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
|
□ 李丹林
为进一步加大饭圈乱象治理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了十条措施,具体包括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规范粉丝群体账号、规范应援集资行为等,旨在全方位规制饭圈乱象。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对娱乐产业的深入渗透,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随之兴起。一些节目制作机构、互联网平台、社会资本也从中看到了粉丝经济的魔力,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他们不是对粉丝的追星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而是默许纵容粉丝非理性追星,有的甚至通过游戏规则的设置,诱导粉丝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这些都进一步放大了粉丝们的狂热,而粉丝团体间的谩骂诅咒、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也使恶劣粗俗的语言弥漫于网络空间。 这些都说明,粉丝经济的畸形发展,饭圈的失序混乱问题已非常突出,对其全面治理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次出台的通知,也是网信办“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一部分。通知推出的十条举措可谓切中了饭圈乱象的症结,这也表明监管部门对饭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整治饭圈乱象的决心和意志也非常坚定。目前,微博、腾讯等平台纷纷宣布下线相关明星排行榜单,清理各类粉丝团账号……监管举措的震慑效应已开始显现。 其实,针对娱乐领域,尤其是饭圈的诸多乱象,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一直在采取措施应对。如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之前发布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就明确提出“不得出现在节目中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等。再如2020年3月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也对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内容治理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但饭圈乱象的持续存在说明,既有的规范举措未能达到应有效果。为了让这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并促进文艺繁荣、新业态健康发展,还应从以下方面协同并举: 第一,针对网络环境,要对内容与行为规范并重。饭圈领域的乱象,不仅是内容和信息交流的问题,还有各种非理性、失范行为的问题。这就需要从立法政策、行业自律、平台等层面针对粉丝经济制定更为全面细致的规则,比如在投票环节,活动组织机构、粉丝组织、赞助机构等在规则设计上,除了明确不得花钱买投票外,还要具体规定必须履行哪些义务、不得出现哪些行为等,以避免浪费资源,出现虚假、不公平的结果,对社会产生不良价值导向。 第二,公权力监管、行业组织自律、平台管理并重。特别是行业自律组织对成员的约束机制要强化,要成为一个对成员违规行为“有牙”的组织。在文化娱乐产业,有很多行业自律组织,如艺人自律组织、内容制作传播行业自律组织等,这是决定饭圈秩序的关键部分。如果这些自律组织都能够基于行业声誉、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履行职责,即不仅制定好成员的行为准则,对加入者进行把关,而且能对成员的违规行为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那么行业自律组织与监管机构、执法机关的职权行使就能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且持续地规范饭圈秩序。目前,一些自律组织还仅限于制定规则和对已由执法、司法机关介入的人员和事件发声,这是不够的。 第三、对于青少年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要与人格养成教育、心理辅导并重,同时,也要强化家长的网络素养。饭圈乱象的突出体现是众多青少年粉丝表现出各种极端、非理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除了受外部因素影响外,还与行为人的思想认知、心理因素、人格特征等有关。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人类社会离不开娱乐,每个人也都有追求崇拜偶像的自由。由此,可以说娱乐有理,但是娱乐更需有道。期待通过多措并举,使娱乐享受、产业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相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娱乐有道的文娱生态,一个清朗活泼、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如此,未成年人才能更好健康成长,文艺工作者才会更加踏实工作、努力奋斗,文娱产业才能更加繁荣并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律系教授)
|
|
娱乐有理,更需有道
|
|
|
|
( 2021-09-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
□ 李丹林
为进一步加大饭圈乱象治理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提出了十条措施,具体包括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规范粉丝群体账号、规范应援集资行为等,旨在全方位规制饭圈乱象。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对娱乐产业的深入渗透,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随之兴起。一些节目制作机构、互联网平台、社会资本也从中看到了粉丝经济的魔力,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他们不是对粉丝的追星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而是默许纵容粉丝非理性追星,有的甚至通过游戏规则的设置,诱导粉丝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这些都进一步放大了粉丝们的狂热,而粉丝团体间的谩骂诅咒、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也使恶劣粗俗的语言弥漫于网络空间。 这些都说明,粉丝经济的畸形发展,饭圈的失序混乱问题已非常突出,对其全面治理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次出台的通知,也是网信办“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一部分。通知推出的十条举措可谓切中了饭圈乱象的症结,这也表明监管部门对饭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整治饭圈乱象的决心和意志也非常坚定。目前,微博、腾讯等平台纷纷宣布下线相关明星排行榜单,清理各类粉丝团账号……监管举措的震慑效应已开始显现。 其实,针对娱乐领域,尤其是饭圈的诸多乱象,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一直在采取措施应对。如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之前发布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就明确提出“不得出现在节目中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等。再如2020年3月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也对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内容治理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但饭圈乱象的持续存在说明,既有的规范举措未能达到应有效果。为了让这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并促进文艺繁荣、新业态健康发展,还应从以下方面协同并举: 第一,针对网络环境,要对内容与行为规范并重。饭圈领域的乱象,不仅是内容和信息交流的问题,还有各种非理性、失范行为的问题。这就需要从立法政策、行业自律、平台等层面针对粉丝经济制定更为全面细致的规则,比如在投票环节,活动组织机构、粉丝组织、赞助机构等在规则设计上,除了明确不得花钱买投票外,还要具体规定必须履行哪些义务、不得出现哪些行为等,以避免浪费资源,出现虚假、不公平的结果,对社会产生不良价值导向。 第二,公权力监管、行业组织自律、平台管理并重。特别是行业自律组织对成员的约束机制要强化,要成为一个对成员违规行为“有牙”的组织。在文化娱乐产业,有很多行业自律组织,如艺人自律组织、内容制作传播行业自律组织等,这是决定饭圈秩序的关键部分。如果这些自律组织都能够基于行业声誉、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履行职责,即不仅制定好成员的行为准则,对加入者进行把关,而且能对成员的违规行为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那么行业自律组织与监管机构、执法机关的职权行使就能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且持续地规范饭圈秩序。目前,一些自律组织还仅限于制定规则和对已由执法、司法机关介入的人员和事件发声,这是不够的。 第三、对于青少年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要与人格养成教育、心理辅导并重,同时,也要强化家长的网络素养。饭圈乱象的突出体现是众多青少年粉丝表现出各种极端、非理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除了受外部因素影响外,还与行为人的思想认知、心理因素、人格特征等有关。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人类社会离不开娱乐,每个人也都有追求崇拜偶像的自由。由此,可以说娱乐有理,但是娱乐更需有道。期待通过多措并举,使娱乐享受、产业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相协调,最终形成一个娱乐有道的文娱生态,一个清朗活泼、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如此,未成年人才能更好健康成长,文艺工作者才会更加踏实工作、努力奋斗,文娱产业才能更加繁荣并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律系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