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广角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刘莎莎 曾一帆
9月2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研制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遥四),成功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助力“快递小哥”顺利将物资送抵空间站。 “作为‘七一’之后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战,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在此前的火箭进场动员会上,火箭院院党委书记、发射队临时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此次发射任务,长七全体发射队员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多任务同步进行 “长七遥四火箭是空间站任务承上启下的一环,也是今年长七系列任务中的一环,抓进度、抓质量都不容有失。”型号总指挥孟刚说。 邵业涛是火箭院长七火箭发射队的01指挥。临近发射的日子,他协调各系统测试发射流程,仔细核对每天的测试项目,关注每个环节的测试结果。 8月初,火箭院长七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师支晶刚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完成长七遥四火箭地面测发控设备恢复,来不及休息,她便乘坐最近一个航班返回北京,因为长七遥五火箭的测试正在同步进行。 海南,执行长七遥四火箭发射任务;北京,组织长七遥五火箭匹配试验;天津,单元测试同步进行……近年来,长七系列火箭任务突增,多任务同步进行,一边发射、一边研制、一边论证、一边生产已是常态。 火箭发射地面支持系统工作特殊,任务贯穿发射前、发射过程和发射后的全部流程,因而,长七火箭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往往是进场最早、撤场最晚的人。 长七遥三任务结束后,火箭院长七发射队员贾永涛、李超并未返京,而是留在发射场开展平台的全面中修。 为了不耽误长七遥四火箭发射,他们因地制宜优化方案,控制质量、协调进度,确保检修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在高密度发射工作状态下,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经常出差在外。“多的时候,一年在外近300天。”贾永涛说。 精细化扎实推进 为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火箭院总体设计部设立了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人员每天都会来到监测大厅判读前方数据,前方、后方对同一数据进行一对一复核复算。 为操作精细化、测试精细化、判读精细化,长七遥四型号队伍推进流程精细化与质量确认制并行,专题布置了8方面17条确保圆满成功的措施,依据“7个重点、7个再确认”,设立364个质量确认项、1115个岗位作业书,确保全过程质量受控。 自长七遥四进场以来,发射队员们要对当天的质量事项全部确认后,才意味着一天任务的完结。据火箭院宇航业务部陈海波介绍,发射队特别制定了40天质量工作计划,全程对质量事项进行跟踪。结合岗位确认制,型号队伍还特别制定了关键项目控制表格,检查记录设计人员关注的核心关键特性与操作环节,按照发射流程推进并不断迭代。 “这个曲线值不对,出现了4次波动。”一个周六的深夜,火箭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副主任彭越正带领两名员工做仿真分析试验。 火箭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飞行试验中数据量大,偶尔会出现一些数据波动。由于出现频率小,难以复现。 “是转速传感器的问题?还是变换器的问题?彭越和团队成员画故障树,采集传输线路,调节电阻,不断设计和调整参数。 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他们创新应用新的仿真软件不断调试。“几乎两个晚上没有休息,最终故障在芯片上复现了。”彭越说。 打赢关键之战 靶场工作是火箭发射前的最后工作,任何一点隐患都可能影响整发任务的成败。在火箭抵达文昌前,火箭院长七发射队结合原先靶场的工作经验,首次制定了人员能力评定书,并制作了靶场操作图册。 “人员能力评定书根据靶场队员操作水平,将个人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同时也将所有装配工作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确保不同难度的工作由对应等级的人员担任。”发射队员刘洋说。 除了人员能力评定书,靶场操作图册也让许多操作变得更直观,标准更明确。“原先的靶场操作手册是纯文字,看起来不直观。这次,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前制作了操作图册,以图片的方式说明每项操作。”火箭院长七火箭助推捆绑指挥崔鑫说。 合罩是发射队在靶场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发射队员将两个半罩稳稳对接上,将天舟三号飞船包裹在其中。 “合罩工作绝非把两个半罩直接拼在一起这么简单,既要合拢得严丝合缝,又不能对身在其中的飞船产品造成任何影响,还要保证分离装置工作正常,对发射队员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发射队合罩工作指挥李萌说。 负责合罩工作的队员有8名,但是现场点位有9个,这意味着有一名队员必须要身兼两个点位。结合之前的经验,这次合罩前,发射队员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提前预演,确保每名队员对自己的位置与操作都非常熟悉。 合罩前,8名队员每天都早早来到场地,根据提前标记的位置一遍遍预演。“每次预演完,我们都会现场总结,看看哪里需要特别注意,哪里需要改进。”李萌说。 为进一步加强现场管控,8名队员严格落实行迹管理相关要求。小到一个整流罩上的紧固件螺钉,大到装配工具,一共857件零件与工具,每件都会记录管理。队员每次上箭与下箭携带的零件与工具,也必须一一对应。 最终,他们完美实现了合罩工作一次成功,同时将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超过设计要求。
|
|
“我们必须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圆满完成天舟三号发射任务
