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9 |
6/9 |
5
|
6
|
7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为维护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俄罗斯早在2019年就通过了《主权互联网法》,要求建设一套独立于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在遭遇外部“断网”等冲击时仍能让本国网络稳定运行。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表示,不排除在外国势力对俄罗斯采取敌对行动时切断外国互联网服务的可能性。2月1日,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曾对外宣布:“切断俄罗斯与全球互联网的联系并运行俄罗斯独立网络,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俄政府对这种情况已有预案。” 随着俄美矛盾愈演愈烈,两国不仅在经济、军事层面博弈加剧,俄罗斯还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安全领域,防止未来出现冲突时美切断俄罗斯网络,并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威胁如鲠在喉 俄罗斯作为欧洲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对互联网安全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首先,俄政府担忧互联网成为极端思想传播的“助推器”。 近年来,俄频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及分裂主义威胁。一些极端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甚至招募、培训具有极端思想人员。从2017年震惊世界的圣彼得堡地铁恐袭案,到今年初围绕纳瓦利内问题发起的示威游行,互联网无不成为别有用心人士利用的工具。为此,俄连续出台多项法案,力求净化网络空间,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但均收效甚微。互联网既是俄政府与极端分子斗争的武器,也成为双方争夺的“战场”。 其次,随着俄美博弈加剧,俄方担忧掌握着互联网主要管理权的美国威胁俄罗斯网络安全。 俄政府认为,掌握在美国手中的国际互联网控制权,严重威胁着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与利益,这一点从“棱镜门”等事件中可见一斑。梅德韦杰夫就此指出,“互联网主要管理权处于美国掌控之下,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不排除美方对俄使用‘断网’这一手段。”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俄美关系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因此,俄方对互联网安全的担忧仍然存在。 2019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7国联合签署《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联合声明》,俄罗斯被排除在外。声明旨在构建网络空间版的“北约”,并联合更大的力量在网络空间围剿、打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战略对手。此外,美国近些年在《国家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等文件中更是将俄罗斯明确定义为对手。 可见,在俄美交恶及双方博弈已经进入“混合战争”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随时可能成为俄美斗争的主战场。无奈互联网掌控权在美国手中,对此,俄称其“被迫寻求改变”,以“在关键时刻能够断开与美国主导的互联网的链接”,并能保证俄网络独立运营。 主权互联网法应运而生 针对上述情况,俄方在多年筹备的基础上,于2019年5月1日出台《〈俄罗斯联邦通信法〉及〈俄罗斯联邦关于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保护法〉修正案》,外界将之称为《主权互联网法》。 《主权互联网法》已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法案旨在保护俄罗斯互联网在遭受外部攻击时实现可持续运营。 在此之前,俄曾于2017年7月出台《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这一规划作为《主权互联网法》的前身,规定俄将通过立法手段提升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水平,做好在网络空间被西方国家制裁时的应对准备。 根据《主权互联网法》,俄罗斯政府被赋予可以因“国家安全”原因,不加任何解释随意将该国互联网与全球互联网断开的权力,而俄联邦相关机构将对通用信息网络进行集中管理。 为实现这一目标,确保俄网络在遭遇外部“断网”等冲击时仍能稳定运行,俄政府需要在境内建设一套独立于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根据俄媒报道,该项目预算超过300亿卢布。 克里姆林宫认为,《主权互联网法》不仅是一项法案,也是一项安全预防措施,在出现紧急情况或遭遇诸如网络攻击等外国威胁时,可以保障俄罗斯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 “断网”是一把“双刃剑” 早在2014年,普京就在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时提出过“断网”及其应对问题。此后多年,俄已从技术、政策层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并最终于2019年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也就是《主权互联网法》。 法案规定,为了检验俄罗斯独立网络的有效性,“断网”演习需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对俄罗斯的“断网”演习,国际社会及俄国内反应并不相同。 西方社会及俄境内反对派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俄罗斯对网络自由的威胁。支持者则认为,“断网”的目的不是“断”,而是为了更安全的“连”。 俄通信部副部长阿列克塞·索科洛夫在“断网”演习后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在俄罗斯领土上提供不间断的互联网服务。演习结果表明,政府机构和通信运营商已做好在应对威胁的同时确保互联网和通信有效运作的准备。”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主权互联网法》及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都是为应对美国的威胁而采取的被动措施,但其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 梅德韦杰夫曾指出,“在西方严厉制裁俄罗斯的情况下,被断开网络及断开与国际支付系统联系的威胁一直存在,因此俄罗斯被迫创建了自己独立的信息传输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普京2月14日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对本国网络技术和本国企业的信心。他指出,俄罗斯国内有许多自己的网络技术服务机构,比如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此外,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的网络技术服务也“发展得不错”。 舆论由此分析认为,运行独立网络只是俄罗斯为免遭美国“断网”攻击而采取的预防及应对手段。 梅德韦杰夫2月1日强调说,“尽管从技术上已经做好‘断网’准备,但俄罗斯仍不希望这一情况发生”。普京2月14日也称,俄罗斯政府“不会无缘无故地作出给本国公民和网络用户‘人为制造麻烦’的任何事情,但是如果发现一些无耻的攻击行为,我们肯定不会不作出反应”。 由此可见,俄方也认为“断网”是一把“双刃剑”。除非俄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否则不会轻易为之。
|
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
