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夯实基础谋发展 重点突破为民生
· 习近平分别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意大利总理德拉吉通电话
· 深化警示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 最高法发布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立足监督办案 以检察履职助推源头治理
· 紧抓关键环节 强化系统观念
有力有序推进队伍教育整顿
· 以咫尺匠心“丈量”公平正义
· 娱乐圈治理要注重动态管理

以咫尺匠心“丈量”公平正义
追记舒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敏

( 2021-09-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我要把我的眼睛留在世上,因为检察官的眼睛是最明亮的,能够看清一切善与恶。”
  6月28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敏在加班过程中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生命定格在53岁。遵照王敏生前嘱托,家人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两名等待移植的患者。
  从检33年,王敏将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检察事业。在这条直面犯罪的战线上,他凭借扎实的法学功底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成功办理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的疑难案件,成为全市检察系统公认的业务专家,并毫无保留地将“家底”倾囊相授,带出了一支支年轻有为、荣誉加身的刑事检察队伍。
  王敏走了,走的是如此匆匆,甚至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但他用人生最后一个嘱托,践行心中信仰,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追寻光明。
  “我办的不是一个单纯的案件,办理的可能是一个人的人生”
  何氏兄弟涉黑案是六安市第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即使过去了10年,何某勇、何某军等“黑老大”的种种恶行,依然留在不少舒城人的记忆里。
  由于这起涉黑案件案情重大,在当地又无先例,王敏作为主办检察官,主动提前介入,引导案件侦查。10个月里,王敏每天一干就是十四五个小时,忙到深夜才结束。
  涉黑案件涉及的人数多、犯罪事实多、金额高,王敏特意制作了数张案件“经纬表”,将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书证等要点画成图表,让犯罪指控事实证据一目了然。
  “王敏是名精益求精的检察官,卷宗多达124本,把这些内容浓缩到图表中,没大量时间精力是做不出来的。”参与办案的舒城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束克立回忆说,连续6天的庭审,王敏与四五十名代理律师交锋时答辩如流,什么证据在哪一卷哪一页非常清楚,最终使26名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检33年里,王敏秉持求极致的专业态度,用咫尺匠心丈量着每一寸公平与正义,全县总共3起涉黑案均是由他负责,累计卷宗有300多本,约5.1万多页。他办理的近2000件案件中,无一起错案、无一起超期羁押、无一起涉检信访。
  “我办的不是一个单纯的案件,办理的可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的幸福,必须对事实负责,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王敏用行动做到了。
  “你们能够超越我,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1988年8月,王敏从安徽省司法学校(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舒城县检察院工作,从书记员做起,先后担任控申科副科长,公诉科副科长、科长,检委会专职委员等职务。凭借着精湛的业务,他成了许多年轻检察官的领路老师。细到法律文书内容,小到标点符号错误,他都会一一纠正。
  舒城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陈婵娟挨过王敏一次训,原因正是起诉书里出现一些笔误。“本来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师傅告诉我,如果连写起诉书都犯低级错误,说小了丢的是舒城县检察院的脸面,说大了影响的是国家检察机关的司法权威。”自此,陈婵娟不敢有一点马虎。  
  王敏乐于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培养出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公诉人等骨干人才,这比他自己获得荣誉还要高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你们能够超越我,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王敏总是这样给予年轻人鼓励。而在他带出来的徒弟们眼中,“不管多难的案子,师傅总能找准切入点,让人豁然开朗。只要有他在,就很安心,很有底气。”
  “我决心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
  “他是个好人,对我好得没的说。”年事已高的孙光和,操着一口不太清晰的家乡话说。
  东衖村是舒城县检察院结对帮扶村,孙光和因病致贫,在7年前成了王敏的结对帮扶户。其间,王敏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看他,为他协调各种帮扶政策。闲暇时,还下地帮他干农活。
  “王敏为人热情,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东衖村党支部书记郭德武感激地说,当得知村里有断头路,水库坝体出现泄漏后,王敏立即跟主管单位协调修复,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东衖村顺利脱贫摘帽后,王敏也没断了联系,跟村里继续“走亲戚”,感情越发热络。
  王敏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党的崇高事业、检察事业之中,这与他早年一段驻村经历密切相关。
  1990年,年仅22岁的王敏被选派到舒城县杭埠镇胡同村担任驻村指导员。1991年仲夏,他与村民一同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抵御住了一场特大洪水,使他内心受到强烈触动。
  “当时我和王敏负责民主河那里,和老百姓一起堆沙袋,把河坝沿岸加高了一米多。”同为驻村指导员的秦继忠回忆说,他们没日没夜地持续抢险12天,才守住了河岸。
  1992年,王敏结束驻村工作回到检察院,立即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哪里发生险情,是共产党员冲在先;哪里是险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固守,使我深感党群关系的丰富内涵,这种风雨同舟的精神汇成抗洪的铜墙铁壁。”在入党申请书结尾处,王敏动情地许下诺言:“作为一名检察官,我决心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在检察战线上,为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
  “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丢失了作为检察人员的尊严”
  在王敏的办公室,堆着一摞摞的法律书籍和十余本写满了字的读书笔记。在一篇名为《不足与足够》的笔记中,王敏写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厚度,而在于精神的高度”。
  人生在世两袖清风,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丢失了作为检察人员的尊严,是他从检以来的底线原则。他从不办人情案、关系案,为了不让别人有可乘之机,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开通任何网络支付平台,直到前两年外出办公没带够钱,才让妻子给他的微信绑定了银行账号。
  他的生活也不怎么“讲究”,穿着从超市打折买的衣服,数十年如一日地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家人不仅从未因他的职务沾过光,反而要避嫌。女儿结婚酒席,他只同意最多摆十桌,弟弟在当地工作至今,身边同事没人知道他哥哥身份。
  33年的检察生涯,王敏一直步履未歇。就连6月19日事发当日,他也是像往常一样周末到院里加班,继续审查案件。谁也没有想到,上午10时许,他因工作劳累,突发脑溢血。经过医院抢救,依然没有留住他的生命。
  9月3日,安徽省委追授王敏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一场学习检察英模的热潮正在江淮大地掀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