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见习记者 韩潇 本报通讯员 曾涛
盛夏时节,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演练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部高原激战正酣。 突然,“敌”方出动侦察机对我实施战场侦巡,一旦得手,我方部署将被“敌”一览无余。 情况万分紧急,时间分秒流逝。西部战区某保障队专业技术中校工程师曾文龙迅速进行判证、分析和评估……很快给指挥所提出应对处置建议。指挥所据此周密部署,最终“敌”目标一到达作战地域就钻入我方布下的电磁“迷魂阵”,无功而返。 守卫祖国无形防线 曾文龙出身电子对抗专业,从上军校开始就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部队每年组织的重大演训任务,他从未缺席。“我的工作就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掌握和阻断敌人的信号,关键时刻让敌人变成‘瞎子’‘聋子’,通过电磁压制帮助我方克敌制胜。”曾文龙说,他一直在无形战场上守卫着祖国的无形防线。 “信息化联合作战中,谁能夺取战场制电磁权,谁就能一定程度上掌握战争主动。”曾文龙内心深爱自己的战位,更清楚肩上的担子不轻。 “高原高寒地区是西部军人的主战场,更是电子对抗保障力量的主阵地。”为准确翔实地了解战场环境、感知战场变化,曾文龙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铆在雪域高原。他14次赴高原边防执行任务,行程10余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上百次,足迹踏遍了西部边防一线最高、最远、最艰苦的点位。 受地形、天气、设备等影响,采集数据基本是“守株待兔”,有时蹲守十天半月也一无所获。“狡兔还三窟呢!这个地方采集不到就换个地方,我就不信搞不定!”轮到曾文龙负责这项工作时,他打起了“运动战”,并优化了设备,采集数据的效率明显提升。 曾文龙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关克难,着眼保障联战联胜创新谋略战法,立足平凡岗位甘于奉献,取得大量实用管用成果,多项成果填补了战区和全军空白,为联战胜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特等成果1项、一等成果9项、二等成果6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提升新质作战能力 “新质作战能力已成为打开制胜之门的新锁秘钥,谁先掌握谁就把握了制胜先机。”曾文龙说。 2016年2月1日,中央军委举行战区成立大会,吹响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的号角。曾文龙被任命为西部战区某保障队业务室主任。 从军区到战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电子对抗保障,由以往单一的数据保障,向提供多维综合信息的指挥保障转变,由保障单一军种作战,向保障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转变。面对新的更高要求,曾文龙把“制胜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无形战场”当作目标,马不停蹄地迈上了能力升级、素质转型之路。 他开足马力,像海绵一样吸吮联合作战和军兵种知识,系统梳理战区电子对抗作战力量体系,调研摸底战区电子对抗装备实力底数、背记相关性能参数。深入分析研究世界经典电子战的作战特点及经验启示,围绕未来联合作战需要破解仿真计算、效能评估、作战协同等难题。 战区成立后不久,首次组织联合演练,在筹备阶段发现没有适合任务区域的基础数据,作战计算无法展开。曾文龙马上组织力量紧急整编、加载作战数据,像颗钢钉连续一周“钉”在办公室,终于在正式演练前将问题归零。演练中,他完成几十种场景的仿真推演,创新提出8项作战计算指标模型、1项作战计算理论,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中电子对抗保障的“开门红”。 曾文龙说,纳卡冲突让他印象深刻,从这场战争可以一窥未来战场,其中无人化智能化武器和电子战将占据主导地位。 在曾文龙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满了人工智能、无人智能作战等书籍,有的已经被翻起了卷边。针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他始终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关克难,将大数据等最新技术纳入研究领域。 舍弃一个个周末和节假日,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经过不懈努力,曾文龙将涉及电子对抗作战保障的数据“印”到了脑子里,做到了“一口清”。 培养全新保障人才 “一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业务室成立之初,人员来自不同军种,专业方向、作业方式和思维习惯差异较大,面对战区全新的保障需求和联合作战人才的稀缺,曾文龙十分着急,天天琢磨着如何招兵买马、为战育人。 “只要发现合适的苗子,他的眼睛就会发光,像找到了‘宝’。”该保障队政委龚锐这样描述曾文龙。 “你有自行车吗?”参谋吴哲锋到业务室报到的第一天,就被曾文龙问懵了。办公点与住宿点相距3公里,虽然有班车往返,但加班太晚就赶不上了。得知吴哲锋还没有自行车,曾文龙就把自己的车钥匙给他,说:“今晚加完班骑我的自行车回去吧!” 曾文龙还让吴哲锋与自己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白天手把手传方法经验,晚上“开小灶”教专业知识,每逢大项任务都给他“压担子”。通过悉心帮带,吴哲锋半年后就成长为业务骨干。 曾文龙对战士的培养也十分用心,为他们逐一规划了“成长路线图”。战士陈杨入伍后,曾文龙不仅为他讲解专业知识,还经常派他参加大项任务,两年后,陈杨就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单位每年的新兵专业训练,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到检验考核,都由陈杨一手操办。 “一个人再厉害,一年可能只能出一个成果,但如果带出一个团队,一年就能出很多成果。”在曾文龙这个“规划师”的带领下,团队采集的数据、整编的成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突破,13名业务骨干全部获得联指中心值班资格,3人进入战区专业骨干“人才池”。
|
|
无形战场的制胜尖兵
|
