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王宇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陆敏 □ 本报通讯员 杨起嘉
今年4月以来,一群原生活栖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生亚洲象开启了一场远距离迁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象群这一趟“奇妙之旅”已创下500多公里“征途”,自南向北穿越了大半个云南。网友们风趣地将它们称为“逛吃团”。 这群庞然大物一路上对沿途的农田、农舍都造成了一定破坏,但它们所到之处,却始终有一群“追象人”随行,每到一个地界都有新面孔接棒,目前15头大象均在监测范围内,整体平稳,人象平安。 70多天来,北迁象群所经过的3州市7县区均“人象平安”,绝非偶然、更非易事,这背后述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法治护航象群迁徙”的云南故事。 携手护象迁徙 干警冲锋在前 作为“国际顶流明星”,越来越多的人都为这群野生亚洲象一路走来所展示出的又萌又有爱的样子所吸粉。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却是“追象人”“护航者”所面临的莫大压力:沿途生产生活的群众、蜂拥而至的围观者、一路追踪报道的媒体人……事无巨细,安全第一。 70多天来,“今日人象平安”,短短6个字已成为省级指挥部发出的每一篇新闻通报上的关键词。 围绕“安全”这一核心,云南省专门成立了亚洲象北移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群策群力采取专业应对措施。 玉溪市元江县,象群在这个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区足足呆了一个月,其间度过“五一”小长假。而这也是该县有监测数据以来,迎来的首个野象群。为保障安全,该县公安局紧急调动警力到达象群迁徙路线上的村落,挨家挨户展开人员疏散及安全教育,快速发布《亚洲象防范和保护预警公告》展开相应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将象群在元江期间的各项检测数据向上级汇报,为后续区县展开应急处置工作、首迎野生亚洲象到访提供了宝贵经验。 预判到象群或将迁徙至峨山县时,该县小街司法所主动出击,提前参与沿途村庄安全排查、宣传动员、纠纷调解等工作,主动化解人象冲突矛盾。 进入6月,象群所在地持续降雨,存在地质灾害风险,交通疏导、安全防范和监测布控都难上加难。据统计,6月11日17时40分至12日17时30分,为有序推进亚洲象保护与安全防范工作,易门县、晋宁区、安宁市现场指挥部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1336人次,出动渣土车341辆、工程车58辆、应急车辆202辆、无人机18架,疏散群众947户、3548人。同时,投喂象食两吨、盐水两桶,补充亚洲象食源供给。 “只听到夕阳派出所所长方红辉小声说了一句‘我坐一下’,一转身就见他躺在农舍的地板上睡着了。”昆明市公安局晋宁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吴华勇对这个工作间隙的“小花絮”记忆犹新。 由于涉及的多个村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民警们还肩负起繁重的人员转移及安置工作。加之这期间大队还要肩负社会面治安巡逻及高考安保工作等,许多已经入山参与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的民警主动要求坚守应急处置岗位,以至于近半个月都没有休息。 “盯住象”“管住人”是沿途各地政法干警明确的共识。《法治日报》记者见到安宁市委政法委书记杨德勇时,这位70后的“大叔”一脸胡茬尽显疲惫,他挠着头抱歉地说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也没洗澡了”,他带队护航的是一头离群独象,“一路看来,这头象最顽皮、最有破坏力,必须保证群众都安全转移,至少搬到野象够不到的二楼才行!” 据了解,连日来,象群迁徙所到之处无一例外都由政法系统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现场指挥,率队坚守一线。 “天眼”“地网”合力 响应应急管理 原来大象睡觉也会“躺平”、小公象也会“青春叛逆”、母象和人类“老母亲”一样操碎心……这一帧帧让象群“火”到海外的“揭秘画面”正是由无人机拍摄传回的。 实际上,这些令全球网友得以畅快“云观象”的影像资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关注沿途人象安全所服务的。 6月3日上午,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来到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调度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工作。“一屏知全城、一网管全局”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正是昆明市迈向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具体体现。 作为重要的一种安保服务力量,截至6月8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已先后派出12名指战员,携侦观、通信和指挥等各类装备昼夜不停对象群实施跟踪、监测。由于象群喜好行走于深山茂林间,加之遭遇阴雨连绵天气、夜间黑天等多种情况,监测分队不仅昼夜不间断跟踪,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措施,以确保象群监测不失联。 这期间,监测分队既要统揽协调前方无人机监测群组实施不间断跟进观察,又要利用指挥系统综合各方信息实时标绘象群行进路线,这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更是一门面对大自然的综合学科,但监测分队队员始终秉持极强的专业素养、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赢得各方好评与认可。 如果说无人机监测是为象群迁徙提供了“天眼”护航,那么运用数据、智慧安防和信息服务构建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则为此次象群迁徙提供“接地气”的服务。