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政府
|
|
核心阅读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偏高的价格标准明显降低;到2025年底,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价格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 本报记者 万静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对社会反映的“天价”房产继承公证收费治理力度,各地居民房产继承、遗赠公证服务的平均价格将大幅降低。 《意见》提出,到2022年,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偏高的价格标准明显降低;到2025年底,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价格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 公证制度是重要的预防性司法制度,公证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公证服务及收费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发改委与司法部指导各地,不断健全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期盼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有:部分项目定价方式不够科学,一些从价征收的费用偏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天价”公证收费现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一些收费标准的调整严重滞后;部分公证机构收费行为不规范等。 2020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研究制定降低企业公证事项和公证事务收费办法和标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公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促进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反复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制定了《意见》。 《意见》在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方面提出了5项政策措施:清晰界定政府定价范围。对密切关系民生的公证服务,以及具有区域垄断性、竞争不充分的公证服务项目,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国家统一制定密切关系民生的公证服务项目清单,各地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公证项目,形成本地区政府管理价格的公证服务项目目录。 改进政府定价方式。对实行政府管理价格的项目,鼓励各地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由公证机构在不超过政府规定最高上限价格的范围内确定具体价格水平。对按标的金额比例计价的,合理设立阶梯递减费率,并同时限定最高费用总额。 健全价格调整制度。制定和调整价格要依法履行成本监审或调查、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健全公证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公证服务价格政策、价格水平进行跟踪调查和定期评估,及时优化完善。 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健全经营者行为规范,督促公证机构明码标价、自我约束、公平竞争;建立公证服务价格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 完善价格减免政策。推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明确了对80岁及以上老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办理相关公证业务的减免费用政策。 单套房产公证费用不超过一万元 近年来,随着房产价值的不断攀升,部分与居民房产相关的公证服务收费上涨较快,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天价”收费现象,一套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办理公证要收费4万多元,引起社会质疑。 那么《意见》对社会反映的部分居民房产的公证服务价格偏高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根据《意见》要求,对涉及居民房产继承、遗赠的公证事项,鼓励各地按房产面积计价,或同时提供按房产面积和标的金额比例两种方式计价并从低选择。按标的金额比例计价的第一档(即费率最高的一档)费率不得超过0.5%并阶梯递减。同时规定,单套居民房产办理上述公证事项费用总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万元。 据测算,按此执行后,各地居民房产继承、遗赠公证服务的平均价格将大幅降低,一些房价较高地区的降幅可达到70%以上。群众反映强烈的“天价”公证收费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意见》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公证费用减免政策。要求对与领取抚恤金、劳工赔偿金、救济金、劳动保险金等有关的公证事项,与公益活动有关的公证事项,证明赡养、抚养、扶养协议的公证事项,应当明确价格减免政策。对80岁及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用。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人办理关系民生的基本公证服务项目清单中相关业务的,公证服务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50%。鼓励各地出台更多对低收入、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价格减免政策,确保其能够获得基本公证服务。 出台继承等公证服务价格新标准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政策措施,倒排时间表、压实责任,保证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各地要聚焦重点工作,结合近年来房地产等资产价值上升情况,对财产继承、赠与、遗赠、遗嘱以及直接关系企业经营成本的经济合同等公证服务价格进行重新测算,于今年10月底前出台新的价格标准,切实将偏高的公证服务价格降下来。 三是各地要综合配套施策,加快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公证机构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广“一网通办”,降低服务成本;督促指导公证机构健全财务管理等制度,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公证机构承担的法律援助、公益法律服务等工作予以适当补偿。 四是各地要做好宣传解释,在出台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政策、调整价格标准时,同步加强宣传解释,增进群众对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的了解,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反映,及时了解和回应群众关切,妥善化解价格矛盾。 总之,《意见》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适应公证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变化,深化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科学确定政府定价范围和方式,健全规范价格调整机制,严格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多措并举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促进公证服务供给总量、质量、效率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
