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谋惠民之策 行便民之举 解民生之忧
· 城市排水“毛细血管”一朝通畅
· 用踏实服务换来群众真心认可
· 青岛崂山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宣讲活动
· 老爷庙边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 博罗开启禁毒宣传直播活动
· 青海召开年度“双百”活动组委会会议
· 难点逐一排查 堵点逐一疏解
· “双向评查 异议反馈”机制给力
· 图片新闻
· 北京“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周启动

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
云南司法行政系统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心坎上的实事

( 2021-06-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石 飞
□ 本报通讯员 陈迤权 冯晗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云南司法行政系统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切实把教育整顿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心坎上的实事。
服务搭建“连心桥”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好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云南各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12345热线平台、云南法网、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网络申请渠道及法律援助热线等作用,随时为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法律服务。
  云南省司法鉴定行业提出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主动上门服务、优化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便捷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司法的温暖。
  云南省公证行业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公证开设便民服务窗口,开通公证服务热线、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对46项类公证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深化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一次办好”改革,推行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云南省律师行业落实八项具体措施,开展“万名律师进街下乡”“律师伴我行,法入少年心”活动,参与社区、村组公益性志愿活动,优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模式,协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信访接待、涉法涉诉、突发案件调处工作,高质量推进个案处理。
  云南省宜良监狱延伸服务,在起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及义诊、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帮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做身体健康检查,3个多小时共服务群众150余人,接受咨询22人次;省第二女子监狱开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爱国卫生运动,进行江岸社区清理小广告、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玉溪市交警支队开展“文明交通 从我做起”主题交通文明岗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整理乱停乱放电动车,针对性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入人心
  云南司法行政系统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牵头全省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把民法典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讲进群众心里、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充分发挥“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民法典有奖在线答题活动,上线首日访问量达7万多人次,在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端”App开设《民语亮“典”》专栏,播送民族语言普法短视频,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分层分类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芒市司法局通过展播法治短片、摆设展板、悬挂标语、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邀请参与民法典线上答题互动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深入宣传民法典重要内容。五华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网络员”作用,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向居民讲解见义勇为免责、个人信息保护、离婚冷静期等民法典亮点内容,并发放民法典宣传材料,营造浓厚学法氛围。
  开展法治进村(社区)活动,面对面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优势,构建城乡一体化、线上线下一站化法律服务平台。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关于常态化做好公共卫生普法工作的通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针对云南边境线长边境管控压力大的特点,做好常态化公共卫生普法工作。元谋县司法局依托法官、警官、律师建立“二官一律”工作室,当好“六大员”,认真落实法律进乡村“十个一”标准,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法律服务常态化格局。曲靖市麒麟区司法局牵头联合云南宜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来到茨营镇大麦村彝族群众聚居区开展普法宣讲,并请来彝族志愿者做翻译,“彝汉双语”普法,让法治宣传深入人心。曲靖市马龙区打造法治主题公园,用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让法治元素分布在公园的各个角落,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受法治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