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市域社会治理“方程式”有了铜川答案
· 图片新闻
· 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 公牛集团因实施垄断协议被罚2.9亿
· 踏平坎坷成大道
· 一生信仰,忠诚报国
· 三亚海棠区进校园开展禁毒宣传
· 中卫积极帮扶50名涉毒贫困儿童
· 上海海湾镇开展易制毒企业检查
· 塔集镇网格员坚守防汛抗疫一线

踏平坎坷成大道
记科学家刘永坦

( 2021-09-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图为刘永坦(右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钻研雷达技术(2018年1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 新华社记者

  当白发苍苍的他登台领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刘永坦——这个名字才广为人知。
  2020年8月,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
  这一生,他只专注于一种国之重器——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85岁的刘永坦说。
从零开始,他干了一桩“惊天动地事”
  1990年4月3日,某地雷达实验站。
  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一个红色圆点,出现在一台设备的显示屏上。
  红色圆点,代表着雷达监测条件下的目标。
  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记录数据、核对信息、小声交谈或者大声惊呼……目标确认!
  人群中央,那个戴着眼镜、脸晒得黝黑的人,热泪纵横。他身后,雷达天线阵迎风矗立。
  他,就是主持这项科研工作的刘永坦。在这片满目荒芜的海岸线上,他带领团队奋战多年,终于使我国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首次实现目标探测!
  1981年从海外留学进修归来后,他深知,真正的核心技术,任何国家都不会拱手相让。
  从零开始!45岁的刘永坦义无反顾,向中国的科研“无人区”进军。
  10个月后,团队建起来了,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了!
  生活不便,他们经常用冷面包充饥;交通不便,他们顶风冒雨,单程徒步3公里往返驻地和雷达站。每到天黑路过一片坟地,就用手电的光柱给自己壮胆。
  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中国人用8年时间,赶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路。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一生不悔,他为祖国“永坦”永不停歇
  1936年,刘永坦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
  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父亲给他起名“永坦”,不仅是对他人生平安顺遂的祝愿,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企盼。
  从南京到武汉,从宜昌到重庆,刘永坦的幼时记忆,充满了飞机扔下的“茄子”(炸弹)、被血染红的江水、颠沛流离的逃难……
  父亲从不干涉他的志向,只一句话:“科学可以救国。”
  那时他还不知,这种无法言说却令人血脉偾张的感受,就是日后影响他一生的“家国情怀”。
  1953年,刘永坦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作为预备师资被派往清华大学进修两年。1958年,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挑起了教学科研两摊任务。
  插队的经历,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腰病,却也锻造了他坚韧的品格。此后无论顺境逆境、时代变迁,他对科学的求索不变,少时的报国之志不改。
  1979年6月,刘永坦登上了飞往英国的航班。他是“文革”结束后,中国第一批公派出访的学者。
  在他的设计推动下,“21世纪的雷达”将在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大显身手,造福于民。
一辈子一件事,他始终“燃着一把火”
  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刘永坦在自己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起了一支“雷达铁军”,带出了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
  他们中很多人,本可以站在讲台上成为教授,却甘愿跟着“坦院士”,扎根在偏僻清冷的海边。
  “坦院士”发自内心地深爱着这份事业,关爱着年轻人的成长,每当团队有人科研进步或职称晋升,他都会特别开心。
  唯独对家人,刘永坦有太多说不出的亏欠:到农村插队,妻子毫无怨言相伴相随;长年在外地,妻子一人撑起整个家,不让他分心……
  他们的家中,没有豪华家具,最多的就是各类书籍和科研资料。他的书房里,一块闪闪发光、刻有“金婚之喜”的银盘,赫然与那些奖章并列摆放着。那是2010年11月,学校送给刘永坦与冯秉瑞这对哈工大“科学伉俪”相伴50周年的礼物。
  40年前,他本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更好走的路”:沿着西方既有路线做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或者直接“下海”赚钱。
  去年8月,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工大,助力学校培养人才。
  刘永坦却并不在意这些盛誉。“我们那代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只想为国家做点事,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
  (记者吴晶 陈聪 屈婷 杨思琪 王松 王鹤)    
  据新华社哈尔滨9月28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