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张知晓
“我们将挥求真笃行之汗,扛开拓进取之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带着在岗位上对问题的思考来寻找破解之道,坚持忠诚铸魂,不断提高本领,把论文写在执法司法履职岗位上,写在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的最新实践中……” 前不久,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青岛市政法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生学习班(以下简称“青研班”)开班式上,青岛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青研班”班长刘春颖充满激情的发言,引发在场学员共鸣。 “青岛市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治是政法之魂、之首,在全市政法系统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生学习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推动全市政法干警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忠诚刻在心上 队伍抓在手上 据介绍,“青研班”由青岛市委政法委牵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国家安全局、青岛海事法院联合举办。首期“青研班”为期两年,学员从全市政法系统4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1117名青年干部中择优选拔108人组成。 “青研班”紧密围绕锻造政治忠诚,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高水平政治课程培训、法治专题学习、主题实践活动、专项调查研究、导师跟踪指导等方式,努力打造大师名家出思想的讲台、调查研究出成果的高台、展示自我出精彩的舞台、思想碰撞出观点的平台,为推进全市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青研班’确立‘跳出政法看政法,跳出政法干政法’理念,打破部门意识,增长青年干部认识、见识、学识,培养具有全局观、全域观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青研班”党支部书记、青岛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白雪青介绍说。 据悉,自7月30日开班伊始,“青研班”紧扣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确定了多个调研课题,分别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牢实干理念,克服本领恐慌,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讲奉献、比作为、做表率,擦亮了青岛政法铁军品牌。 创新谋在心里 平安握在手里 政治铸魂、增强本领、创新突破——“青研班”正凝聚起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的政法力量。 近年来,青岛市多次被评为全国最安全城市。2020年,在全省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考核中,青岛市位列16个设区市第一名。平安成为青岛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平安不会从天而降,祥和皆因守护而生。 “青岛市在推进平安青岛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勇于实践,正确处理‘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关系,坚持既治标又治本。”程德智说。 以“打”护平安——青岛市扎实推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新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打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 以“调”促平安——青岛市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无”镇街、无讼社区创建活动,加大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年均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共计为企业、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以“创”保平安——青岛市坚持全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创新专群结合、组织发动群众的思路和方式,夯实网格基础,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平安建设。 用“心”铸平安——青岛市创新推进“心防”城市建设,打造出“暖治理”“瑞阳心语”“敞亮工程”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成功获批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首个心理健康品牌城市。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国首创“六项”网格融合建设体系,全面开启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智防、心防、共防“新三防”建设提供支持,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提供分析研判、动态监测。 构筑知识产权保护“三道防线”,创新打造公益诉讼“山”“海”“城”特色品牌,实施5种监督方式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青岛市政法机关创新探索的一系列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模式和经验,为青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工作做到身边 群众喜在心间 以“青研班”开班为契机,青岛市政法机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青岛市委政法委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坚持“开门搞整顿”,组织“开门纳谏”活动1200余场次,开展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500余场次。 在青岛市开展的“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三我”主题活动中,青岛市政法机关坚持“门要全开、单要全收、事要全解”,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一种常态。截至目前,已受理150多万件诉求,办结率达99.81%,满意率达94.95%。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群众反映立案登记难问题,深化诉讼质效改革,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青岛市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实行挂账销号,不断提升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窨井盖问题关乎群众“脚下安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大力落实“四号检察建议”,联合市住建局、市管线中心等16家窨井盖相关管理单位,推进维护窨井盖问题综合治理,并建立工作标准和规范,健全长效制度机制。 公证服务与不动产登记业务以往需要“进两家门,办两件事”,青岛市司法局主动服务,开展公证服务与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市联办”“全城通办”,还通过线上互联互通,让办事群众能真正体验“进一家门,办两件事”“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青岛市建立起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充分发挥专班法治建设组的作用,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进行法律指导和审核,配合相关职能组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作出整顿处理,为营创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青岛市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一;营商环境便利度居第十一位,较上一年提升8位。
|
|
把论文写在平安法治建设实践中
|
“青研班”强化使命担当凝聚青岛政法力量
|
|
|
