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张振刚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软肋和短板。近年来,广西河池公安不等不靠、大胆革新,摸索出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信息化建设新路子。科技的加持,加上基层警务改革,河池公安工作有了质的飞越。 “河池公安以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速度全力奔跑,补短板、强弱项,警务效能大大提高,队伍精神风貌得到较大提升,实现破案率提升、发案数下降的预期目标。”河池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文博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深耕基础 南桥派出所是河池公安基层警务改革的先头兵。位于老城区核心腹地的南桥派出所辖区治安形势复杂,过去,民警要值班,案件从头跟到尾,要抓打击、防范、服务等工作,总感觉力不从心。推行警务改革后,派出所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大脑,科学整合警力,建强社区警务、案件办理、治安巡逻三支队伍,各司其职、联动协作、形成合力。 与信访局联合设立的非警务警情分流和调处中心是改革的亮点。中心就在派出所内,公安主动担当作为,接到非警务警情后,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调处的及时介入调解。 南桥派出所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推行“一室三队一中心”新型警务模式,并迅速在全市城区派出所推开,受到民警欢迎。 农村地区派出所的改革同步进行。河池市公安局在农村地区按照“中心派出所+区域派出所”模式,划分和建立警务协作区,推行综合指挥室、片区警务队、打击防控队“一室两队”警务改革,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发生重大案事件时,警力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处置的难题。 为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派出所管理和指导,河池市公安局将全市135个派出所按照“警情相近、工作相当”的原则划分成三类,每类派出所建设目标和考评指标均有不同、各有侧重。 通过创新派出所分类分级管理改革,在各地上交的成绩单里,案件大幅下降,一些县区实现一周或一个月零发案。 数据赋能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河池公安的痛点。受经费等因素限制,系统建设、人才支撑、应用水平远落后于区内先进地市。 河池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韩文到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参观,看到人家投入使用的先进系统,感叹现代化警务离不开科技信息化建设。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走出一条科技化建设的新路子,是摆在河池公安面前最紧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在没有地方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全市公安动起来,通过部门出资、企业合作、社会筹资,全市共建共享,打造出欠发达地区智慧公安新样本。 “过去听到兄弟单位能够做到案件朝发夕破,大家‘心痒痒’,现在终于可以信心满满地告诉群众,金城江区也可以实现朝发夕破了。”南桥派出所副所长胡伟借助信息化破案后,成就感油然而生。 设在市公安局内的河池公安大数据创客中心,给河池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根据一线需求,大数据创客中心引进企业共同研发,云计算资源增加近10倍,推出的多个系统进入实战后反响热烈。 今年5月9日,罗城县辖区一夜之间接连发生数起门面被撬盗案件,影响恶劣。合成作战中心依托大数据平台支撑,通过技术分析和轨迹研判,迅速锁定嫌疑人相关身份信息、出逃路线以及落脚点,次日早上就将这一盗窃团伙成员悉数抓获,为受害群众及时追回被盗财物。 蹄疾步稳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河池公安一体推进,11个县区全部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按照等级评定标准,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验收,均达到“三星”以上,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6个,满足一站式办案需要,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 河池公安探索形成“3+3”执法监督机制,从案件、财物、场所,协助、监督、培训等维度,重塑公安执法规范化体系,实现执法全流程监督、闭环式管理。自主研发的执法监督系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告警,倒逼民警全流程规范执法,案件办理超时数同比下降86%,超时数在广西最少。 3年的干部培养规划让更多基层民警看到动力和希望。去年提拔重用600多人,766名民警被纳入人才库。刚提拔担任天峨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的苏希感慨道:“市公安局党委真正是让想干事的人尽量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尽量有舞台,干部队伍精气神有了很大变化。” 河池公安各部门争相交出耀眼的成绩单:反诈中心截至10月底刑事拘留1224人,比前3年刑拘总人数还多319人,上升幅度位列广西第一;刑侦部门今年破案同比上升50%,破获8起命案积案,连续5年现行命案全破,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打击绩效排名广西第一;河池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安机关。 深耕基础、数据赋能、厚积薄发。河池公安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跑出改革加速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梦。
|
|
勇立潮头谋转型奋发有为建新功
|
