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37岁的林东伟(化名)家住福建厦门,两年前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份来自女儿学校的调查问卷,将成为自己卸下“重担”放手创业的起点。 问卷上“是否愿意参加校园课后延时服务”一栏,林东伟几乎不假思索地画上了对勾,在其下方的意见征求框中,他又郑重写下:希望学校在课后提供安全环境的同时,丰富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两年间,林东伟“官方带娃”的愿望从书面逐渐走进现实,女儿每天下午4时放学后在校园里既能完成当天作业,又参加了声乐、绘画兴趣小组,性格也更加阳光开朗。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截至今年5月底,包括林东伟女儿在内的近32万名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都选择成为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对象。“叫好又叫座”的背后,则是此项创新服务覆盖更广、内容更宽、保障更优的叠加嬗变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深刻探索。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厦门基层综治一线,对这一进程进行了实地探访。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破题 下午4时。 对于许多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来说,这不单是一个时刻,更意味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放学了,谁能来接我?”孩子简单的一问,让家长颇费脑筋。 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弹性离校”“课后一小时”等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新形式,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盼。 厦门市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于2018年秋季学期推动96所学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试点,2019年春季学期将这项探索在全市铺开。如今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中小学、幼儿园达591所,覆盖率94%。 “这是项系统工程,仅靠教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开门见山地说。 据郑朝南介绍,课后延时服务推行前夕,厦门市教育局借力平安(综治)责任制机制,广泛征求并倾听社会意见,综合考虑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学生放学早、自律意识不强的特点,实施弹性制度,夏令时段结束时为下午6时30分,冬令时段结束时间为下午6时,满足大部分家庭的需求。 如何让学生放学不仅能够“留下来”,还要“留得住”“有效果”?各部门在后续的服务管理上用足了“绣花功夫”。 校园内,每30名学生配1名教师服务保障,每90名学生加配1名管理或教辅人员。同时,卫生、保卫等人员按照正常教学时段配备,确保安全有序。 校园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长合理分担的经费管理机制。收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月50元,幼儿园每生每月60元,每学期按4.5个月计算。服务人员按人均每课时不超过60元发放劳务费,收支差距则由政府“埋单”。 聚力 入夏的鹭城厦门,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在满目翠绿中,记者来到放学后的厦门市实验小学。环视四周,操场上,足球队追风逐梦,击剑队步点铿锵;音乐室,合唱队声情并茂,乐器组婉转悠扬;教室里,绘画组笔尖沙沙,诗歌组声音响亮…… 微风习习,记者身旁的厦门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处副处长李元伟的思绪回到2020年年初。彼时,厦门市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校园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新探索也因此驶上了“快车道”。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下,厦门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市级优势,统筹市域资源,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责任制为抓手,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要求,确保课后服务相关责任层层分解、到底到边,逐一解决校园“微治理”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 针对学校老师教学任务重、资源紧张问题,通过宣传引导,在以学校教师为主基础上,吸纳经过审核的有特长的家长、大学生、退休教师、专业人士等组成的志愿者近600人,壮大服务团队。 针对校园及周边治理难题,会同教育、公安、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整治,形成了以综治副校长为“圆心”,以派出单位为“依托”,以家、校、社、警为“外延”的校园共治“朋友圈”。2020年1月以来,共开展各类安全教育讲座6000余场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92处,为以课后延时服务为代表的校园“微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厦门又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整合公安、教育、民政、卫健等20多个部门数据,形成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多个基础数据库,为校园“微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登录i厦门社会治理平台,我们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报名选课、自助缴费,透明又便捷。”学校门口,多位前来接娃的家长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切身体会到的数据“红利”。 延伸 椰林缀斜阳,毗邻海边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周边道路人流、车流涌动,秩序井然。而在两年前,每逢学生接送高峰期,这里总是拥堵不堪。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下,厦门政法机关精准施策,将校门东侧道路双向划定长度约200米的限时30秒停车区域,并配备监控设施,按照减少流向冲突,分项分离需求的原则,将学校与周围老旧小区整合划片,实施区域微循环组织,减少交织冲突。 厦门交警联合市文明办、教育等部门在校园周边公共停车场建立预约共享机制。家长可以在预约停车场免费停车半小时。学生出校门时,智能电子手环将该学生出校门信息推至家长手机,家长再开车到限时停车区域将学生接走,从而减少车辆在校门口扎堆等待的现象,实现“人等车”的精准接送。 纵观厦门全市路面交通运行状态,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虽然呈现逐年增长势头,但上下学时段长时间违法停车及占用右侧第二车道停车的问题基本消除,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在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看来,校园课后延时服务表面上看解决的是家长接送孩子问题,本质上是通过这项服务解决广大学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延伸治理了校园的周边交通秩序、学生安全等问题,以这种“软服务”助力平安建设。 瞄准小单元,着眼小平安,厦门市委政法委正在将校园“微治理”模式复制推广,广泛收集群众“微需求”,推动部门开展“微创新”,逐步试点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午餐工程”等利民工程回馈群众,有效实施医院、交通枢纽等“微治理”,不断以区域“微治理”汇聚市域大平安。 漫步厦门街头,记者感受到,光影流转间,平安建设已融入城市社会肌理,内化为行动自觉,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已成自然,为民服务的众智群力正在点滴汇聚,一处处“微治理”盆景正在变风景。
|
|
“微治理”如何盆景变风景
|
厦门深化校园课后延时服务实践探访
|
|
|
