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通讯员 徐巧玲
近日,浙江省安吉法院举行“法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文明”系列活动。经省高院批准,该县环境资源类案件由湖州中院指定安吉法院审理,标志着环资审判“安吉样本”在服务建设“两山”创新试验区,助推共同富裕新征途上再创新作为。 随着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座谈会在安吉召开,该院创新的环资审判“六化机制”走向全国。 早在2016年5月,该院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形成刑民行“三审合一”的专业化审判机制,选拔行业专家参与陪审,升级执行案件归口的“四合一”审执模式。同时探索公益组织、公益人士和公益律师参与的公益诉讼机制。 安吉法院环资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劳务代偿、异地修复、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等精准化修复机制。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环资审判,先后发出全国首份《土壤生态修复令》《森林资源保护督促令》以及全省首份《生态修复补植令》《野生动物保护令》。 该院重构环资审判理念,扩展环资审判“朋友圈”,构建集成化协同机制。加大区域协同,与上海二中院等12家法院就长三角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签订协作备忘录,形成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护合力;构建市县协同,携手南太湖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及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建立全国首家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湖州市环境治理(安吉)司法协同中心;加强部门协同,联合安吉县生态环境有关职能部门出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关于构建“三长两员+法检”体系 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该院形成“一庭+一馆+四基地”格局,彰显矩阵化法润机制成效。立足阵地建设,精心打造湖州市“两山”司法实践展示馆,并设立县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水生态司法实践基地、生物多样性司法实践基地、碳中和司法实践基地等四个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研学、实施增殖放流、土壤修复等行动。 该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形成专家化智审机制。2018年8月15日,该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制度,相继聘请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20余名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积极开展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撰写的多篇调研获奖。 安吉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建立数字化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绿源智治”协同系统,与协作单位开展执法办案数据互通、重大线索通报、案件信息共享、疑难问题研究、政策法律会商、案件快速移送。依托在村社“满格”设立的“两山共享法庭”,各村的“村巷法官”举办“奉法者论坛”下乡活动,开展环保专家咨询、案例宣教,网上立案、远程庭审、远程作证等活动。利用最高法执行平台,推动横向联网共享环境资源案件执行信息,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和财产查控系统有效对接,提高执行效率。 “下一步,我们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环资审判程序和实体规则,以高质量的环资司法服务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安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亚琪说。
|
|
健全环资审判程序和实体规则
|
浙江安吉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
|
|
( 2021-12-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通讯员 徐巧玲
近日,浙江省安吉法院举行“法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文明”系列活动。经省高院批准,该县环境资源类案件由湖州中院指定安吉法院审理,标志着环资审判“安吉样本”在服务建设“两山”创新试验区,助推共同富裕新征途上再创新作为。 随着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座谈会在安吉召开,该院创新的环资审判“六化机制”走向全国。 早在2016年5月,该院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形成刑民行“三审合一”的专业化审判机制,选拔行业专家参与陪审,升级执行案件归口的“四合一”审执模式。同时探索公益组织、公益人士和公益律师参与的公益诉讼机制。 安吉法院环资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劳务代偿、异地修复、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等精准化修复机制。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环资审判,先后发出全国首份《土壤生态修复令》《森林资源保护督促令》以及全省首份《生态修复补植令》《野生动物保护令》。 该院重构环资审判理念,扩展环资审判“朋友圈”,构建集成化协同机制。加大区域协同,与上海二中院等12家法院就长三角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签订协作备忘录,形成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护合力;构建市县协同,携手南太湖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及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建立全国首家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湖州市环境治理(安吉)司法协同中心;加强部门协同,联合安吉县生态环境有关职能部门出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关于构建“三长两员+法检”体系 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该院形成“一庭+一馆+四基地”格局,彰显矩阵化法润机制成效。立足阵地建设,精心打造湖州市“两山”司法实践展示馆,并设立县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水生态司法实践基地、生物多样性司法实践基地、碳中和司法实践基地等四个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研学、实施增殖放流、土壤修复等行动。 该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形成专家化智审机制。2018年8月15日,该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制度,相继聘请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20余名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积极开展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撰写的多篇调研获奖。 安吉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建立数字化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绿源智治”协同系统,与协作单位开展执法办案数据互通、重大线索通报、案件信息共享、疑难问题研究、政策法律会商、案件快速移送。依托在村社“满格”设立的“两山共享法庭”,各村的“村巷法官”举办“奉法者论坛”下乡活动,开展环保专家咨询、案例宣教,网上立案、远程庭审、远程作证等活动。利用最高法执行平台,推动横向联网共享环境资源案件执行信息,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和财产查控系统有效对接,提高执行效率。 “下一步,我们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环资审判程序和实体规则,以高质量的环资司法服务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安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亚琪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