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
|
压缩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空间,斩断资本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的生存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 杨三喜
靴子终于落地。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见》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5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意见,为“双减”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意见》提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随后,校外培训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相关企业的股价遭遇断崖式暴跌。这一系列规定不仅大大压缩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空间,也直接斩断了资本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的生存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解读“双减”政策,必须深刻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的养育、教育成本,严重破坏教育生态,加剧教育“内卷”、破坏教育公平乃至于社会公平。尤其是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裹挟之下迅速发展,其总数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且大有形成另一个教育体系之势;行业内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情况突出,为谋求利益频频炒作教育焦虑,严重违背教育公益属性,良心行业逐渐变成了逐利产业。治沉疴须用猛药,对那些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就当紧盯不放,确保改到位、改彻底。 其实,此前教育“减负”工作一直在推进,但之所以没有达到民众的预期,甚至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综合治理力度不够。此次“双减”则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既要求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又要求做好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既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又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同时,《意见》还要求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目前,各地已陆续采取了很多措施推进“双减”工作,比如全面推进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等。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一些地方的课后服务叫好不叫座,参与人数较少,很多家长仍持观望态度。而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后,市场供给少了,但是需求依然旺盛,为此不少家长通过“一对一上门私教”等方式来满足培训需求。结果是,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了,而且由于“一对一上门私教”游离在监管之外,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政策转轨期出现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对于一些地方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课后服务还是一个新事物,接受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而要想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还须通过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解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待遇等问题,全面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 一些家长热衷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其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同时也是受以往教育评价体系中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导向的影响。因此,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双减”工作时,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推进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真正夯实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其认识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如此,才能切实推动“双减”出实效,让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得到真正提升。
|
|
以系统综合治理让“双减”见实效
|
|
|
|
( 2021-07-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
压缩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空间,斩断资本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的生存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 杨三喜
靴子终于落地。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见》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5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意见,为“双减”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意见》提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随后,校外培训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相关企业的股价遭遇断崖式暴跌。这一系列规定不仅大大压缩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空间,也直接斩断了资本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的生存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解读“双减”政策,必须深刻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的养育、教育成本,严重破坏教育生态,加剧教育“内卷”、破坏教育公平乃至于社会公平。尤其是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裹挟之下迅速发展,其总数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且大有形成另一个教育体系之势;行业内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情况突出,为谋求利益频频炒作教育焦虑,严重违背教育公益属性,良心行业逐渐变成了逐利产业。治沉疴须用猛药,对那些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就当紧盯不放,确保改到位、改彻底。 其实,此前教育“减负”工作一直在推进,但之所以没有达到民众的预期,甚至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综合治理力度不够。此次“双减”则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既要求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又要求做好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既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又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同时,《意见》还要求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目前,各地已陆续采取了很多措施推进“双减”工作,比如全面推进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等。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一些地方的课后服务叫好不叫座,参与人数较少,很多家长仍持观望态度。而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后,市场供给少了,但是需求依然旺盛,为此不少家长通过“一对一上门私教”等方式来满足培训需求。结果是,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了,而且由于“一对一上门私教”游离在监管之外,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政策转轨期出现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对于一些地方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课后服务还是一个新事物,接受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而要想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还须通过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解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待遇等问题,全面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 一些家长热衷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其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同时也是受以往教育评价体系中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导向的影响。因此,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双减”工作时,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推进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真正夯实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其认识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如此,才能切实推动“双减”出实效,让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得到真正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