( 2021-06-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37岁的林东伟(化名)家住福建厦门,两年前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份来自女儿学校的调查问卷,将成为自己卸下“重担”放手创业的起点。 问卷上“是否愿意参加校园课后延时服务”一栏,林东伟几乎不假思索地画上了对勾,在其下方的意见征求框中,他又郑重写下:希望学校在课后提供安全环境的同时,丰富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两年间,林东伟“官方带娃”的愿望从书面逐渐走进现实,女儿每天下午4时放学后在校园里既能完成当天作业,又参加了声乐、绘画兴趣小组,性格也更加阳光开朗。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截至今年5月底,包括林东伟女儿在内的近32万名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都选择成为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对象。“叫好又叫座”的背后,则是此项创新服务覆盖更广、内容更宽、保障更优的叠加嬗变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深刻探索。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厦门基层综治一线,对这一进程进行了实地探访。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破题 下午4时。 对于许多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来说,这不单是一个时刻,更意味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放学了,谁能来接我?”孩子简单的一问,让家长颇费脑筋。 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弹性离校”“课后一小时”等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新形式,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盼。 厦门市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于2018年秋季学期推动96所学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试点,2019年春季学期将这项探索在全市铺开。如今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中小学、幼儿园达591所,覆盖率94%。 “这是项系统工程,仅靠教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开门见山地说。 据郑朝南介绍,课后延时服务推行前夕,厦门市教育局借力平安(综治)责任制机制,广泛征求并倾听社会意见,综合考虑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学生放学早、自律意识不强的特点,实施弹性制度,夏令时段结束时为下午6时30分,冬令时段结束时间为下午6时,满足大部分家庭的需求。 如何让学生放学不仅能够“留下来”,还要“留得住”“有效果”?各部门在后续的服务管理上用足了“绣花功夫”。 校园内,每30名学生配1名教师服务保障,每90名学生加配1名管理或教辅人员。同时,卫生、保卫等人员按照正常教学时段配备,确保安全有序。 校园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长合理分担的经费管理机制。收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月50元,幼儿园每生每月60元,每学期按4.5个月计算。服务人员按人均每课时不超过60元发放劳务费,收支差距则由政府“埋单”。 聚力 入夏的鹭城厦门,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在满目翠绿中,记者来到放学后的厦门市实验小学。环视四周,操场上,足球队追风逐梦,击剑队步点铿锵;音乐室,合唱队声情并茂,乐器组婉转悠扬;教室里,绘画组笔尖沙沙,诗歌组声音响亮…… 微风习习,记者身旁的厦门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处副处长李元伟的思绪回到2020年年初。彼时,厦门市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校园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新探索也因此驶上了“快车道”。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下,厦门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市级优势,统筹市域资源,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责任制为抓手,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等规范要求,确保课后服务相关责任层层分解、到底到边,逐一解决校园“微治理”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 针对学校老师教学任务重、资源紧张问题,通过宣传引导,在以学校教师为主基础上,吸纳经过审核的有特长的家长、大学生、退休教师、专业人士等组成的志愿者近600人,壮大服务团队。 针对校园及周边治理难题,会同教育、公安、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整治,形成了以综治副校长为“圆心”,以派出单位为“依托”,以家、校、社、警为“外延”的校园共治“朋友圈”。2020年1月以来,共开展各类安全教育讲座6000余场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92处,为以课后延时服务为代表的校园“微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厦门又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整合公安、教育、民政、卫健等20多个部门数据,形成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多个基础数据库,为校园“微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登录i厦门社会治理平台,我们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报名选课、自助缴费,透明又便捷。”学校门口,多位前来接娃的家长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切身体会到的数据“红利”。 延伸 椰林缀斜阳,毗邻海边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周边道路人流、车流涌动,秩序井然。而在两年前,每逢学生接送高峰期,这里总是拥堵不堪。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下,厦门政法机关精准施策,将校门东侧道路双向划定长度约200米的限时30秒停车区域,并配备监控设施,按照减少流向冲突,分项分离需求的原则,将学校与周围老旧小区整合划片,实施区域微循环组织,减少交织冲突。 厦门交警联合市文明办、教育等部门在校园周边公共停车场建立预约共享机制。家长可以在预约停车场免费停车半小时。学生出校门时,智能电子手环将该学生出校门信息推至家长手机,家长再开车到限时停车区域将学生接走,从而减少车辆在校门口扎堆等待的现象,实现“人等车”的精准接送。 纵观厦门全市路面交通运行状态,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虽然呈现逐年增长势头,但上下学时段长时间违法停车及占用右侧第二车道停车的问题基本消除,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在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看来,校园课后延时服务表面上看解决的是家长接送孩子问题,本质上是通过这项服务解决广大学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延伸治理了校园的周边交通秩序、学生安全等问题,以这种“软服务”助力平安建设。 瞄准小单元,着眼小平安,厦门市委政法委正在将校园“微治理”模式复制推广,广泛收集群众“微需求”,推动部门开展“微创新”,逐步试点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午餐工程”等利民工程回馈群众,有效实施医院、交通枢纽等“微治理”,不断以区域“微治理”汇聚市域大平安。 漫步厦门街头,记者感受到,光影流转间,平安建设已融入城市社会肌理,内化为行动自觉,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已成自然,为民服务的众智群力正在点滴汇聚,一处处“微治理”盆景正在变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