广西河池公安补短板强弱项助推警务效能大提升
|
|
|
( 2021-11-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张振刚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软肋和短板。近年来,广西河池公安不等不靠、大胆革新,摸索出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信息化建设新路子。科技的加持,加上基层警务改革,河池公安工作有了质的飞越。 “河池公安以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速度全力奔跑,补短板、强弱项,警务效能大大提高,队伍精神风貌得到较大提升,实现破案率提升、发案数下降的预期目标。”河池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文博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深耕基础 南桥派出所是河池公安基层警务改革的先头兵。位于老城区核心腹地的南桥派出所辖区治安形势复杂,过去,民警要值班,案件从头跟到尾,要抓打击、防范、服务等工作,总感觉力不从心。推行警务改革后,派出所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大脑,科学整合警力,建强社区警务、案件办理、治安巡逻三支队伍,各司其职、联动协作、形成合力。 与信访局联合设立的非警务警情分流和调处中心是改革的亮点。中心就在派出所内,公安主动担当作为,接到非警务警情后,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调处的及时介入调解。 南桥派出所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推行“一室三队一中心”新型警务模式,并迅速在全市城区派出所推开,受到民警欢迎。 农村地区派出所的改革同步进行。河池市公安局在农村地区按照“中心派出所+区域派出所”模式,划分和建立警务协作区,推行综合指挥室、片区警务队、打击防控队“一室两队”警务改革,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发生重大案事件时,警力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处置的难题。 为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派出所管理和指导,河池市公安局将全市135个派出所按照“警情相近、工作相当”的原则划分成三类,每类派出所建设目标和考评指标均有不同、各有侧重。 通过创新派出所分类分级管理改革,在各地上交的成绩单里,案件大幅下降,一些县区实现一周或一个月零发案。 数据赋能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河池公安的痛点。受经费等因素限制,系统建设、人才支撑、应用水平远落后于区内先进地市。 河池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韩文到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参观,看到人家投入使用的先进系统,感叹现代化警务离不开科技信息化建设。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走出一条科技化建设的新路子,是摆在河池公安面前最紧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在没有地方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全市公安动起来,通过部门出资、企业合作、社会筹资,全市共建共享,打造出欠发达地区智慧公安新样本。 “过去听到兄弟单位能够做到案件朝发夕破,大家‘心痒痒’,现在终于可以信心满满地告诉群众,金城江区也可以实现朝发夕破了。”南桥派出所副所长胡伟借助信息化破案后,成就感油然而生。 设在市公安局内的河池公安大数据创客中心,给河池公安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根据一线需求,大数据创客中心引进企业共同研发,云计算资源增加近10倍,推出的多个系统进入实战后反响热烈。 今年5月9日,罗城县辖区一夜之间接连发生数起门面被撬盗案件,影响恶劣。合成作战中心依托大数据平台支撑,通过技术分析和轨迹研判,迅速锁定嫌疑人相关身份信息、出逃路线以及落脚点,次日早上就将这一盗窃团伙成员悉数抓获,为受害群众及时追回被盗财物。 蹄疾步稳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河池公安一体推进,11个县区全部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按照等级评定标准,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验收,均达到“三星”以上,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6个,满足一站式办案需要,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 河池公安探索形成“3+3”执法监督机制,从案件、财物、场所,协助、监督、培训等维度,重塑公安执法规范化体系,实现执法全流程监督、闭环式管理。自主研发的执法监督系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告警,倒逼民警全流程规范执法,案件办理超时数同比下降86%,超时数在广西最少。 3年的干部培养规划让更多基层民警看到动力和希望。去年提拔重用600多人,766名民警被纳入人才库。刚提拔担任天峨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的苏希感慨道:“市公安局党委真正是让想干事的人尽量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尽量有舞台,干部队伍精气神有了很大变化。” 河池公安各部门争相交出耀眼的成绩单:反诈中心截至10月底刑事拘留1224人,比前3年刑拘总人数还多319人,上升幅度位列广西第一;刑侦部门今年破案同比上升50%,破获8起命案积案,连续5年现行命案全破,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打击绩效排名广西第一;河池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安机关。 深耕基础、数据赋能、厚积薄发。河池公安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跑出改革加速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