记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工程师曾文龙
|
|
|
( 2021-08-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见习记者 韩潇 本报通讯员 曾涛
盛夏时节,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演练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部高原激战正酣。 突然,“敌”方出动侦察机对我实施战场侦巡,一旦得手,我方部署将被“敌”一览无余。 情况万分紧急,时间分秒流逝。西部战区某保障队专业技术中校工程师曾文龙迅速进行判证、分析和评估……很快给指挥所提出应对处置建议。指挥所据此周密部署,最终“敌”目标一到达作战地域就钻入我方布下的电磁“迷魂阵”,无功而返。 守卫祖国无形防线 曾文龙出身电子对抗专业,从上军校开始就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部队每年组织的重大演训任务,他从未缺席。“我的工作就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掌握和阻断敌人的信号,关键时刻让敌人变成‘瞎子’‘聋子’,通过电磁压制帮助我方克敌制胜。”曾文龙说,他一直在无形战场上守卫着祖国的无形防线。 “信息化联合作战中,谁能夺取战场制电磁权,谁就能一定程度上掌握战争主动。”曾文龙内心深爱自己的战位,更清楚肩上的担子不轻。 “高原高寒地区是西部军人的主战场,更是电子对抗保障力量的主阵地。”为准确翔实地了解战场环境、感知战场变化,曾文龙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铆在雪域高原。他14次赴高原边防执行任务,行程10余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上百次,足迹踏遍了西部边防一线最高、最远、最艰苦的点位。 受地形、天气、设备等影响,采集数据基本是“守株待兔”,有时蹲守十天半月也一无所获。“狡兔还三窟呢!这个地方采集不到就换个地方,我就不信搞不定!”轮到曾文龙负责这项工作时,他打起了“运动战”,并优化了设备,采集数据的效率明显提升。 曾文龙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关克难,着眼保障联战联胜创新谋略战法,立足平凡岗位甘于奉献,取得大量实用管用成果,多项成果填补了战区和全军空白,为联战胜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特等成果1项、一等成果9项、二等成果6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提升新质作战能力 “新质作战能力已成为打开制胜之门的新锁秘钥,谁先掌握谁就把握了制胜先机。”曾文龙说。 2016年2月1日,中央军委举行战区成立大会,吹响了构建联合作战体系的号角。曾文龙被任命为西部战区某保障队业务室主任。 从军区到战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电子对抗保障,由以往单一的数据保障,向提供多维综合信息的指挥保障转变,由保障单一军种作战,向保障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转变。面对新的更高要求,曾文龙把“制胜联合作战条件下的无形战场”当作目标,马不停蹄地迈上了能力升级、素质转型之路。 他开足马力,像海绵一样吸吮联合作战和军兵种知识,系统梳理战区电子对抗作战力量体系,调研摸底战区电子对抗装备实力底数、背记相关性能参数。深入分析研究世界经典电子战的作战特点及经验启示,围绕未来联合作战需要破解仿真计算、效能评估、作战协同等难题。 战区成立后不久,首次组织联合演练,在筹备阶段发现没有适合任务区域的基础数据,作战计算无法展开。曾文龙马上组织力量紧急整编、加载作战数据,像颗钢钉连续一周“钉”在办公室,终于在正式演练前将问题归零。演练中,他完成几十种场景的仿真推演,创新提出8项作战计算指标模型、1项作战计算理论,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中电子对抗保障的“开门红”。 曾文龙说,纳卡冲突让他印象深刻,从这场战争可以一窥未来战场,其中无人化智能化武器和电子战将占据主导地位。 在曾文龙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满了人工智能、无人智能作战等书籍,有的已经被翻起了卷边。针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他始终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关克难,将大数据等最新技术纳入研究领域。 舍弃一个个周末和节假日,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经过不懈努力,曾文龙将涉及电子对抗作战保障的数据“印”到了脑子里,做到了“一口清”。 培养全新保障人才 “一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业务室成立之初,人员来自不同军种,专业方向、作业方式和思维习惯差异较大,面对战区全新的保障需求和联合作战人才的稀缺,曾文龙十分着急,天天琢磨着如何招兵买马、为战育人。 “只要发现合适的苗子,他的眼睛就会发光,像找到了‘宝’。”该保障队政委龚锐这样描述曾文龙。 “你有自行车吗?”参谋吴哲锋到业务室报到的第一天,就被曾文龙问懵了。办公点与住宿点相距3公里,虽然有班车往返,但加班太晚就赶不上了。得知吴哲锋还没有自行车,曾文龙就把自己的车钥匙给他,说:“今晚加完班骑我的自行车回去吧!” 曾文龙还让吴哲锋与自己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白天手把手传方法经验,晚上“开小灶”教专业知识,每逢大项任务都给他“压担子”。通过悉心帮带,吴哲锋半年后就成长为业务骨干。 曾文龙对战士的培养也十分用心,为他们逐一规划了“成长路线图”。战士陈杨入伍后,曾文龙不仅为他讲解专业知识,还经常派他参加大项任务,两年后,陈杨就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单位每年的新兵专业训练,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到检验考核,都由陈杨一手操办。 “一个人再厉害,一年可能只能出一个成果,但如果带出一个团队,一年就能出很多成果。”在曾文龙这个“规划师”的带领下,团队采集的数据、整编的成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突破,13名业务骨干全部获得联指中心值班资格,3人进入战区专业骨干“人才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