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13 |
11/13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莫小松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走进广西桂林市第一“城中村”——七星区福隆园村,整洁和谐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睑。 七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宏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2016年以来,该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平安小区”“平安村组”“平安出租屋”星级创建活动,创新平安建设模式,破解“城中村”“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不仅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辖区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党建引领创新“城中村”治理新机制 福隆园毗邻秀美甲天下的漓江东岸,“福隆”指夫妻兴隆寓意福满园,福隆园自宋朝时形成,原是桂林市一处重要的商贸集市,高度浓缩桂林的市井文化。 这样一处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福地竟一度被称为漓江边的“毒瘤”。这里一度脏乱差堵,各路电线如蜘蛛网般错综盘旋,地面垃圾成堆,街头“小混混”公然聚众斗殴,成为城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 “福隆园流动人口近3万人,是常住人口的10倍多,一直存在建筑布局乱、治安秩序乱、卫生环境乱,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发案多‘三乱三多’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七星区70%的案件与福隆园有关联。”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局长胡凯分析。 为根除“城中村”治理难题,七星区以党建为突破口,将基层党建与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2017年2月,七星区委政法委、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派出工作组进驻福隆园,开始大刀阔斧的综合整治:一方面理顺村里党组织设置,成立党支部,设立“平安”书记,从公安系统选派年轻干警担任;另一方面加强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整合政法委、穿山街道、七星分局等单位资源,在机关工委下成立福隆园村综合整治临时党支部,对福隆园党建引领综合治理进行指导、协调和实施。并构建上下联动、协作分工的“党、政、警、民”党建工作体系,七星分局派出党员突击队,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对福隆园最复杂、最棘手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火线突击、攻坚破难。 规范管理构建“城中村”治理新思路 出租屋管理是“城中村”治理的难点之一。七星区创新管理模式,开展出租屋安全星级评定,从“人防、物防、技防”、流动人口、消防安全、治安防范和环境卫生等五个方面开展出租屋安全星级评定,将出租屋分为五星、四星、三星、无星四个级别,将无星级出租屋列为公安机关重点关注和严格管理的对象。 记者在福隆园走访时看到,现在出租屋房门的明显位置都公示“出租屋安全星级牌”,出租屋按照要求配备灭火器、应急灯等应急装备,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充电桩等安全装备。安全星级出租屋的租金、入住率较之过去提升了30%以上,单套出租房月租金提高了50元到300元不等,五星级安全出租屋出租率达100%,房东收入明显增加,极大地调动了房东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电线乱拉乱接安全隐患大是另一个治理难点。临时党支部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多次协调,最终全部理顺电线线路,消除安全隐患。 福隆园要实现改变,除了火线突击,还需要一个长效的管理队伍和机制。为此,七星区引入社会力量成立管家中心,房东将房屋或“中介式”房源信息登记在管家中心,由管家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双推广免费向社会公布租房信息,帮助房东快速将房屋租出去;或“委托式”把房屋委托给管家中心装修出租,管家中心提供物业服务,组建保安、保洁队伍,维护村容村貌和治安秩序。 据了解,福隆园基础薄弱,管家中心两年内由政府拨付资金支援,实现造血功能后再走市场化运作。管家中心实现规范全面的管理,外界逐渐认同福隆园是一个规范管理的小区,而不再是脏乱差的“城中村”。 市场运作推行“城中村”管理新举措 福隆园整治是七星区开展“城中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距离福隆园村不远处,江东村也曾是一个建筑密度大、违章建筑多、基础设施薄弱、强弱线纵横交错、环境卫生脏乱差、治安形势严峻的“城中村”。江东村的治理在党建引领下,由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穿山派出所入村包干,建好一户一档,坚持“每日一查”,日查夜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清查相结合。整治两年来,派出警力一万余人次,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2人,抓获网上逃犯3人。2020年上半年,江东村刑事警情仅3起,同比下降87.6%,“两抢一盗”和诈骗案件“零发生”。 综合整治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里迁移240座坟墓,建成800平方米的江东村文化广场,并将一处闲置了5年的旧址建设成综合楼,作为江东村综合整治指挥中心。全村探索建立“星级化+管理平台”的“旅馆式”服务管理模式,村委与物业公司合作共同组建新的物业公司,五个村民小组是公司股东,探索另一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路子。 记者发现,七星区“城中村”治理不搞一刀切,但总体模式是政府引导,培育以村党组织为主导的“城中村”物业管理团队,通过引进物业或自筹物业方式,对“城中村”实行综合服务外包,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七星区委、区政府还加大投入,在福隆园和江东村建设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卡口等,安装出租屋智能门禁系统,对暂时未安装智能门禁的出租屋开发“流管易”系统,让房东下载手机App登记并报送流动人口信息,做到智慧化管理。 “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我们坚持在‘治理方式精准化、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途径社会化、治理机制常态化’上下功夫,以‘城中村’治理的‘小杠杆’撬动市域治理的‘大格局’,取得治安和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社会治理控制能力、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社会资源运用效能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的效果。”七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彦平说。
