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治
|
|
核心阅读 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尊重客观实际、农民主体地位、群众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 本报记者 张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如何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继续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大课题。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探索建立立体监测体系 已经脱贫但因重病又差点返贫的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永红村村民刘跃云,对于国家建立的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特别有感触。 刘跃云的妻子去年被查出来患有脑瘤。经过手术后,病情得到好转,但医保报销后个人需要承担的医药费仍有6万余元。而刘跃云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一家7口,收入主要靠他在外地务工,每年收入6万余元。妻子生病后,刘跃云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锐减。 永红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占毅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情况,认为其存在返贫高风险。去年年底,刘跃云一家成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由李占毅担任帮扶联系人,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这源自于重庆探索建立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即“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该体系能够精准、高效、及时对处于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预警监测。其中,基层干部监测正是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片上四级监测”的一个环节。据了解,在镇村干部以及监测帮扶人等进行监测识别出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后,由村级采集识别监测户名单上报乡镇审核,再由乡镇组织住建、医疗、教育等部门人员联合审核后报区县审定,最终区县乡村振兴局将上报名单与公安、财政、民政等部门进行核验审定后,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反馈乡镇,录入全国防贫监测信息系统。 刘跃云在成为监测对象后,得到了一系列帮扶:县卫健委启动特殊医疗救助,在他自费的医疗费中又报销了4万余元;乡里为其办理了一家7口的低保,每个月有3600多元;家里3个孩子在享受学费减免的基础上,每人每学期还能领到200元的生活补助。此外,今年村里还为他安排了护路员公益性岗位。 “正是这些帮扶,把我们这个家从悬崖边拉回来了”,刘跃云说。 像刘跃云这样通过监测被发现,又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成功消除其返贫风险的个案,正是我们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生动体现。 扶贫项目资产逾2.77万亿元 聚焦重点群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去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要优化监测指标体系,明确监测标准,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其次,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落实产业就业帮扶、医保社保综合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等措施。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人员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消除风险。 为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对因洪涝灾害纳入的监测对象,采取先救助帮扶、后履行程序;对受灾县,允许调整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结构,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项目,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兴产业、促就业是关键。回顾脱贫攻坚历程,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背后,都少不了小米粉变成了大产业、小茶叶长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蛋蛋”的故事,这就意味着产业的有力支撑,才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东洲村,2018年全村脱贫,通了水泥路、自来水;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多元……在巩固好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靠的就是越来越强的产业“筋骨”。 用茶农佘坤明的话来说,“用上了有机肥,产量增了,茶叶质量也好了,每亩能多挣500元。”茶农们签订了绿色生产承诺书,茶园也升级成了生态茶园。年底算账,付出被证明是值得的:每斤鲜茶价格高了5毛钱,预计茶产业一年带动农民增收350万元。 “只要找准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茶叶一定能卖上好价钱。”鹤峰县东洲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康说。 国家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据显示,80%以上脱贫县完成特色产业规划编制,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全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52.6亿元,支持180万户发展生产。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国共摸查出扶贫项目资产2.77万亿元,已确权2.7万亿元,占97.5%。 有专家指出,乡村产业发展要保持定力,踏稳脚步,在已有产业上用好“绣花功”,在部署产业上下好“先手棋”,在长远发展上打好“特色牌”,在为农惠农上搭好“连心桥”,不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为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源头活水”。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方面的成绩也不错。据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继续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帮扶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 主要衔接政策全部出台 2021年,作为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开端之年,二者的衔接也自然成为关键词。 可喜的是,政策衔接已全面落实。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央层面确定的主要衔接政策全部出台,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机构队伍衔接也基本到位。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国务院扶贫办”成为历史。业内普遍认为,这个新机构的成立具有“双关”意义,既被视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又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此后,各地平稳有序调整各级乡村振兴机构,省级乡村振兴部门和涉农市、县乡村振兴局已全部挂牌。 考核衔接依旧有序有力。据了解,国家乡村振兴局创新考核方式,统筹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合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组成22个综合考核组开展实地检查,组织媒体记者暗访,委托第三方评估,考核“指挥棒”作用继续有力发挥。 帮扶也未曾止步。国家乡村振兴局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7亿元,互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305家中央单位全部完成定点帮扶机构调整,向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668.8亿元。军队继续定点帮扶4100个村。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深化,包括18.6万名第一书记在内的56.3万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轮换。并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尊重客观实际、农民主体地位、群众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