“天眼”“地网”合力为亚洲象搜救联合指挥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警民鱼水交融 展现中国自信 运用科技手段参与象群迁徙监测令国内外网友惊讶于云南政法系统的“现代化”形象时,一线民警礼貌亲切的形象也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外媒体视频直播一线民警礼貌亲切的疏导方式,评价认为“哪怕是偏乡僻壤的村民都很淡定,不害怕,很兴奋,都相信政府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村民远离危险”。 “那一夜雨下得很大,山里又没有更安全的安置点,民警就把我们老老少少都安置到他们乘坐的车上。雨夜闷热,开空调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不适应,不开空调大家又闷不住。小娃娃因为不适应就哭,就见民警一个个耐心地哄……”回忆起6月6日夜间,离群公象突然到访的一幕,晋宁区夕阳乡木鲊村委会把火山村民小组的张大姐不住地夸民警:由于事发突然,紧急赶来的民警挨家挨户背扶老人、怀抱孩童快速转移;专程接送远离村庄的零散村民;用餐时,民警都是将饭菜一一送到村民手中后,才自行用餐…… 也是在这天下午,木鲊村委会的一名老大爹生平第一次在村口近距离看到了大象。当天象群到访木鲊村,得益于准确预判,在民警及村委会干部的及时疏散下,村民们提前集中到了安全地带。象群出村后不一会儿,吴华勇就听到远处的安全员汇报说有位村民老大爹坚持表示自己这一辈子都没见过大象,好不容易大象来到家门口了,一定要看看大象。权衡之后,吴华勇指引拄着拐杖的老大爹来到一安全点,圆了他亲眼看大象的夙愿。 在村民为民警纷纷点赞的同时,参与应急处置的民警也对村组干部及村民竖起大拇指:“由于夜间监测需要预判并运动到大象可能出现的位置前方实施持续观测,我当时驾驶着警车载着专家组实施无人机监测的成员前往天井村,后面还跟着两辆警车,突然听到专家惊呼‘大象就在我们前面30米处’。因为是生平第一次和这样的庞然大物近距离面对面,作为头车,我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待车队平稳安顿好后,大象也距我们很近了,紧急关头,是距我们最近的一户农户,快速打开了原本已关好的房门,将我们带入农舍二楼紧急避险。”晋宁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志记忆犹新地说道。 “这一次应急处置虽然很累,也因其特殊性带来了不一样的全新挑战,但我们一次次被主动积极配合我们工作的村干部和淳朴的村民所感动。”吴华勇说,做群众疏散工作时,协助工作的沿途村庄村组干部十分熟悉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为疏散工作节约了宝贵时间。走访的每一户人家都是积极主动配合,即便有的农户因大象来访而遭遇了农作物、农舍的损毁,但都给予最大的谅解。
图① 大象在迁移途中。 图②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监测分队用无人机监测象群活动。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
|
“今日人象平安”背后的护航人
|
|
|
|
( 2021-07-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王宇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陆敏 □ 本报通讯员 杨起嘉
今年4月以来,一群原生活栖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生亚洲象开启了一场远距离迁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象群这一趟“奇妙之旅”已创下500多公里“征途”,自南向北穿越了大半个云南。网友们风趣地将它们称为“逛吃团”。 这群庞然大物一路上对沿途的农田、农舍都造成了一定破坏,但它们所到之处,却始终有一群“追象人”随行,每到一个地界都有新面孔接棒,目前15头大象均在监测范围内,整体平稳,人象平安。 70多天来,北迁象群所经过的3州市7县区均“人象平安”,绝非偶然、更非易事,这背后述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法治护航象群迁徙”的云南故事。 携手护象迁徙 干警冲锋在前 作为“国际顶流明星”,越来越多的人都为这群野生亚洲象一路走来所展示出的又萌又有爱的样子所吸粉。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却是“追象人”“护航者”所面临的莫大压力:沿途生产生活的群众、蜂拥而至的围观者、一路追踪报道的媒体人……事无巨细,安全第一。 70多天来,“今日人象平安”,短短6个字已成为省级指挥部发出的每一篇新闻通报上的关键词。 围绕“安全”这一核心,云南省专门成立了亚洲象北移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群策群力采取专业应对措施。 玉溪市元江县,象群在这个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区足足呆了一个月,其间度过“五一”小长假。而这也是该县有监测数据以来,迎来的首个野象群。为保障安全,该县公安局紧急调动警力到达象群迁徙路线上的村落,挨家挨户展开人员疏散及安全教育,快速发布《亚洲象防范和保护预警公告》展开相应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将象群在元江期间的各项检测数据向上级汇报,为后续区县展开应急处置工作、首迎野生亚洲象到访提供了宝贵经验。 预判到象群或将迁徙至峨山县时,该县小街司法所主动出击,提前参与沿途村庄安全排查、宣传动员、纠纷调解等工作,主动化解人象冲突矛盾。 进入6月,象群所在地持续降雨,存在地质灾害风险,交通疏导、安全防范和监测布控都难上加难。据统计,6月11日17时40分至12日17时30分,为有序推进亚洲象保护与安全防范工作,易门县、晋宁区、安宁市现场指挥部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1336人次,出动渣土车341辆、工程车58辆、应急车辆202辆、无人机18架,疏散群众947户、3548人。同时,投喂象食两吨、盐水两桶,补充亚洲象食源供给。 “只听到夕阳派出所所长方红辉小声说了一句‘我坐一下’,一转身就见他躺在农舍的地板上睡着了。”昆明市公安局晋宁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吴华勇对这个工作间隙的“小花絮”记忆犹新。 