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9 |
2/9 |
1
|
2
|
3
|
>
|
>| |
|
|
PDF版 |
|
|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山东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法学研究的政治性、应用性、组织性,推动法学研究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学法律支撑。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政治性。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邀请著名法学专家为省委理论中心组作辅导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省政法机关、法学法律界深入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深入院校、社区宣讲,开展教育培训,深刻领会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努力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法治建设、法学研究实际成效。二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利用山东丰富历史文化,组织广大法学法律专家学者,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开展25场、350余人次学术活动,形成研究成果122篇,位居全国省级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第一名,连续八次荣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组织奖。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省委政法委全体会议、委务会和省法学会会长会议、党组会经常分析部署政法机关和法学法律界意识形态建设。召开加强研究会党建引领工作座谈会、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法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实现研究会党组织全覆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创新意识形态“四八”工作机制,印发《加强对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四个政治文件,严格活动方案、疫情防控、意识形态责任人等八把关,严格各类论坛、网站等管理,加强法治评论员队伍建设,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深化法学研究领域安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应用性。发挥五个作用:一是发挥资政建言作用。组织智库专家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法律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任务,编辑建言30期,专题报告20余次,12项对策建议上升为省级决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法律意见建议、疫情后有关社会治理法律问题意见建议两个专题报告,被中国法学会采纳并报中央领导同志。二是发挥服务发展作用。成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法治保障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纠纷解决中心、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举办第十一届东亚破产重组论坛和国际法论坛;组成15个智库专家课题组和百个法律服务队联系服务百家企业,设立企业智库专家门诊,深入700多家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开展“运用禁诉令维护我国司法主权”课题研究。先后两次在全国法学会有关工作会议上介绍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做法。三是发挥法治引领作用。组成专家团全程跟进平度微信移群案、济南农商行彭勃案,及时提供法理支持。特别是平度微信移群案,创新网络空间治理办法,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网、中央电视广播总台等2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四是发挥改革创新作用。扎实开展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组成智库专家组深入法院、检察院调研评估,形成高质量评估报告,为深化省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组成智库专家组四次分析研究9起职务犯罪案件,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案件裁判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五是发挥深化社会治理作用。开展“十四五”规划建议“完善社会治理、加快构建现代安全体系战略研究问题”、命案防范研究、公共视频监控信息安全保护立规、商圈网格化服务管理系列重要问题调研,提出专题报告。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创新成立爱心法律义工团、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服务站,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主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组织性。打造五个平台:一是打造山东政法智库平台。成立以32名智库成员为骨干的山东政法智库。建立健全山东政法智库跟进服务重要案事件工作规程等制度,设立《政法智库建言》,成立10余个重大案事件专家团。智库纳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文件,列入省新型重点智库,新型政法智库课题研究入选中央政法委第六批十大课题。二是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平台。召开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出台《齐鲁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公布42个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立15个齐鲁法治文化研究基地,选树66名全省法学法律研究领军人物,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创立齐鲁法治文化大讲堂、法治论坛,充分发挥法治文化规范引领作用。三是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平台。召开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出台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十七条意见,设立100个全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举办10届全省高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连续8年荣获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组织奖。开展26次全省优秀法学成果奖、三届全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推荐的一名专家被聘为长江学者,一名专家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法学家。四是打造课题研究平台。实现三步走:从2014年首次开展省法学会课题研究,到2019年纳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专项课题,到2020年纳入全省政法工作课题研究体系,取得700多项优秀成果。承办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家论坛、首届中日韩法律论坛,成立中日韩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中日韩法律研究基地。完成中国法学会6项课题研究,提升《法学论坛》办刊水平。五是打造研究会平台。成立应用型、理论型、前沿型研究会41个。建立健全省法学会领导联系指导等制度,深化理事会和秘书处建设,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涌现出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等全国法学会先进集体,中国法学会在山东省召开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实践现场观摩会。
