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陈磊
父亲因中风住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一年多后突发脑溢血去世。这样一起病例,深深触动了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姚淮芳,因此她在今年的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解决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建议》的提案,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患者住院“零陪护”。 “现在的陪护基本上是由家属或者请的护工负责,‘零陪护’并非无陪护,而是通过医院途径提供陪护,不需要家属提供陪护,家属可以探视。”姚淮芳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住院病人多需陪护 一人生病全家累瘫 这位父亲是姚淮芳儿媳妇的舅舅,妻子已经去世,30多岁的儿子一直未婚。父亲在2020年中风后住进医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陪护。前不久的一天,父亲去世,儿子当天突发脑溢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也去世了。 在姚淮芳看来,一个人白天工作、晚上陪护,持续一年多照顾病人吃喝,压力太大了,“如果能由医院统一安排陪护,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这件事让姚淮芳意识到,病人住院后,陪护难成了患者家属的另一种痛,尤其是那些病重、失能、术后、产后以及因病不能自理的住院患者。 姚淮芳解释说,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患病住院,子女床前侍奉是天经地义的事。“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对子女陪护不力的指责。但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即使子女在身边,很多也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4个老人甚至更多老人,老人生病全部由家属陪护很难做到。 据她调研观察,所有住院病人中,70%以上需要陪护。但目前陪护情况不容乐观:主要由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轮流值班陪护,家里人力不足的通过中介请护工;由家属陪护的,家属基本上都感到非常疲劳,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通过中介请的护工,不专业、流动性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护工与医院之间无任何劳务关系,所以医院无权管理护工。 “护工收费高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不高,患者家属也经常为护工问题而感到苦恼。”姚淮芳说,家属陪护压力越来越大,子女要面临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和上班的三重压力,往往“一人生病,全家累瘫”。 护士配备普遍不足 难担生活护理职责 那么,能否由医院的护士承担患者所有的护理工作呢? 姚淮芳解释说,医院目前的护理资源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因为护士太缺了,应对医疗护理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让护士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职责了。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医院床位数与护士比应不低于1:0.4,即一个病区如有40张床位,护士应不少于16人,但现在很多医院的护士配备基本低于这个数。 “医院护士工作主要是医疗护理,完成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抽血、发药和大量护理文书,还要值大、小夜班、午班,另外有各种学习、晋升职称等压力,护士工作量基本满负荷,没有额外时间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姚淮芳说。 她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医院病区有几十名患者,仅有两名护士值夜班,一名护士上大夜班,一名护士上小夜班,“护士跑不过来,有时候甚至不敢新收病人”。 姚淮芳在提案中写道,目前,发达国家医院普遍不存在需要家属和自请护工陪护的现象,住院期间所有护理均由医院安排,家属只需要签字、交钱、按规定时间探视就可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和世界接轨,护理问题亟须解决。 实行患者“零陪护” 减轻家属陪护负担 针对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姚淮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实行“零陪护”,即从公立医院开始并全面推广,所有住院患者由医院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所有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由医院统一安排,不需要家属陪护或者由家属请的护工陪护,以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在姚淮芳看来,要实行“零陪护”,首先医院需要增加护士配备,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达标床位与护士比,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医疗护理。 “其次,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陪护队伍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建议依托医院组建护工队伍,护工需要通过培训、考核、发证后上岗;护工接受医院管理,医院护士对护工有管理、指导和培训的责任,护工出现问题,医院有处罚权,对不适合从事护工的人员,医院有解聘权。”姚淮芳说。 她还建议,护工应和其他工种一样确保有休息的时间,和医生护士一样由科室统一排班;根据护工的护理特长安排护理不同的病人,根据其工作能力和工作量设置不同的薪资,鼓励护工学习,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也可以通过考核晋升护工级别,增加护工工资待遇。 护工队伍的人员从哪里来呢? 姚淮芳建议职业技术学校增加护工专业,对初中、高中毕业未能进一步深造的年轻人进行培训,以解决部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针对请护工费用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重的问题,姚淮芳认为,护工的薪资如果纳入医保统一支出,会增加医保压力,所以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医疗护理部分从医保支出,生活护理部分为自费项目,由患者自付,但护工的护理费用价格计算方法应该由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指导标准,医院按规定收费,防止护理费过高而加重患者的负担。医院在承担生活护理项目后加强管理,承担更多责任,可以购买患者住院意外险以防范相关风险。 “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解决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家庭的正常工作、生活,只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有所举措,‘陪护难’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姚淮芳期待。