由于涉及的多个村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民警们还肩负起繁重的人员转移及安置工作。加之这期间大队还要肩负社会面治安巡逻及高考安保工作等,许多已经入山参与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的民警主动要求坚守应急处置岗位,以至于近半个月都没有休息。 “盯住象”“管住人”是沿途各地政法干警明确的共识。《法治日报》记者见到安宁市委政法委书记杨德勇时,这位70后的“大叔”一脸胡茬尽显疲惫,他挠着头抱歉地说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也没洗澡了”,他带队护航的是一头离群独象,“一路看来,这头象最顽皮、最有破坏力,必须保证群众都安全转移,至少搬到野象够不到的二楼才行!” 据了解,连日来,象群迁徙所到之处无一例外都由政法系统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现场指挥,率队坚守一线。 “天眼”“地网”合力 响应应急管理 原来大象睡觉也会“躺平”、小公象也会“青春叛逆”、母象和人类“老母亲”一样操碎心……这一帧帧让象群“火”到海外的“揭秘画面”正是由无人机拍摄传回的。 实际上,这些令全球网友得以畅快“云观象”的影像资料,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关注沿途人象安全所服务的。 6月3日上午,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来到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调度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工作。“一屏知全城、一网管全局”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正是昆明市迈向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具体体现。 作为重要的一种安保服务力量,截至6月8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已先后派出12名指战员,携侦观、通信和指挥等各类装备昼夜不停对象群实施跟踪、监测。由于象群喜好行走于深山茂林间,加之遭遇阴雨连绵天气、夜间黑天等多种情况,监测分队不仅昼夜不间断跟踪,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措施,以确保象群监测不失联。 这期间,监测分队既要统揽协调前方无人机监测群组实施不间断跟进观察,又要利用指挥系统综合各方信息实时标绘象群行进路线,这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更是一门面对大自然的综合学科,但监测分队队员始终秉持极强的专业素养、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赢得各方好评与认可。 如果说无人机监测是为象群迁徙提供了“天眼”护航,那么运用数据、智慧安防和信息服务构建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则为此次象群迁徙提供“接地气”的服务。“天眼”“地网”合力为亚洲象搜救联合指挥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警民鱼水交融 展现中国自信 运用科技手段参与象群迁徙监测令国内外网友惊讶于云南政法系统的“现代化”形象时,一线民警礼貌亲切的形象也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外媒体视频直播一线民警礼貌亲切的疏导方式,评价认为“哪怕是偏乡僻壤的村民都很淡定,不害怕,很兴奋,都相信政府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村民远离危险”。 “那一夜雨下得很大,山里又没有更安全的安置点,民警就把我们老老少少都安置到他们乘坐的车上。雨夜闷热,开空调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不适应,不开空调大家又闷不住。小娃娃因为不适应就哭,就见民警一个个耐心地哄……”回忆起6月6日夜间,离群公象突然到访的一幕,晋宁区夕阳乡木鲊村委会把火山村民小组的张大姐不住地夸民警:由于事发突然,紧急赶来的民警挨家挨户背扶老人、怀抱孩童快速转移;专程接送远离村庄的零散村民;用餐时,民警都是将饭菜一一送到村民手中后,才自行用餐…… 也是在这天下午,木鲊村委会的一名老大爹生平第一次在村口近距离看到了大象。当天象群到访木鲊村,得益于准确预判,在民警及村委会干部的及时疏散下,村民们提前集中到了安全地带。象群出村后不一会儿,吴华勇就听到远处的安全员汇报说有位村民老大爹坚持表示自己这一辈子都没见过大象,好不容易大象来到家门口了,一定要看看大象。权衡之后,吴华勇指引拄着拐杖的老大爹来到一安全点,圆了他亲眼看大象的夙愿。 在村民为民警纷纷点赞的同时,参与应急处置的民警也对村组干部及村民竖起大拇指:“由于夜间监测需要预判并运动到大象可能出现的位置前方实施持续观测,我当时驾驶着警车载着专家组实施无人机监测的成员前往天井村,后面还跟着两辆警车,突然听到专家惊呼‘大象就在我们前面30米处’。因为是生平第一次和这样的庞然大物近距离面对面,作为头车,我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待车队平稳安顿好后,大象也距我们很近了,紧急关头,是距我们最近的一户农户,快速打开了原本已关好的房门,将我们带入农舍二楼紧急避险。”晋宁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志记忆犹新地说道。 “这一次应急处置虽然很累,也因其特殊性带来了不一样的全新挑战,但我们一次次被主动积极配合我们工作的村干部和淳朴的村民所感动。”吴华勇说,做群众疏散工作时,协助工作的沿途村庄村组干部十分熟悉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为疏散工作节约了宝贵时间。走访的每一户人家都是积极主动配合,即便有的农户因大象来访而遭遇了农作物、农舍的损毁,但都给予最大的谅解。
图① 大象在迁移途中。 图②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监测分队用无人机监测象群活动。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