俄不排除运行独立网络可能
|
|
|
|
( 2021-02-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为维护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俄罗斯早在2019年就通过了《主权互联网法》,要求建设一套独立于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在遭遇外部“断网”等冲击时仍能让本国网络稳定运行。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表示,不排除在外国势力对俄罗斯采取敌对行动时切断外国互联网服务的可能性。2月1日,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曾对外宣布:“切断俄罗斯与全球互联网的联系并运行俄罗斯独立网络,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俄政府对这种情况已有预案。” 随着俄美矛盾愈演愈烈,两国不仅在经济、军事层面博弈加剧,俄罗斯还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安全领域,防止未来出现冲突时美切断俄罗斯网络,并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威胁如鲠在喉 俄罗斯作为欧洲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对互联网安全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首先,俄政府担忧互联网成为极端思想传播的“助推器”。 近年来,俄频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及分裂主义威胁。一些极端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甚至招募、培训具有极端思想人员。从2017年震惊世界的圣彼得堡地铁恐袭案,到今年初围绕纳瓦利内问题发起的示威游行,互联网无不成为别有用心人士利用的工具。为此,俄连续出台多项法案,力求净化网络空间,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但均收效甚微。互联网既是俄政府与极端分子斗争的武器,也成为双方争夺的“战场”。 其次,随着俄美博弈加剧,俄方担忧掌握着互联网主要管理权的美国威胁俄罗斯网络安全。 俄政府认为,掌握在美国手中的国际互联网控制权,严重威胁着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与利益,这一点从“棱镜门”等事件中可见一斑。梅德韦杰夫就此指出,“互联网主要管理权处于美国掌控之下,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不排除美方对俄使用‘断网’这一手段。”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俄美关系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因此,俄方对互联网安全的担忧仍然存在。 2019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7国联合签署《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联合声明》,俄罗斯被排除在外。声明旨在构建网络空间版的“北约”,并联合更大的力量在网络空间围剿、打压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战略对手。此外,美国近些年在《国家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等文件中更是将俄罗斯明确定义为对手。 可见,在俄美交恶及双方博弈已经进入“混合战争”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随时可能成为俄美斗争的主战场。无奈互联网掌控权在美国手中,对此,俄称其“被迫寻求改变”,以“在关键时刻能够断开与美国主导的互联网的链接”,并能保证俄网络独立运营。 主权互联网法应运而生 针对上述情况,俄方在多年筹备的基础上,于2019年5月1日出台《〈俄罗斯联邦通信法〉及〈俄罗斯联邦关于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保护法〉修正案》,外界将之称为《主权互联网法》。 《主权互联网法》已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法案旨在保护俄罗斯互联网在遭受外部攻击时实现可持续运营。 在此之前,俄曾于2017年7月出台《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这一规划作为《主权互联网法》的前身,规定俄将通过立法手段提升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水平,做好在网络空间被西方国家制裁时的应对准备。 根据《主权互联网法》,俄罗斯政府被赋予可以因“国家安全”原因,不加任何解释随意将该国互联网与全球互联网断开的权力,而俄联邦相关机构将对通用信息网络进行集中管理。 为实现这一目标,确保俄网络在遭遇外部“断网”等冲击时仍能稳定运行,俄政府需要在境内建设一套独立于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根据俄媒报道,该项目预算超过300亿卢布。 克里姆林宫认为,《主权互联网法》不仅是一项法案,也是一项安全预防措施,在出现紧急情况或遭遇诸如网络攻击等外国威胁时,可以保障俄罗斯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 “断网”是一把“双刃剑” 早在2014年,普京就在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时提出过“断网”及其应对问题。此后多年,俄已从技术、政策层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并最终于2019年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也就是《主权互联网法》。 法案规定,为了检验俄罗斯独立网络的有效性,“断网”演习需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对俄罗斯的“断网”演习,国际社会及俄国内反应并不相同。 西方社会及俄境内反对派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俄罗斯对网络自由的威胁。支持者则认为,“断网”的目的不是“断”,而是为了更安全的“连”。 俄通信部副部长阿列克塞·索科洛夫在“断网”演习后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在俄罗斯领土上提供不间断的互联网服务。演习结果表明,政府机构和通信运营商已做好在应对威胁的同时确保互联网和通信有效运作的准备。”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主权互联网法》及俄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都是为应对美国的威胁而采取的被动措施,但其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 梅德韦杰夫曾指出,“在西方严厉制裁俄罗斯的情况下,被断开网络及断开与国际支付系统联系的威胁一直存在,因此俄罗斯被迫创建了自己独立的信息传输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普京2月14日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对本国网络技术和本国企业的信心。他指出,俄罗斯国内有许多自己的网络技术服务机构,比如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此外,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的网络技术服务也“发展得不错”。 舆论由此分析认为,运行独立网络只是俄罗斯为免遭美国“断网”攻击而采取的预防及应对手段。 梅德韦杰夫2月1日强调说,“尽管从技术上已经做好‘断网’准备,但俄罗斯仍不希望这一情况发生”。普京2月14日也称,俄罗斯政府“不会无缘无故地作出给本国公民和网络用户‘人为制造麻烦’的任何事情,但是如果发现一些无耻的攻击行为,我们肯定不会不作出反应”。 由此可见,俄方也认为“断网”是一把“双刃剑”。除非俄网络主权及网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否则不会轻易为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