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落实党中央新要求 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 创新国际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 加大网约货运乱象整治力度
· 尽快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
· 加强网络慈善规范和管理
· 中小学减负需家校形成合力
·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
· 图片新闻

王家娟代表提出改变学校评价考核办法
中小学减负需家校形成合力

( 2021-03-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两会特刊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减负”是一直以来横亘在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难题,亟待破解,却又荆棘重重。2018年,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的切身感受是尽管“减负”谈了这么多年,但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
  在王家娟看来,“减负”难以落实,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
  对学校而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采取多补课、多留作业、多组织考试,提高学生成绩,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负担在加重。
  有的教师不仅布置大量作业来磨学生的分数,还让家长批阅,不仅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也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此前出台的“减负令”基本针对的是学校和老师,对家长提及的很少。但王家娟发现,如今的家长都很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出现了国家“减负”,家长“增负”;学校“减负”,培训机构“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学校少布置作业,却阻挡不了家长给孩子报培训班、留额外作业。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充足不够均衡,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所导致的。”王家娟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在今年带来的关于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的建议中,王家娟也提出,落实“减负”要形成多方合力。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王家娟建议,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发挥中考、高考指挥棒作用,打破唯分数论,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王家娟介绍说,2021年辽宁省中考改革方案加大了体育与健康在中考所占的分值,还将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纳入考试科目,英语分值下降20分。这样一增一减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支持。
  “同时应改变学校评价考核办法,禁止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王家娟说。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及素质是教师教学能力及师德的检验,也是“减负”的根本。王家娟建议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要经常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根据学情调整上课结构、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变教学方法,边讲边练,当堂“消化吸收”,保障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要提高教师收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不能让家庭教育成为‘减负’的阻力。”王家娟建议,学校要强化家校合作,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可考虑在家庭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相应条款,对加重学生负担的家长,学校或有关部门有权对家长进行干预。
  当前针对“减负”的举措并不少,王家娟建议要加大教育的督导力度,开展专项督导行动,对问题较多、监管不力的学校和教师要严肃处理,通报问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