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青少年与法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青”字招牌
· 审判过程中优先保护未成年人
· “真的很幸运能遇见你们”
· “网事”不该成为青少年成长之痛
· 督促监护令不能一发了之

“青”字招牌
全方位照亮孩子未来

( 2021-08-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青少年与法

  □ 本报记者   王莹
□ 本报通讯员 曾磊 陈涌
  
  近日,福建省泉州监狱二监区的“青护”行动小组驱车一百多公里来到永春岐山村,看望服刑人员林某的两个女儿,送来了林某买的书包和文具,并带来他为女儿们录制的“视频云信”。
  看到视频里的爸爸,林某的小女儿泪如泉涌。林某因非法买卖爆炸物被判刑时,小女儿才上幼儿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已经3年多没见过爸爸了。“青护”行动小组还特意为两个孩子录制了一封“云回信”,带回去给爸爸。
  为更好地助力监狱承担关爱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泉州监狱、泉州团市委以二监区为试点,结合监区青年民警多、工作热情高的特点,开展“青护”行动、“青木”教育、“青幼”关怀,成为监狱“一支部一特色”的有效载体,以青春之力擦亮“青”字招牌。
“青护”行动,让爱跨越高墙
  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青少年关爱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群体和薄弱环节。泉州监狱二监区将青少年保护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中“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青护”行动,让阳光洒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一“隐蔽的角落”,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
  父亲洪某在监狱服刑,母亲在此期间又去世了,无家可归的小洪只能寄养在伯父家中,靠着亲戚们的接济维持学习生活。得知洪某儿子的遭遇,泉州监狱二监区的“青护”行动小组找到了小洪,为他带去了父亲对他的关心以及他一直想要的篮球礼物。
  同时,“青护行动”小组在团市委的协调下,整合青年文明号号户结对、石狮青商会、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接力帮扶,帮助小洪继续完成学业。泉州监狱还协调泉州市希望工程,将小洪列为“事实孤儿”帮扶对象。
  为精准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泉州监狱以二监区作为试点,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信息进行摸底,将二监区28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确定为帮扶对象。成立专项行动小组,通过入户探访、谈心慰问、云信平台等方式,传递服刑人员对子女的深切期盼与思念,鼓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自立自强。
  结合泉州市“希望工程”、市级“青年文明号”、青商会、光明之城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公益资源及社会力量,泉州监狱探索出“政府+社会+社工+志愿者”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服务新模式,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帮扶机制。
  为强化服务成效,针对家庭贫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泉州监狱还建立了心理疏导、就学辅导、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等互助体系,通过12355青少年权益服务专线进行早期干预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及时长期的帮扶。
“青木”教育,让新生欣欣向荣
  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90后”陈某被判入狱服刑。在得知监狱开设了“青木”培训计划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
  泉州监狱二监区借助泉州团市委“青木”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引入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依托青年党员民警成立就业技能指导团,让服刑人员技术教育培训跟上新时代,着力解决临近刑满释放服刑人员再就业技能短板,避免与社会脱节。
  针对年轻服刑人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创业积极性更高的特点,泉州监狱结合当下就业形势,以新职业“直播销售员”为切入点,开展直播带货模拟实训课程,进一步扩展临释服刑人员的就业视野,增强其就业信心,打通监狱服刑人员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我当初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自己想在网上推销茶叶,但是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对平台没有认真甄别,才导致触犯了法律。”服刑人员陈某表示,他希望能够通过“青木”培训课程,学习好相关技能,待刑满释放后,能够回家继续帮助家里卖茶,走上自主创业路。
  鉴于陈某在“青木”培训期间获得较好的成绩,监狱民警还与培训机构协调,让陈某刑满后定期继续接受免费技能培训,争取让陈某能在直播平台上,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新生路。
  根据临释服刑人员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兴趣,泉州监狱二监区进一步开设多样化培训课堂,并适当引导具备特长的服刑人员加入课堂教学,例如金融知识、模板设计、摄影基础等,激发其回归适应技能。同时,积极采用情景模拟及实操演练方式,逐步强化临释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与就业自信,稳步推进其回归社会的适应水平,从而获得新生能力。
  在出监教育之际,泉州监狱二监区教学团紧抓服刑人员法律知识空缺及思想观念薄弱短板,结合不同职业特性适时开展“以案普法”、民法典运用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引导服刑人员端正个人劳动态度,树立吃苦耐劳、正当本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力争做到“一释放就能就业”,不再重新犯罪。
“青幼”关怀,用陪伴弥补缺位
  “57天连续作战”“14天隔离+14天连续执勤”“7天隔离+7天连续执勤”……一组组数字背后,是监狱民警长期封闭执勤、连续作战的辛苦,也是他们心中对家人的亏欠、对孩子教育的缺位。
  为增进民警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泉州监狱在二监区启动了“青幼”关怀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民警子女参加泉州市“少年军校”暑期夏令营、“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庆祝“六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民警子女的课外生活,让孩子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感受温情,引导民警子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泉州监狱二监区民警占桂林平时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得到监区上下的一致好评。然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常年不能在家,无法陪伴女儿成长,心里很是愧疚。
  得知监区让女儿参与这次泉州市少年军校的活动,占桂林第一时间就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里,女儿十分激动:“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整个学校也只有一个名额。爸爸,我为您骄傲!”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女儿的夸奖,占桂林说,这比任何奖励都更让他开心。
  为了强化亲子互动,泉州监狱组织监区民警及其子女开展“法伴成长 守护青春”法治教育、参观泉州市青少年社会保护中心等活动,让未成年子女在与父母陪伴游戏互动中树立独立自强、奋发有为的成长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能力,促进亲情升温。
  依托12355青少年热线,泉州监狱还强化对民警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关怀,特别开通了民警青少年子女心理舒压专线,通过一对一的心理访谈,缓解民警子女的内心压力和负面情绪,解决广大民警的后顾之忧。
漫画/高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