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文苑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养蚕
· 守望平安
· 寻找生活的乐趣
· 秋梨最养人
· 蜗迹
· 跟着月光走
· 深秋的咏叹
· 美髯飘飘
· 书法

美髯飘飘

( 2021-10-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文苑
  □ 王乾荣

王力先生在《逻辑与语言》一文中解释“概念”一词时举例道,“有人认为英语把胡子分为‘下胡子’(beard)和‘上胡子’(moustache),证明了英语词汇的丰富,表现力强,为汉语所不及”。他说“此言差矣”。咱们汉乐府《陌上桑》即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行人见了罗敷,不由自主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尽情欣赏罗敷之美。此“髭”即为“上胡子”,“鬚”(简体为“须”)为“下胡子”。汉语关于胡子,即有髭、须、髯、虬髯、连毛胡子、络腮胡子、一字胡、八字胡、山羊胡,甚至“嘴上毛”等等叫法。西人之胡子多怪模怪样,但并非每一种各有一个名字,只分上下罢了。结论,还是“汉语词汇丰富,表现力强,为他语所不及”。
说到胡须,我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关公。《三国演义》说他“胡子一尺八寸”,是为汉制长度,即现在的42.12厘米。如今舞台上和关帝庙里的关公,也均以身长美髯造型,堂堂古今“第一美髯公”,非关莫属。《水浒传》名将朱仝,因面红须长,酷似关公,也被赐予“美髯公”绰号。
  至于现代美髯公,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张大千和于右任二翁——当然是从照片和绘画而来。张大千与齐白石齐名,民国泼墨画大师,他的白须颇似舞台上老生戴的那种,连着鬓角,直插银发,与头发浑然一体,怎一个“帅”字了得。于右任,早年入同盟会,也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书法家。其字诱人,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髯翁”。他的美髯,呈倒三角,长及腹部。据说有人问他睡觉时胡子放被子外面,还是里面,把他问懵了——大概是顺其自然吧。他在台湾逝世,其著名遗嘱长歌当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的几位民主人士张澜、沈钧儒、陈叔通的美髯,我也印象深刻。尤其是站在城楼第一排的民盟中央主席张澜,长袍瓜皮帽配长胡须,一看就是老派革命人物,却也成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五副主席。其字“表方”,毛主席亲切称他“老表”。中共领导人很少留长胡须,只周恩来在长征和延安时短期蓄过。延安“五老”中,吴老玉章未留胡,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四老”均是短髭,自然大方,颇合他们的高龄和身份,为众人所尊崇。王震外号“王胡子”,我却从未见他留胡子的影像或照片。
据说,从基因分析,汉人毛发没有西人发达——您瞧马恩两导师的大胡子!咱们推崇“多须髯”,是物以稀为贵,乃成秦汉时期美男的标志之一。《汉书》记载,霍光“疏眉目,美须髯”,被称为美男猛将。但也不尽然,与头号古典美女西施并称的古典美男潘安,下巴光溜溜的。《陌上桑》云“为人洁白晳,鬑鬑颇有须”,“鬑鬑”(lián lián)即指诗中那白肤帅哥须发稀疏。
总之,胡须之浓淡丰寡,与基因和体质相关,留不留胡须,所蓄胡须或长或短,均是个人所好,注意点儿与自身气质做派相谐就得了。而不管您的胡须咋样,美丽汉语均有与之相配的词汇来命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