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对待戒毒学员我们要以情感化、用心帮扶,平时多留心观察、勤跑腿……”1月8日,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四大队的工作微信群里,在北京接受腰椎手术治疗的大队长朱明明发来了语音,指导大家工作。 2020年12月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朱明明入选。从北京领奖回来后,朱明明因长期腿疼,到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腰椎椎管内有肿瘤,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明明从来都是勇挑重担,不叫苦不喊累。直到这次体检,我们才知道,为了缓解腿疼,她已经偷偷吃了近一年的止痛药。”所政委贾美丽告诉记者。虽然医生已告知朱明明病情的严重情况,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希望能保守治疗。后来在家人、领导的劝说下,她才决定到北京进行手术。 “要不是朱队,我可能已经不在了。是她帮我重燃活下去的希望,让我相信自己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戒毒学员张某说。 张某今年65岁,刚因吸毒被收戒时,情绪非常低落。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即使改过自新也不会再过上好生活。朱明明发现了她的异常,开始找她谈心,鼓励她战胜心魔。生活中,朱明明像女儿一样关心张某,给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张某更多照顾。 “你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去团聚。”“你的同龄人都在外面快乐地跳广场舞,你不想试试吗?”一句句暖心的话语,终于融化了张某心中的坚冰。 “我一定会战胜毒魔,重新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张某说。 刘某今年17岁,在同学的蛊惑下染上毒瘾,两年前被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 刘某误入歧途后,其父母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并打算和她断绝关系。缺少父母关爱,刘某再次步入社会容易重蹈覆辙。为帮助刘某走上正道,朱明明多次到刘某家中,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接纳刘某。最终,朱明明的爱心和热心感动了刘某父母。前不久,刘某期满离所,在戒毒所大门口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刘某和父亲紧紧握着朱明明的手,流下了泪水。 “每次看到离所的学员能够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我都感到身上有无穷的力量。我要继续坚守这片阵地,帮助更多的人。”朱明明说。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年初疫情期间,场所启动最高勤务等级,要求大家“一站到底”。部分干警因无法照顾家人流下了愧疚的眼泪。朱明明顾不上自己也是年迈双亲的女儿、年幼孩子的妈妈,鼓励大家重整士气,努力工作,坚决捍卫场所安全。她带头在封闭区写下“军令状”:“疫情不除,我们不退!”在朱明明的带领下,大家纷纷在“军令状”上郑重地摁下红指印。 在封闭执勤的64天里,朱明明是所有干警的“主心骨”。她帮大家消化负面情绪、缓解压力,同时还承担着场所消杀、内外联通等相当于日常工作3倍的工作量。“我们隔离区的饭是统一送到门口的。每次,朱队都是第一个到门口维持现场秩序、招呼没来吃饭的干警赶紧吃饭,而她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去领饭,几乎没吃过一口热饭。”回忆起这个细节,同事郭清芬还是很感动。 2018年,司法部在全国推广建立全国司法行政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朱明明所在的四大队承担起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回归指导区的管理和运行重任。“学员刚入所时,心理和身体状态都不稳定,管教十分困难。而经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即将出所的学员们又对新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教育引导难度也非常大。朱队他们可以说是承担了统一戒毒模式里最重要、最困难的‘两头’,工作压力可想而知。”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办公室副主任魏东说。 “‘收’只是禁毒战争的第一枪。如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洗心革面,才是这场战争的落脚点,也是摆在我和同事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朱明明说。 朱明明注意观察所内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逐个与她们谈心,提出“以细察微、以小见大、多方印证、科学研判”等工作方法,为场所安全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入所时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如此优秀的民警,我为她感到骄傲。”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王华栾这样评价朱明明。 图① 朱明明与戒毒人员谈心。 图② 朱明明带领戒毒人员做康复训练。 图③ 朱明明在最美公务员颁奖仪式上领奖。 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供图
|
|
朱明明,点燃戒毒学员新希望
|
|
