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新周刊》第594期封面文章《把青春读完》中写道:以青春为名,书写青春,然而,当我们走过青春,回望来路,却发现,假青春之名的“青春文学”并未真正把青春的故事讲好。其中,似乎关于青春的一切都犹如幻象——孤独、叛逆、炫富、爱情、欺凌、堕胎、车祸、斗殴、多角恋,成为填塞进青春文学中矫情的“疼痛”。无论是青春尚未到来的彼时,还是青春即将离我们而去的今天,青春文学里的“青春”从未降临现实世界。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青春文学会被贴上诸多负面标签。 青春文学是一代人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早已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每一代人都受到了不同文学作品的滋养,即便经历过21世纪初期青春文学鼎盛时代的80后、90后,他们既有躁动的荷尔蒙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亦有青春文学没有真正书写出来的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力量。 总有人正青春,总有孩子要长大,越过青春文学的山丘,通向更宽、更远的前路。读过、写过青春文学都不是“黑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终有一天会知晓,表达没有高下,文学却有好坏之分。
|
|
青春文学是一代人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
|
|
|
|
( 2021-09-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新周刊》第594期封面文章《把青春读完》中写道:以青春为名,书写青春,然而,当我们走过青春,回望来路,却发现,假青春之名的“青春文学”并未真正把青春的故事讲好。其中,似乎关于青春的一切都犹如幻象——孤独、叛逆、炫富、爱情、欺凌、堕胎、车祸、斗殴、多角恋,成为填塞进青春文学中矫情的“疼痛”。无论是青春尚未到来的彼时,还是青春即将离我们而去的今天,青春文学里的“青春”从未降临现实世界。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青春文学会被贴上诸多负面标签。 青春文学是一代人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早已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每一代人都受到了不同文学作品的滋养,即便经历过21世纪初期青春文学鼎盛时代的80后、90后,他们既有躁动的荷尔蒙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亦有青春文学没有真正书写出来的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力量。 总有人正青春,总有孩子要长大,越过青春文学的山丘,通向更宽、更远的前路。读过、写过青春文学都不是“黑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终有一天会知晓,表达没有高下,文学却有好坏之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