( 2021-09-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张知晓
“我们将挥求真笃行之汗,扛开拓进取之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带着在岗位上对问题的思考来寻找破解之道,坚持忠诚铸魂,不断提高本领,把论文写在执法司法履职岗位上,写在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的最新实践中……” 前不久,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青岛市政法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生学习班(以下简称“青研班”)开班式上,青岛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青研班”班长刘春颖充满激情的发言,引发在场学员共鸣。 “青岛市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治是政法之魂、之首,在全市政法系统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生学习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推动全市政法干警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忠诚刻在心上 队伍抓在手上 据介绍,“青研班”由青岛市委政法委牵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国家安全局、青岛海事法院联合举办。首期“青研班”为期两年,学员从全市政法系统4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1117名青年干部中择优选拔108人组成。 “青研班”紧密围绕锻造政治忠诚,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高水平政治课程培训、法治专题学习、主题实践活动、专项调查研究、导师跟踪指导等方式,努力打造大师名家出思想的讲台、调查研究出成果的高台、展示自我出精彩的舞台、思想碰撞出观点的平台,为推进全市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青研班’确立‘跳出政法看政法,跳出政法干政法’理念,打破部门意识,增长青年干部认识、见识、学识,培养具有全局观、全域观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青研班”党支部书记、青岛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白雪青介绍说。 据悉,自7月30日开班伊始,“青研班”紧扣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确定了多个调研课题,分别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牢实干理念,克服本领恐慌,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讲奉献、比作为、做表率,擦亮了青岛政法铁军品牌。 创新谋在心里 平安握在手里 政治铸魂、增强本领、创新突破——“青研班”正凝聚起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的政法力量。 近年来,青岛市多次被评为全国最安全城市。2020年,在全省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考核中,青岛市位列16个设区市第一名。平安成为青岛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平安不会从天而降,祥和皆因守护而生。 “青岛市在推进平安青岛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勇于实践,正确处理‘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关系,坚持既治标又治本。”程德智说。 以“打”护平安——青岛市扎实推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新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打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 以“调”促平安——青岛市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无”镇街、无讼社区创建活动,加大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年均化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共计为企业、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以“创”保平安——青岛市坚持全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创新专群结合、组织发动群众的思路和方式,夯实网格基础,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平安建设。 用“心”铸平安——青岛市创新推进“心防”城市建设,打造出“暖治理”“瑞阳心语”“敞亮工程”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成功获批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首个心理健康品牌城市。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国首创“六项”网格融合建设体系,全面开启了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智防、心防、共防“新三防”建设提供支持,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提供分析研判、动态监测。 构筑知识产权保护“三道防线”,创新打造公益诉讼“山”“海”“城”特色品牌,实施5种监督方式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青岛市政法机关创新探索的一系列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模式和经验,为青岛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工作做到身边 群众喜在心间 以“青研班”开班为契机,青岛市政法机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青岛市委政法委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坚持“开门搞整顿”,组织“开门纳谏”活动1200余场次,开展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500余场次。 在青岛市开展的“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三我”主题活动中,青岛市政法机关坚持“门要全开、单要全收、事要全解”,让“有意见随时提、有想法尽管讲、有不满大胆说”成为一种常态。截至目前,已受理150多万件诉求,办结率达99.81%,满意率达94.95%。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群众反映立案登记难问题,深化诉讼质效改革,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青岛市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顽瘴痼疾整治内容,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实行挂账销号,不断提升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窨井盖问题关乎群众“脚下安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大力落实“四号检察建议”,联合市住建局、市管线中心等16家窨井盖相关管理单位,推进维护窨井盖问题综合治理,并建立工作标准和规范,健全长效制度机制。 公证服务与不动产登记业务以往需要“进两家门,办两件事”,青岛市司法局主动服务,开展公证服务与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市联办”“全城通办”,还通过线上互联互通,让办事群众能真正体验“进一家门,办两件事”“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青岛市建立起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充分发挥专班法治建设组的作用,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进行法律指导和审核,配合相关职能组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作出整顿处理,为营创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青岛市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一;营商环境便利度居第十一位,较上一年提升8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