健全科学高效规范透明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
|
|
|
( 2021-08-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
核心阅读 《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偏高的价格标准明显降低;到2025年底,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价格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 本报记者 万静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对社会反映的“天价”房产继承公证收费治理力度,各地居民房产继承、遗赠公证服务的平均价格将大幅降低。 《意见》提出,到2022年,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更加合理,偏高的价格标准明显降低;到2025年底,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价格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 公证制度是重要的预防性司法制度,公证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公证服务及收费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发改委与司法部指导各地,不断健全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期盼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有:部分项目定价方式不够科学,一些从价征收的费用偏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天价”公证收费现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一些收费标准的调整严重滞后;部分公证机构收费行为不规范等。 2020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研究制定降低企业公证事项和公证事务收费办法和标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公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促进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反复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制定了《意见》。 《意见》在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方面提出了5项政策措施:清晰界定政府定价范围。对密切关系民生的公证服务,以及具有区域垄断性、竞争不充分的公证服务项目,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国家统一制定密切关系民生的公证服务项目清单,各地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公证项目,形成本地区政府管理价格的公证服务项目目录。 改进政府定价方式。对实行政府管理价格的项目,鼓励各地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由公证机构在不超过政府规定最高上限价格的范围内确定具体价格水平。对按标的金额比例计价的,合理设立阶梯递减费率,并同时限定最高费用总额。 健全价格调整制度。制定和调整价格要依法履行成本监审或调查、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健全公证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公证服务价格政策、价格水平进行跟踪调查和定期评估,及时优化完善。 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健全经营者行为规范,督促公证机构明码标价、自我约束、公平竞争;建立公证服务价格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 完善价格减免政策。推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明确了对80岁及以上老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办理相关公证业务的减免费用政策。 单套房产公证费用不超过一万元 近年来,随着房产价值的不断攀升,部分与居民房产相关的公证服务收费上涨较快,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天价”收费现象,一套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办理公证要收费4万多元,引起社会质疑。 那么《意见》对社会反映的部分居民房产的公证服务价格偏高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根据《意见》要求,对涉及居民房产继承、遗赠的公证事项,鼓励各地按房产面积计价,或同时提供按房产面积和标的金额比例两种方式计价并从低选择。按标的金额比例计价的第一档(即费率最高的一档)费率不得超过0.5%并阶梯递减。同时规定,单套居民房产办理上述公证事项费用总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万元。 据测算,按此执行后,各地居民房产继承、遗赠公证服务的平均价格将大幅降低,一些房价较高地区的降幅可达到70%以上。群众反映强烈的“天价”公证收费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意见》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公证费用减免政策。要求对与领取抚恤金、劳工赔偿金、救济金、劳动保险金等有关的公证事项,与公益活动有关的公证事项,证明赡养、抚养、扶养协议的公证事项,应当明确价格减免政策。对80岁及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用。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人办理关系民生的基本公证服务项目清单中相关业务的,公证服务费用减免比例不低于50%。鼓励各地出台更多对低收入、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价格减免政策,确保其能够获得基本公证服务。 出台继承等公证服务价格新标准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政策措施,倒排时间表、压实责任,保证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各地要聚焦重点工作,结合近年来房地产等资产价值上升情况,对财产继承、赠与、遗赠、遗嘱以及直接关系企业经营成本的经济合同等公证服务价格进行重新测算,于今年10月底前出台新的价格标准,切实将偏高的公证服务价格降下来。 三是各地要综合配套施策,加快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公证机构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广“一网通办”,降低服务成本;督促指导公证机构健全财务管理等制度,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公证机构承担的法律援助、公益法律服务等工作予以适当补偿。 四是各地要做好宣传解释,在出台完善公证服务价格政策、调整价格标准时,同步加强宣传解释,增进群众对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的了解,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反映,及时了解和回应群众关切,妥善化解价格矛盾。 总之,《意见》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适应公证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变化,深化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科学确定政府定价范围和方式,健全规范价格调整机制,严格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多措并举减轻企业和群众公证费用负担,促进公证服务供给总量、质量、效率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