|
“一人生病,全家累瘫”问题怎么解决安徽省政协委员姚淮芳建议
|
医院直聘管理护工承担患者陪护责任
|
|
|
|
( 2022-01-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陈磊
父亲因中风住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一年多后突发脑溢血去世。这样一起病例,深深触动了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姚淮芳,因此她在今年的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解决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建议》的提案,希望通过改革实现患者住院“零陪护”。 “现在的陪护基本上是由家属或者请的护工负责,‘零陪护’并非无陪护,而是通过医院途径提供陪护,不需要家属提供陪护,家属可以探视。”姚淮芳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住院病人多需陪护 一人生病全家累瘫 这位父亲是姚淮芳儿媳妇的舅舅,妻子已经去世,30多岁的儿子一直未婚。父亲在2020年中风后住进医院,儿子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陪护。前不久的一天,父亲去世,儿子当天突发脑溢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也去世了。 在姚淮芳看来,一个人白天工作、晚上陪护,持续一年多照顾病人吃喝,压力太大了,“如果能由医院统一安排陪护,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这件事让姚淮芳意识到,病人住院后,陪护难成了患者家属的另一种痛,尤其是那些病重、失能、术后、产后以及因病不能自理的住院患者。 姚淮芳解释说,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患病住院,子女床前侍奉是天经地义的事。“久病床前无孝子”也是对子女陪护不力的指责。但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即使子女在身边,很多也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4个老人甚至更多老人,老人生病全部由家属陪护很难做到。 据她调研观察,所有住院病人中,70%以上需要陪护。但目前陪护情况不容乐观:主要由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轮流值班陪护,家里人力不足的通过中介请护工;由家属陪护的,家属基本上都感到非常疲劳,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通过中介请的护工,不专业、流动性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护工与医院之间无任何劳务关系,所以医院无权管理护工。 “护工收费高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不高,患者家属也经常为护工问题而感到苦恼。”姚淮芳说,家属陪护压力越来越大,子女要面临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和上班的三重压力,往往“一人生病,全家累瘫”。 护士配备普遍不足 难担生活护理职责 那么,能否由医院的护士承担患者所有的护理工作呢? 姚淮芳解释说,医院目前的护理资源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因为护士太缺了,应对医疗护理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让护士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职责了。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医院床位数与护士比应不低于1:0.4,即一个病区如有40张床位,护士应不少于16人,但现在很多医院的护士配备基本低于这个数。 “医院护士工作主要是医疗护理,完成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抽血、发药和大量护理文书,还要值大、小夜班、午班,另外有各种学习、晋升职称等压力,护士工作量基本满负荷,没有额外时间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姚淮芳说。 她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医院病区有几十名患者,仅有两名护士值夜班,一名护士上大夜班,一名护士上小夜班,“护士跑不过来,有时候甚至不敢新收病人”。 姚淮芳在提案中写道,目前,发达国家医院普遍不存在需要家属和自请护工陪护的现象,住院期间所有护理均由医院安排,家属只需要签字、交钱、按规定时间探视就可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和世界接轨,护理问题亟须解决。 实行患者“零陪护” 减轻家属陪护负担 针对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姚淮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实行“零陪护”,即从公立医院开始并全面推广,所有住院患者由医院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所有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由医院统一安排,不需要家属陪护或者由家属请的护工陪护,以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在姚淮芳看来,要实行“零陪护”,首先医院需要增加护士配备,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达标床位与护士比,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医疗护理。 “其次,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陪护队伍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建议依托医院组建护工队伍,护工需要通过培训、考核、发证后上岗;护工接受医院管理,医院护士对护工有管理、指导和培训的责任,护工出现问题,医院有处罚权,对不适合从事护工的人员,医院有解聘权。”姚淮芳说。 她还建议,护工应和其他工种一样确保有休息的时间,和医生护士一样由科室统一排班;根据护工的护理特长安排护理不同的病人,根据其工作能力和工作量设置不同的薪资,鼓励护工学习,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也可以通过考核晋升护工级别,增加护工工资待遇。 护工队伍的人员从哪里来呢? 姚淮芳建议职业技术学校增加护工专业,对初中、高中毕业未能进一步深造的年轻人进行培训,以解决部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针对请护工费用不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重的问题,姚淮芳认为,护工的薪资如果纳入医保统一支出,会增加医保压力,所以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医疗护理部分从医保支出,生活护理部分为自费项目,由患者自付,但护工的护理费用价格计算方法应该由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指导标准,医院按规定收费,防止护理费过高而加重患者的负担。医院在承担生活护理项目后加强管理,承担更多责任,可以购买患者住院意外险以防范相关风险。 “住院患者陪护难问题解决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家庭的正常工作、生活,只要有关方面加以重视,有所举措,‘陪护难’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姚淮芳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