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错误之一,先入为主。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州县官必须及时到被害现场或发现尸体处亲自验尸。如果州县官延误时机,妨害验尸,将会被处以杖刑六十的惩罚。余杭知县刘锡彤接到报案后正准备和仵作出门(仵作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法医),遇到了一个叫陈竹山的秀才来衙门。提起这起案子,陈竹山就把坊间关于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有奸情和他们谋杀小白菜丈夫的传闻又对知县添油加醋地叙说了一番。所以,在进行正式侦查之前,办案人员已经带有强烈的侦查偏见。 勘验现场之后发生的一切,在事后看来,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怎么回事呢?仵作来到现场检验后发现,死者身上的特征和《洗冤集录》上记载的服砒霜而死的特征不太吻合,所以不敢妄下结论,但是用银针刺入死者喉部,银针呈青黑色,又似乎的确是砒霜之毒所致。仵作就想起他之前也检验过一具死尸,死者特征和这起案件非常类似,不过当时死者是自服生烟土致死,属于自杀。既然不能确定是砒霜致死还是生烟土致死,是他人投毒还是自己服毒,仵作就想模糊处理。于是,他就向知县禀告,死者是中毒身死,但是死于砒霜还是死于生烟土,并没有明说。 错误之二,侦查前偏见导致的错误思维。 这个时候,跟着一起去的门丁插话了。这位非专业人士在知县面前唠唠叨叨,说不可能是死于生烟土,因为如果是的话,就是死者自己服用的,是自杀,就不是他杀了啊,我们来之前不是都听说是他杀了吗,所以肯定是死于砒霜。你看,这样带有偏见的侦查逻辑多么荒唐。但知县由于之前听到陈竹山秀才的那段说辞,竟然认可了这个推理。 错误之三,鉴定过程存在严重的程序问题。 当时仵作在和门丁的争执当中,慌张之下竟然忘记按照《洗冤集录》的要求,把试毒的银针用皂角水多次洗擦,换句话说就是鉴定过程存在严重的程序问题,导致最终结论不可靠。 错误之四,严刑逼供,隐匿证据,涂改案件材料。 死因一旦确定,后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小白菜肯定是第一嫌疑人,毒打之下,只能招供砒霜来源。知县既然成见在先,小白菜不交代,他当然就大刑伺候,史书记载,小白菜被烧红的铁丝刺乳,锡龙灌水浇背。小白菜当然熬不住了,于是就招供是杨乃武在十月初五这天给了她砒霜,但矛盾的是,杨乃武当天有事外出,根本不在余杭,而且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所以,如果当时余杭知县能够重视这一重大疑点,后面的冤案完全可以不必发生。 但是,由于杨乃武屡次顶撞知县,导致后者心生怨气,非要置杨乃武于死地而后快。于是,知县呈奏朝廷革去杨乃武举人身份,压下了杨乃武所提供的一连串证人的证词,未将其收入卷宗上呈知府衙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县违反了控方所承担的客观公正义务,没有全面收集有利于和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而且仵作对验尸时银针没有用皂角水擦洗的情节擅自改为已经擦洗,掩盖了鉴定程序的严重错误。 (文章摘自陈虎《法律相对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偶然性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反思录(一)》详见于《法治日报》2021年11月9日9版)
|
|
偶然性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反思录(二)
|
|
|
|
( 2021-11-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错误之一,先入为主。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州县官必须及时到被害现场或发现尸体处亲自验尸。如果州县官延误时机,妨害验尸,将会被处以杖刑六十的惩罚。余杭知县刘锡彤接到报案后正准备和仵作出门(仵作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法医),遇到了一个叫陈竹山的秀才来衙门。提起这起案子,陈竹山就把坊间关于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有奸情和他们谋杀小白菜丈夫的传闻又对知县添油加醋地叙说了一番。所以,在进行正式侦查之前,办案人员已经带有强烈的侦查偏见。 勘验现场之后发生的一切,在事后看来,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怎么回事呢?仵作来到现场检验后发现,死者身上的特征和《洗冤集录》上记载的服砒霜而死的特征不太吻合,所以不敢妄下结论,但是用银针刺入死者喉部,银针呈青黑色,又似乎的确是砒霜之毒所致。仵作就想起他之前也检验过一具死尸,死者特征和这起案件非常类似,不过当时死者是自服生烟土致死,属于自杀。既然不能确定是砒霜致死还是生烟土致死,是他人投毒还是自己服毒,仵作就想模糊处理。于是,他就向知县禀告,死者是中毒身死,但是死于砒霜还是死于生烟土,并没有明说。 错误之二,侦查前偏见导致的错误思维。 这个时候,跟着一起去的门丁插话了。这位非专业人士在知县面前唠唠叨叨,说不可能是死于生烟土,因为如果是的话,就是死者自己服用的,是自杀,就不是他杀了啊,我们来之前不是都听说是他杀了吗,所以肯定是死于砒霜。你看,这样带有偏见的侦查逻辑多么荒唐。但知县由于之前听到陈竹山秀才的那段说辞,竟然认可了这个推理。 错误之三,鉴定过程存在严重的程序问题。 当时仵作在和门丁的争执当中,慌张之下竟然忘记按照《洗冤集录》的要求,把试毒的银针用皂角水多次洗擦,换句话说就是鉴定过程存在严重的程序问题,导致最终结论不可靠。 错误之四,严刑逼供,隐匿证据,涂改案件材料。 死因一旦确定,后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小白菜肯定是第一嫌疑人,毒打之下,只能招供砒霜来源。知县既然成见在先,小白菜不交代,他当然就大刑伺候,史书记载,小白菜被烧红的铁丝刺乳,锡龙灌水浇背。小白菜当然熬不住了,于是就招供是杨乃武在十月初五这天给了她砒霜,但矛盾的是,杨乃武当天有事外出,根本不在余杭,而且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所以,如果当时余杭知县能够重视这一重大疑点,后面的冤案完全可以不必发生。 但是,由于杨乃武屡次顶撞知县,导致后者心生怨气,非要置杨乃武于死地而后快。于是,知县呈奏朝廷革去杨乃武举人身份,压下了杨乃武所提供的一连串证人的证词,未将其收入卷宗上呈知府衙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县违反了控方所承担的客观公正义务,没有全面收集有利于和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而且仵作对验尸时银针没有用皂角水擦洗的情节擅自改为已经擦洗,掩盖了鉴定程序的严重错误。 (文章摘自陈虎《法律相对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偶然性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反思录(一)》详见于《法治日报》2021年11月9日9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