|
|
( 2021-02-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对待戒毒学员我们要以情感化、用心帮扶,平时多留心观察、勤跑腿……”1月8日,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四大队的工作微信群里,在北京接受腰椎手术治疗的大队长朱明明发来了语音,指导大家工作。 2020年12月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朱明明入选。从北京领奖回来后,朱明明因长期腿疼,到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腰椎椎管内有肿瘤,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明明从来都是勇挑重担,不叫苦不喊累。直到这次体检,我们才知道,为了缓解腿疼,她已经偷偷吃了近一年的止痛药。”所政委贾美丽告诉记者。虽然医生已告知朱明明病情的严重情况,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希望能保守治疗。后来在家人、领导的劝说下,她才决定到北京进行手术。 “要不是朱队,我可能已经不在了。是她帮我重燃活下去的希望,让我相信自己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戒毒学员张某说。 张某今年65岁,刚因吸毒被收戒时,情绪非常低落。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即使改过自新也不会再过上好生活。朱明明发现了她的异常,开始找她谈心,鼓励她战胜心魔。生活中,朱明明像女儿一样关心张某,给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张某更多照顾。 “你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去团聚。”“你的同龄人都在外面快乐地跳广场舞,你不想试试吗?”一句句暖心的话语,终于融化了张某心中的坚冰。 “我一定会战胜毒魔,重新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张某说。 刘某今年17岁,在同学的蛊惑下染上毒瘾,两年前被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戒。 刘某误入歧途后,其父母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并打算和她断绝关系。缺少父母关爱,刘某再次步入社会容易重蹈覆辙。为帮助刘某走上正道,朱明明多次到刘某家中,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接纳刘某。最终,朱明明的爱心和热心感动了刘某父母。前不久,刘某期满离所,在戒毒所大门口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刘某和父亲紧紧握着朱明明的手,流下了泪水。 “每次看到离所的学员能够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我都感到身上有无穷的力量。我要继续坚守这片阵地,帮助更多的人。”朱明明说。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年初疫情期间,场所启动最高勤务等级,要求大家“一站到底”。部分干警因无法照顾家人流下了愧疚的眼泪。朱明明顾不上自己也是年迈双亲的女儿、年幼孩子的妈妈,鼓励大家重整士气,努力工作,坚决捍卫场所安全。她带头在封闭区写下“军令状”:“疫情不除,我们不退!”在朱明明的带领下,大家纷纷在“军令状”上郑重地摁下红指印。 在封闭执勤的64天里,朱明明是所有干警的“主心骨”。她帮大家消化负面情绪、缓解压力,同时还承担着场所消杀、内外联通等相当于日常工作3倍的工作量。“我们隔离区的饭是统一送到门口的。每次,朱队都是第一个到门口维持现场秩序、招呼没来吃饭的干警赶紧吃饭,而她自己总是最后一个去领饭,几乎没吃过一口热饭。”回忆起这个细节,同事郭清芬还是很感动。 2018年,司法部在全国推广建立全国司法行政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朱明明所在的四大队承担起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回归指导区的管理和运行重任。“学员刚入所时,心理和身体状态都不稳定,管教十分困难。而经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即将出所的学员们又对新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教育引导难度也非常大。朱队他们可以说是承担了统一戒毒模式里最重要、最困难的‘两头’,工作压力可想而知。”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办公室副主任魏东说。 “‘收’只是禁毒战争的第一枪。如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洗心革面,才是这场战争的落脚点,也是摆在我和同事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朱明明说。 朱明明注意观察所内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逐个与她们谈心,提出“以细察微、以小见大、多方印证、科学研判”等工作方法,为场所安全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入所时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如此优秀的民警,我为她感到骄傲。”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王华栾这样评价朱明明。 图① 朱明明与戒毒人员谈心。 图② 朱明明带领戒毒人员做康复训练。 图③ 朱明明在最美公务员颁奖仪式上领奖。 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供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