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打造“一都四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 图片新闻
· 黑龙江首家“24小时自助智慧法院”在东宁上线
· 西宁检察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 儋州法院首堂普法
直播课聚焦“依法带娃”
· 葫芦岛市连山区检察院建村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 新疆检察强化公益诉讼守护碧水清流
· 扎赉特旗:打造文明和谐监所
· “城警联勤”联出新气象

为打造“一都四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陕西商洛两级法院五年发展综述

( 2022-04-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郑剑峰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任丹江

  把商洛打造成为中国康养之都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这是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商洛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新目标,从此“一都四区”成为商洛全市干部群众关注的一大热词。
  探索“1+N+1”多元解纷机制、加快“两个一站式”建设步伐,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协同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打造企业诉讼“绿色通道”,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留住绿水青山、守护秦岭祖脉;破解“立案难”、攻克“执行难”等深层次问题,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两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聚焦服务保障大局,狠抓审判执行工作,大力推进司法改革,务实举措可圈可点,为商洛市“一都四区”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和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等共建单位,在二龙山水库管理处挂牌设立“商洛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设立“增殖放流区”“补植复绿区”,签订《商洛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共建协议》。
  2021年12月,该事件荣获陕西省“十大法治事件”提名奖。这是商洛市借助司法力量护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们通过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异地修复、劳务代偿等方式,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了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快了受破坏生态资源的恢复和治理,在全省首批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实行环资案件‘三审合一’和集中管辖新模式。”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方学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2017年以来,商洛两级法院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中,审结公益诉讼和环资案件480件,判处拘役以上刑罚97人。举办守护祖脉秦岭主题座谈会,编印《秦岭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和《环资法律法规选编》,与相邻的河南、湖北等三省六县(区)法院共同签署《司法保障意见》,共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环丹江流域跨区域的司法联动保护机制。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商洛市两级法院妥善处理商事纠纷,研究建立涉众型破产案件提前会商机制和破产企业职工欠薪保障机制,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
  2017年至今,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57543件,结案标的额97.21亿元,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案件14219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86件,审理合同、物权保护案件32563件,确保了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21年11月底,刘某给洛南县石门镇法庭送来写有“情系百姓公正执法伸张正义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原来,刘某和马某系朋友关系,马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刘某借款33660元,到期后刘某多次催要未果,遂一纸诉状将马某告上法庭。
  石门法庭法官对双方当事人做了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马某向刘某履行全部借款及利息,积压在刘某心头的烦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
  “司法为民,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重点在‘司法’,本质是‘为民’,全市法院一直坚守司法便民、利民、惠民的初心,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打通司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彩喜说。
  近5年来,商洛市法院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103件;严惩涉食药安全犯罪9件,“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执结案件2406件;减缓免妇女儿童和生活困难群体诉讼费906.01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348.45万元。
  推行“一网通办”,提供立案、送达、查询等38项在线诉讼服务。50个调解组织、171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实现简单纠纷当场调解、确认、送达……
  对8.38万件案件、文书、庭审开展“三评查”,不断提升案件质量;深化量刑规范化建设,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开展“加强民事执行监督、规范执行行为”和“集中清理执行案款”等专项整治,落实“一案一账号”制度,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
探索司法服务新路径
  “物业要起诉你欠费9990元,要求全款付清。我们这边帮你对接,你们双方相互退让一步,今天商量好把物业费交了。”
  2021年6月9日,在商洛市洛南县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杨灵芝多次劝解,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业主现场缴纳了大部分物业费。这起物业纠纷案运用了商洛法院的“1+N+1”多元解纷机制。
  其中,第一个“1”指市委政法委、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利用综治中心促落实;“N”指汇聚更多法治力量,通过各方调解组织、个人对分流案件先行调处;后一个“1”指人民法院及派出法庭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导入诉讼,依法裁判。
  在此基础上,商洛市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解纷机制。如诉调对接的“丹凤模式”、洛南县法院“133”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
  2017年以来,商洛市法院执结案件32076件,执行到位36.86亿元。与13家单位共建联合信用惩戒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司法拘留669人次,判处拒执罪16件17人,罚款67.45万元。
  “不忘初心跟党走,凝心聚力启新篇,我们将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商洛法院系统部署的政治统领、改革深化、智慧法院、系统管理、固本强基、人才奠基六大工程,为商洛打造‘一都四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宏德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