|
|
|
( 2021-10-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刘莎莎 曾一帆
9月2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研制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遥四),成功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助力“快递小哥”顺利将物资送抵空间站。 “作为‘七一’之后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战,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必须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在此前的火箭进场动员会上,火箭院院党委书记、发射队临时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此次发射任务,长七全体发射队员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多任务同步进行 “长七遥四火箭是空间站任务承上启下的一环,也是今年长七系列任务中的一环,抓进度、抓质量都不容有失。”型号总指挥孟刚说。 邵业涛是火箭院长七火箭发射队的01指挥。临近发射的日子,他协调各系统测试发射流程,仔细核对每天的测试项目,关注每个环节的测试结果。 8月初,火箭院长七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师支晶刚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完成长七遥四火箭地面测发控设备恢复,来不及休息,她便乘坐最近一个航班返回北京,因为长七遥五火箭的测试正在同步进行。 海南,执行长七遥四火箭发射任务;北京,组织长七遥五火箭匹配试验;天津,单元测试同步进行……近年来,长七系列火箭任务突增,多任务同步进行,一边发射、一边研制、一边论证、一边生产已是常态。 火箭发射地面支持系统工作特殊,任务贯穿发射前、发射过程和发射后的全部流程,因而,长七火箭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往往是进场最早、撤场最晚的人。 长七遥三任务结束后,火箭院长七发射队员贾永涛、李超并未返京,而是留在发射场开展平台的全面中修。 为了不耽误长七遥四火箭发射,他们因地制宜优化方案,控制质量、协调进度,确保检修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在高密度发射工作状态下,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经常出差在外。“多的时候,一年在外近300天。”贾永涛说。 精细化扎实推进 为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火箭院总体设计部设立了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人员每天都会来到监测大厅判读前方数据,前方、后方对同一数据进行一对一复核复算。 为操作精细化、测试精细化、判读精细化,长七遥四型号队伍推进流程精细化与质量确认制并行,专题布置了8方面17条确保圆满成功的措施,依据“7个重点、7个再确认”,设立364个质量确认项、1115个岗位作业书,确保全过程质量受控。 自长七遥四进场以来,发射队员们要对当天的质量事项全部确认后,才意味着一天任务的完结。据火箭院宇航业务部陈海波介绍,发射队特别制定了40天质量工作计划,全程对质量事项进行跟踪。结合岗位确认制,型号队伍还特别制定了关键项目控制表格,检查记录设计人员关注的核心关键特性与操作环节,按照发射流程推进并不断迭代。 “这个曲线值不对,出现了4次波动。”一个周六的深夜,火箭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副主任彭越正带领两名员工做仿真分析试验。 火箭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飞行试验中数据量大,偶尔会出现一些数据波动。由于出现频率小,难以复现。 “是转速传感器的问题?还是变换器的问题?彭越和团队成员画故障树,采集传输线路,调节电阻,不断设计和调整参数。 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他们创新应用新的仿真软件不断调试。“几乎两个晚上没有休息,最终故障在芯片上复现了。”彭越说。 打赢关键之战 靶场工作是火箭发射前的最后工作,任何一点隐患都可能影响整发任务的成败。在火箭抵达文昌前,火箭院长七发射队结合原先靶场的工作经验,首次制定了人员能力评定书,并制作了靶场操作图册。 “人员能力评定书根据靶场队员操作水平,将个人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同时也将所有装配工作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确保不同难度的工作由对应等级的人员担任。”发射队员刘洋说。 除了人员能力评定书,靶场操作图册也让许多操作变得更直观,标准更明确。“原先的靶场操作手册是纯文字,看起来不直观。这次,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前制作了操作图册,以图片的方式说明每项操作。”火箭院长七火箭助推捆绑指挥崔鑫说。 合罩是发射队在靶场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发射队员将两个半罩稳稳对接上,将天舟三号飞船包裹在其中。 “合罩工作绝非把两个半罩直接拼在一起这么简单,既要合拢得严丝合缝,又不能对身在其中的飞船产品造成任何影响,还要保证分离装置工作正常,对发射队员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发射队合罩工作指挥李萌说。 负责合罩工作的队员有8名,但是现场点位有9个,这意味着有一名队员必须要身兼两个点位。结合之前的经验,这次合罩前,发射队员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提前预演,确保每名队员对自己的位置与操作都非常熟悉。 合罩前,8名队员每天都早早来到场地,根据提前标记的位置一遍遍预演。“每次预演完,我们都会现场总结,看看哪里需要特别注意,哪里需要改进。”李萌说。 为进一步加强现场管控,8名队员严格落实行迹管理相关要求。小到一个整流罩上的紧固件螺钉,大到装配工具,一共857件零件与工具,每件都会记录管理。队员每次上箭与下箭携带的零件与工具,也必须一一对应。 最终,他们完美实现了合罩工作一次成功,同时将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超过设计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