|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着力推动法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林峰海
|
|
|
( 2021-04-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山东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法学研究的政治性、应用性、组织性,推动法学研究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学法律支撑。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政治性。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邀请著名法学专家为省委理论中心组作辅导报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省政法机关、法学法律界深入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深入院校、社区宣讲,开展教育培训,深刻领会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努力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法治建设、法学研究实际成效。二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利用山东丰富历史文化,组织广大法学法律专家学者,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开展25场、350余人次学术活动,形成研究成果122篇,位居全国省级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第一名,连续八次荣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组织奖。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省委政法委全体会议、委务会和省法学会会长会议、党组会经常分析部署政法机关和法学法律界意识形态建设。召开加强研究会党建引领工作座谈会、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法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实现研究会党组织全覆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创新意识形态“四八”工作机制,印发《加强对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四个政治文件,严格活动方案、疫情防控、意识形态责任人等八把关,严格各类论坛、网站等管理,加强法治评论员队伍建设,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深化法学研究领域安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应用性。发挥五个作用:一是发挥资政建言作用。组织智库专家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法律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任务,编辑建言30期,专题报告20余次,12项对策建议上升为省级决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法律意见建议、疫情后有关社会治理法律问题意见建议两个专题报告,被中国法学会采纳并报中央领导同志。二是发挥服务发展作用。成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法治保障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纠纷解决中心、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举办第十一届东亚破产重组论坛和国际法论坛;组成15个智库专家课题组和百个法律服务队联系服务百家企业,设立企业智库专家门诊,深入700多家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开展“运用禁诉令维护我国司法主权”课题研究。先后两次在全国法学会有关工作会议上介绍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做法。三是发挥法治引领作用。组成专家团全程跟进平度微信移群案、济南农商行彭勃案,及时提供法理支持。特别是平度微信移群案,创新网络空间治理办法,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网、中央电视广播总台等2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四是发挥改革创新作用。扎实开展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组成智库专家组深入法院、检察院调研评估,形成高质量评估报告,为深化省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组成智库专家组四次分析研究9起职务犯罪案件,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案件裁判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五是发挥深化社会治理作用。开展“十四五”规划建议“完善社会治理、加快构建现代安全体系战略研究问题”、命案防范研究、公共视频监控信息安全保护立规、商圈网格化服务管理系列重要问题调研,提出专题报告。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创新成立爱心法律义工团、社区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服务站,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品牌,主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增强法学研究组织性。打造五个平台:一是打造山东政法智库平台。成立以32名智库成员为骨干的山东政法智库。建立健全山东政法智库跟进服务重要案事件工作规程等制度,设立《政法智库建言》,成立10余个重大案事件专家团。智库纳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文件,列入省新型重点智库,新型政法智库课题研究入选中央政法委第六批十大课题。二是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平台。召开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出台《齐鲁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公布42个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立15个齐鲁法治文化研究基地,选树66名全省法学法律研究领军人物,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创立齐鲁法治文化大讲堂、法治论坛,充分发挥法治文化规范引领作用。三是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平台。召开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出台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十七条意见,设立100个全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举办10届全省高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连续8年荣获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组织奖。开展26次全省优秀法学成果奖、三届全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推荐的一名专家被聘为长江学者,一名专家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法学家。四是打造课题研究平台。实现三步走:从2014年首次开展省法学会课题研究,到2019年纳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专项课题,到2020年纳入全省政法工作课题研究体系,取得700多项优秀成果。承办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家论坛、首届中日韩法律论坛,成立中日韩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中日韩法律研究基地。完成中国法学会6项课题研究,提升《法学论坛》办刊水平。五是打造研究会平台。成立应用型、理论型、前沿型研究会41个。建立健全省法学会领导联系指导等制度,深化理事会和秘书处建设,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涌现出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等全国法学会先进集体,中国法学会在山东省召开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实践现场观摩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