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跨越70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 进一步夯实军地安全发展基础
· 我国古代和近代退役军人制度研究及启示
· 推动部队实战能力弯道超车
· 武警邯郸支队开展冬季大练兵活动

我国古代和近代退役军人制度研究及启示
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我国古代和近代退役军人工作研究”课题组

( 2021-01-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八、中华民国
  兵工政策。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林立,军费支出巨大,不仅造成国家财政困窘,也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为此,孙中山先生提出裁减兵员,实行兵工政策。兵工政策就是“使入伍的士兵,除了受军事教育之外,并且因各人的能力,教以种种技术上的知识,养成专门的技术能力,给以种种适宜的工作,使士兵学就一种技术,到了退役或遣散的时节,就可以凭着所学的技能去做工,养家活命,不致于穷无所归,铤而走险。”但没有一个军阀愿意削弱自身的力量,因此“兵工政策”在当时无法实现。
九、几点启示
  分析我国古代和近代退役军人保障制度,既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应当汲取的教训。
  (一)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相适应。古代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主要是农耕经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流动性小,军事技术相对简单,与现代社会有很大不同。古代的爵位、门荫、世袭、以官赎罪等制度,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能够施行,但这些措施在现代社会则无法推行。
  (二)对退役军人的保障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发挥其组合功能。我国古代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授予官爵、门荫子孙、授予田宅、发给俸禄、减免赋役、抚恤伤亡、荣誉奖励、法律特权等。不同朝代、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往往有所侧重。在现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下,也应多措并举,坚持物质待遇与荣誉激励并重,服务保障与教育管理齐抓。
  (三)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其服役贡献、家庭生活水平相关联。历朝历代都讲究“论功行赏”,目的在于激励官兵英勇杀敌。尤其是对阵亡将士、因战伤残将士,会给予特别优待。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应突出保障重点,对家庭贫困、老无所养的,给予额外优恤,不宜“撒胡椒面”,否则财力难以支撑。如南宋陈傅良曾说“州县之力,困于养兵矣”。
  (四)增强退役军人的就业技能,是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关键。军人长期从事军事训练,谋生之计已拙。在古代农耕社会,尚可回家种田。在现代社会,不加以技能培训恐无以立足,所以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兵工政策。随着我们国家军队士兵文化层次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应适当将教育培训前伸至服役期间,使其在役期间学就一两门技术,退役后更好就业。
  (五)退役军人安置既要考虑服役贡献,也要考虑专业特长。《韩非子集解》:“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说的是单以军功安排工作,可能难以胜任岗位专业要求。尤其是现代社会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越来越专业化、知识化,不应单纯把岗位作为一种对服役贡献的奖赏,而应“位以授能、爵以赏功”,岗位首先用来安置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服役贡献主要通过级别、工资待遇来体现。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