接纳北约在其领土部署核武器的波兰外,乌克兰算是另一个愿意主动加入北约并甘愿成为反俄“马前卒”的国家代表了。而北约对东扩道路上的阻碍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将时钟调回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苏联解体后,在经过了仅十年的逐步试探,美国终于按捺不住,以一场莫须有罪名的战争拉开了北约东扩的序幕,并一发不可收拾。而早在1994年1月,布鲁塞尔北约首脑峰会就正式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北约东扩计划。在美国蓄力的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经济制裁、政治孤立、航空管制、体育禁赛等手段无所不用。 在此之后,就是北约的五次东扩,分别是1999年接纳匈牙利、波兰和捷克;2004年吸收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2009年接纳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2017年批准黑山加入;2020年吸纳北马其顿。如果芬兰和瑞典加入,是不是要看作是其第六次扩张?那乌克兰呢?要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态度已经180度大转变,从3月29日俄乌伊斯坦布尔第五轮谈判的“接受中立”转为继续寻求快速加入北约,而这恰恰是俄不能允许的。 持续挑动军事对抗 目前,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西方正在以应对俄罗斯威胁为借口,通过各种手段武装乌克兰军队。3月28日,白宫公布了5.8万亿美元的2023财年联邦预算案。其中,国防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8133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世界军费排行榜上美国之后11个国家的军费总和。在这份国防预算中,拜登政府计划再向乌克兰提供6.82亿美元军事援助,用于对抗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美国国会刚刚批准对乌克兰提供40亿美元的军事支援款项,用于武器采购和军事培训。此前,美国提供的100部“弹簧刀”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单机威力有限,但已超出单纯的防御范畴。这还不包括原东欧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苏制武器及英、德等国提供的先进防御武器等。 美西方无视乌克兰国家利益、民众安全、士兵生命,希望像拖垮苏联的阿富汗一样拖垮俄罗斯。本月9日,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北约正在制定在其边界地区部署永久性、全面军事力量的计划,以对抗俄罗斯未来的“侵略性行动”。据悉,相关决定可能将在今年6月于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作出。 从1999年的南联盟到2022年的乌克兰,不难看出,军事手段早已成为北约对外干预的常态,这方面,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哪个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本月8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动荡之源》中指出,“北约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在美国授意下,北约的险恶用心还不止于此。斯托尔滕贝格5日在北约外长会上对中国发难,不仅无端指责中国未与西方国家一道谴责俄罗斯,还妄称“中国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对此,中方早已严正表明立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而非“制度性对手”,双方既没有地缘冲突,也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偏偏有些势力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因而刻意“带节奏”,渲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 回顾历史并冷静看待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谁在威胁国际社会安全已经一目了然。正如佩斯科夫指出的那样,“北约更像是一个用于对抗的工具,而不是保障和平与稳定的联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