聚焦重点群体 健全监测机制 发展乡村产业
|
脱贫群众奔向新生活开启新奋斗
|
|
|
|
( 2022-03-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经济法治 |
|
核心阅读 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尊重客观实际、农民主体地位、群众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 本报记者 张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1年,如何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继续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大课题。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探索建立立体监测体系 已经脱贫但因重病又差点返贫的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永红村村民刘跃云,对于国家建立的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特别有感触。 刘跃云的妻子去年被查出来患有脑瘤。经过手术后,病情得到好转,但医保报销后个人需要承担的医药费仍有6万余元。而刘跃云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一家7口,收入主要靠他在外地务工,每年收入6万余元。妻子生病后,刘跃云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锐减。 永红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占毅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情况,认为其存在返贫高风险。去年年底,刘跃云一家成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由李占毅担任帮扶联系人,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这源自于重庆探索建立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即“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该体系能够精准、高效、及时对处于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预警监测。其中,基层干部监测正是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片上四级监测”的一个环节。据了解,在镇村干部以及监测帮扶人等进行监测识别出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后,由村级采集识别监测户名单上报乡镇审核,再由乡镇组织住建、医疗、教育等部门人员联合审核后报区县审定,最终区县乡村振兴局将上报名单与公安、财政、民政等部门进行核验审定后,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反馈乡镇,录入全国防贫监测信息系统。 刘跃云在成为监测对象后,得到了一系列帮扶:县卫健委启动特殊医疗救助,在他自费的医疗费中又报销了4万余元;乡里为其办理了一家7口的低保,每个月有3600多元;家里3个孩子在享受学费减免的基础上,每人每学期还能领到200元的生活补助。此外,今年村里还为他安排了护路员公益性岗位。 “正是这些帮扶,把我们这个家从悬崖边拉回来了”,刘跃云说。 像刘跃云这样通过监测被发现,又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成功消除其返贫风险的个案,正是我们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生动体现。 扶贫项目资产逾2.77万亿元 聚焦重点群体,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去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要优化监测指标体系,明确监测标准,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其次,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落实产业就业帮扶、医保社保综合保障、教育专项救助等措施。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人员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消除风险。 为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对因洪涝灾害纳入的监测对象,采取先救助帮扶、后履行程序;对受灾县,允许调整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结构,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项目,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兴产业、促就业是关键。回顾脱贫攻坚历程,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背后,都少不了小米粉变成了大产业、小茶叶长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蛋蛋”的故事,这就意味着产业的有力支撑,才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东洲村,2018年全村脱贫,通了水泥路、自来水;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多元……在巩固好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靠的就是越来越强的产业“筋骨”。 用茶农佘坤明的话来说,“用上了有机肥,产量增了,茶叶质量也好了,每亩能多挣500元。”茶农们签订了绿色生产承诺书,茶园也升级成了生态茶园。年底算账,付出被证明是值得的:每斤鲜茶价格高了5毛钱,预计茶产业一年带动农民增收350万元。 “只要找准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茶叶一定能卖上好价钱。”鹤峰县东洲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康说。 国家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据显示,80%以上脱贫县完成特色产业规划编制,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全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52.6亿元,支持180万户发展生产。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国共摸查出扶贫项目资产2.77万亿元,已确权2.7万亿元,占97.5%。 有专家指出,乡村产业发展要保持定力,踏稳脚步,在已有产业上用好“绣花功”,在部署产业上下好“先手棋”,在长远发展上打好“特色牌”,在为农惠农上搭好“连心桥”,不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为农民稳定增收提供“源头活水”。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方面的成绩也不错。据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继续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帮扶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 主要衔接政策全部出台 2021年,作为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开端之年,二者的衔接也自然成为关键词。 可喜的是,政策衔接已全面落实。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央层面确定的主要衔接政策全部出台,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机构队伍衔接也基本到位。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国务院扶贫办”成为历史。业内普遍认为,这个新机构的成立具有“双关”意义,既被视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又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此后,各地平稳有序调整各级乡村振兴机构,省级乡村振兴部门和涉农市、县乡村振兴局已全部挂牌。 考核衔接依旧有序有力。据了解,国家乡村振兴局创新考核方式,统筹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合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组成22个综合考核组开展实地检查,组织媒体记者暗访,委托第三方评估,考核“指挥棒”作用继续有力发挥。 帮扶也未曾止步。国家乡村振兴局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7亿元,互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305家中央单位全部完成定点帮扶机构调整,向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668.8亿元。军队继续定点帮扶4100个村。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深化,包括18.6万名第一书记在内的56.3万名驻村干部全部完成轮换。并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尊重客观实际、农民主体地位、群众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