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强化监管主动公开信息 避免受教育者轻信虚假承诺
· 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体系结构与防护机制
· 《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发布
· 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举行
· 图片新闻

赛博空间安全面临挑战亟须应对专家建议
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体系结构与防护机制

( 2021-10-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话题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提出,赛博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而数据安全作为赛博空间安全的重要内容,必须解决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的安全问题,实现多维度立体化数据安全防护,维护国家安全。建议尽快落实赛博空间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自主可控数据安全生态。
加强网络安全设施顶层设计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动力,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之一。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看来,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背景下,以“零信任”“主动防御”等为代表的网络安全新理念、新架构加快落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破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推进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创新发展应用,促进防御技术智能化升级。当前,单纯依赖产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威胁,通过网络安全服务形成管理闭环成为发展趋势,网络安全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环境日趋完善。
  尹浩建议,提高安全认识,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统筹谋划,加强研究储备,及时调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顶层设计、网络空间国际博弈战略战术、网络防御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威胁应对策略。
  尹浩同时认为,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强化对“零信任”等前沿技术的攻关,加快开展基于开发安全运营、主动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安全赋能作用,加强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等领域安全技术攻关。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设施顶层设计。”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涂晓军认为,网络安全关系到金融安全、国家安全,任何一家机构、企业,甚至行业都没法单独应对,独善其身,需要由国家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指导,同时,各行业领域在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下进一步细化。
  在涂晓军看来,可以采取行业自律,协作监管的思路,由行业制定自律性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的网络安全规范和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支持协助从业机构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打造网络安全“AI+教育新业态”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人才是根本。网络安全周期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安恒信息和猎聘网联合编写的《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在网安人才需求持续升温的人才市场状态下,网络安全人才供给虽每年在稳步递增,但网安人才市场仍供小于求。愈发增加的招聘岗位数,愈发精确的安全岗位人才需求,急需学校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同时,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在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引发供给侧错配的主要原因是院校培养资源有待提高,表现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材和实践能力养成体系等几个方面。
  尹浩认为,要注重产教合作输出、提升学科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快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梯度培育。健全网络安全职业培训标准和认证规则,培养实战型网安人才。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大变局时代,AI带来网安人才培养的新变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AI为网络安全赋予了新能力,要求安全人才熟练应用AI;AI本身带来的安全问题,要求安全人才深入了解AI;“AI+教育”可以赋能个性化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杨宗凯认为,应对AI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要主动破除围墙思维,产教融合,建设更加开放的网安培养体系。应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应主动求变,重构教育环境、重构“AI+安全课程体系”、重塑教师的能力标准、重构能力评价体系,打造网络安全的“AI+教育新业态”。
  “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的‘AI+网络安全教育’的培养新形态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在形成。AI技术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正在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携手用‘AI+网络安全教育’的力量塑造更安全的网络空间。”杨宗凯呼吁道。
建立自主可控数据安全生态
  “赛博空间”,是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一个热点话题。
  “赛博空间,指的是数据、计算、网络构成的数字化虚拟空间,不只是网络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解释说,赛博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赛博空间也须体现国家主权,保障赛博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赛博空间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内容安全、系统安全、CPS综合安全、数据安全。其中,数据安全是赛博空间安全的重要内容,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内容安全、CPS综合安全密切相关,必须解决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的安全问题,实现多维度立体化数据安全防护,维护国家安全。
  在管晓宏看来,数据安全未来要依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新范式来保证,建议尽快落实赛博空间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自主可控数据安全生态。同时,要加速发展赛博空间安全的关键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体系结构与防护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