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新华社记者 于嘉 恩浩
66岁的廷·巴特尔跟草原和牧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上周,他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活发生积极变化。”这简练的出场介绍,道出这位“草原的孩子”为“草原母亲”、为牧民群众所做的实事。 致富路上的奋斗者 【回城机会拱手相让,他选择在草原扎根】 盛夏,似火的骄阳,丰茂的草原。身体壮实的廷·巴特尔收拾完牛圈,正用衣袖擦拭汗水,他的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愈发黑红。 47年前,19岁的廷·巴特尔离开家乡呼和浩特,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 放羊、打草、种树、剪羊毛……凡是牧区生产、牧民生活需要的,他都一样样琢磨、弄懂、学会。 廷·巴特尔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成为知青“标兵”,21岁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嘎查长。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廷·巴特尔说:“草原需要有人来建设。”他把机会拱手相让,从此在草原扎下根。 【扶贫公司赔了算他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进入新世纪,多数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仍有20多户牧民生活比较困难,廷·巴特尔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我们党员干部要先站出来。”身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带动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慷慨捐出基础母羊,设立“流动扶贫羊群”项目,把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 为进一步带领牧民致富,2003年,他自掏腰包建起牛业扶贫公司,并承诺“公司赔了算我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之后的十几年,公司收入都拿来为牧民缴纳医保费用,对考上大学的牧民子女资助,给购买优良牛种、搞棚圈建设的牧民补贴。2018年公司解散时,他把公司235头牛和16万元全部资产分给牧民。 绿色发展排头兵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漫步在廷·巴特尔家的牧场,只见天蓝水碧、草长莺飞。“三四十年前这里却是牧草稀疏、白沙遍地。”廷·巴特尔说。 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分到基础母畜,牧民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规模渐渐超出草原承载力。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草场沙化更为明显。 “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恶化下去,得赶快想办法。”廷·巴特尔挨家挨户号召人们围栏轮牧,但接受者寥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封育,第二年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效果,纷纷向他学习。 【牧民学他“减羊增牛”,草原渐渐恢复“元气”】 “保护草原生态,减轻草原负荷,还得从养殖上做文章。”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用更多心力解决草原生态与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98年,他把家里200多只羊全都卖掉,改养肉牛,还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 “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他耐心地向牧民们介绍、解释、示范,学他“减羊增牛”的牧民越来越多,草原渐渐恢复“元气”。 无私奉献传经验 【有牧民来访,他毫无保留地交流经验】 廷·巴特尔与老伴儿居住的房屋附近,有一座蓝顶白墙的彩钢房,里面摆着桌椅,还有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他发展畜牧业的智慧和成果。 这是2010年由当地政府支持建成的一处农牧民培训基地,年均接待2万余人次。在这个大讲堂里,廷·巴特尔现身说法,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 尽管忙碌,只要有牧民来访,廷·巴特尔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毫无保留地与他们交流经验。 【步入晚年仍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现在大伙儿想增收,可以朝‘四点平衡’努力,也就是收入最高、支出最低、劳动强度最小、生态最好。”在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前,廷·巴特尔正在给到访的牧民们讲解增收的好办法。 有一次,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多名想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找廷·巴特尔学习。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这股热情深深打动了廷·巴特尔,他越讲越起劲,从自己设计的棚圈设施,到自建生态鱼塘,再到家里的循环节水网络,都详细演示、讲解。年轻人学得十分投入,在他家待了一整天。 40多年前,廷·巴特尔做了扎根草原的人生抉择,风雨砥砺,昂首奋进。如今,步入晚年的他依旧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8日电
|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
让草原绿起来,帮牧民富起来
|
|
|
|
( 2021-07-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新华社记者 于嘉 恩浩
66岁的廷·巴特尔跟草原和牧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上周,他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活发生积极变化。”这简练的出场介绍,道出这位“草原的孩子”为“草原母亲”、为牧民群众所做的实事。 致富路上的奋斗者 【回城机会拱手相让,他选择在草原扎根】 盛夏,似火的骄阳,丰茂的草原。身体壮实的廷·巴特尔收拾完牛圈,正用衣袖擦拭汗水,他的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愈发黑红。 47年前,19岁的廷·巴特尔离开家乡呼和浩特,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 放羊、打草、种树、剪羊毛……凡是牧区生产、牧民生活需要的,他都一样样琢磨、弄懂、学会。 廷·巴特尔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成为知青“标兵”,21岁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嘎查长。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廷·巴特尔说:“草原需要有人来建设。”他把机会拱手相让,从此在草原扎下根。 【扶贫公司赔了算他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进入新世纪,多数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仍有20多户牧民生活比较困难,廷·巴特尔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我们党员干部要先站出来。”身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带动嘎查“两委”班子成员慷慨捐出基础母羊,设立“流动扶贫羊群”项目,把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 为进一步带领牧民致富,2003年,他自掏腰包建起牛业扶贫公司,并承诺“公司赔了算我的,赚了都分给牧民”。 之后的十几年,公司收入都拿来为牧民缴纳医保费用,对考上大学的牧民子女资助,给购买优良牛种、搞棚圈建设的牧民补贴。2018年公司解散时,他把公司235头牛和16万元全部资产分给牧民。 绿色发展排头兵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漫步在廷·巴特尔家的牧场,只见天蓝水碧、草长莺飞。“三四十年前这里却是牧草稀疏、白沙遍地。”廷·巴特尔说。 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分到基础母畜,牧民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规模渐渐超出草原承载力。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草场沙化更为明显。 “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恶化下去,得赶快想办法。”廷·巴特尔挨家挨户号召人们围栏轮牧,但接受者寥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封育,第二年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效果,纷纷向他学习。 【牧民学他“减羊增牛”,草原渐渐恢复“元气”】 “保护草原生态,减轻草原负荷,还得从养殖上做文章。”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后,用更多心力解决草原生态与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98年,他把家里200多只羊全都卖掉,改养肉牛,还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 “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他耐心地向牧民们介绍、解释、示范,学他“减羊增牛”的牧民越来越多,草原渐渐恢复“元气”。 无私奉献传经验 【有牧民来访,他毫无保留地交流经验】 廷·巴特尔与老伴儿居住的房屋附近,有一座蓝顶白墙的彩钢房,里面摆着桌椅,还有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他发展畜牧业的智慧和成果。 这是2010年由当地政府支持建成的一处农牧民培训基地,年均接待2万余人次。在这个大讲堂里,廷·巴特尔现身说法,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 尽管忙碌,只要有牧民来访,廷·巴特尔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毫无保留地与他们交流经验。 【步入晚年仍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现在大伙儿想增收,可以朝‘四点平衡’努力,也就是收入最高、支出最低、劳动强度最小、生态最好。”在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前,廷·巴特尔正在给到访的牧民们讲解增收的好办法。 有一次,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多名想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找廷·巴特尔学习。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这股热情深深打动了廷·巴特尔,他越讲越起劲,从自己设计的棚圈设施,到自建生态鱼塘,再到家里的循环节水网络,都详细演示、讲解。年轻人学得十分投入,在他家待了一整天。 40多年前,廷·巴特尔做了扎根草原的人生抉择,风雨砥砺,昂首奋进。如今,步入晚年的他依旧发挥余热,初心不改。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8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