|
|
平安星级创建活动让村民尝到甜头
|
桂林七星区以基层党建引领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
|
|
|
( 2021-01-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莫小松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曹长青
走进广西桂林市第一“城中村”——七星区福隆园村,整洁和谐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睑。 七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宏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2016年以来,该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平安小区”“平安村组”“平安出租屋”星级创建活动,创新平安建设模式,破解“城中村”“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不仅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辖区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党建引领创新“城中村”治理新机制 福隆园毗邻秀美甲天下的漓江东岸,“福隆”指夫妻兴隆寓意福满园,福隆园自宋朝时形成,原是桂林市一处重要的商贸集市,高度浓缩桂林的市井文化。 这样一处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福地竟一度被称为漓江边的“毒瘤”。这里一度脏乱差堵,各路电线如蜘蛛网般错综盘旋,地面垃圾成堆,街头“小混混”公然聚众斗殴,成为城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 “福隆园流动人口近3万人,是常住人口的10倍多,一直存在建筑布局乱、治安秩序乱、卫生环境乱,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发案多‘三乱三多’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七星区70%的案件与福隆园有关联。”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局长胡凯分析。 为根除“城中村”治理难题,七星区以党建为突破口,将基层党建与综合治理有机结合,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2017年2月,七星区委政法委、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派出工作组进驻福隆园,开始大刀阔斧的综合整治:一方面理顺村里党组织设置,成立党支部,设立“平安”书记,从公安系统选派年轻干警担任;另一方面加强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整合政法委、穿山街道、七星分局等单位资源,在机关工委下成立福隆园村综合整治临时党支部,对福隆园党建引领综合治理进行指导、协调和实施。并构建上下联动、协作分工的“党、政、警、民”党建工作体系,七星分局派出党员突击队,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对福隆园最复杂、最棘手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火线突击、攻坚破难。 规范管理构建“城中村”治理新思路 出租屋管理是“城中村”治理的难点之一。七星区创新管理模式,开展出租屋安全星级评定,从“人防、物防、技防”、流动人口、消防安全、治安防范和环境卫生等五个方面开展出租屋安全星级评定,将出租屋分为五星、四星、三星、无星四个级别,将无星级出租屋列为公安机关重点关注和严格管理的对象。 记者在福隆园走访时看到,现在出租屋房门的明显位置都公示“出租屋安全星级牌”,出租屋按照要求配备灭火器、应急灯等应急装备,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充电桩等安全装备。安全星级出租屋的租金、入住率较之过去提升了30%以上,单套出租房月租金提高了50元到300元不等,五星级安全出租屋出租率达100%,房东收入明显增加,极大地调动了房东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电线乱拉乱接安全隐患大是另一个治理难点。临时党支部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多次协调,最终全部理顺电线线路,消除安全隐患。 福隆园要实现改变,除了火线突击,还需要一个长效的管理队伍和机制。为此,七星区引入社会力量成立管家中心,房东将房屋或“中介式”房源信息登记在管家中心,由管家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双推广免费向社会公布租房信息,帮助房东快速将房屋租出去;或“委托式”把房屋委托给管家中心装修出租,管家中心提供物业服务,组建保安、保洁队伍,维护村容村貌和治安秩序。 据了解,福隆园基础薄弱,管家中心两年内由政府拨付资金支援,实现造血功能后再走市场化运作。管家中心实现规范全面的管理,外界逐渐认同福隆园是一个规范管理的小区,而不再是脏乱差的“城中村”。 市场运作推行“城中村”管理新举措 福隆园整治是七星区开展“城中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距离福隆园村不远处,江东村也曾是一个建筑密度大、违章建筑多、基础设施薄弱、强弱线纵横交错、环境卫生脏乱差、治安形势严峻的“城中村”。江东村的治理在党建引领下,由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穿山派出所入村包干,建好一户一档,坚持“每日一查”,日查夜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清查相结合。整治两年来,派出警力一万余人次,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2人,抓获网上逃犯3人。2020年上半年,江东村刑事警情仅3起,同比下降87.6%,“两抢一盗”和诈骗案件“零发生”。 综合整治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里迁移240座坟墓,建成800平方米的江东村文化广场,并将一处闲置了5年的旧址建设成综合楼,作为江东村综合整治指挥中心。全村探索建立“星级化+管理平台”的“旅馆式”服务管理模式,村委与物业公司合作共同组建新的物业公司,五个村民小组是公司股东,探索另一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路子。 记者发现,七星区“城中村”治理不搞一刀切,但总体模式是政府引导,培育以村党组织为主导的“城中村”物业管理团队,通过引进物业或自筹物业方式,对“城中村”实行综合服务外包,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七星区委、区政府还加大投入,在福隆园和江东村建设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卡口等,安装出租屋智能门禁系统,对暂时未安装智能门禁的出租屋开发“流管易”系统,让房东下载手机App登记并报送流动人口信息,做到智慧化管理。 “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我们坚持在‘治理方式精准化、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途径社会化、治理机制常态化’上下功夫,以‘城中村’治理的‘小杠杆’撬动市域治理的‘大格局’,取得治安和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社会治理控制能力、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社会资源运用效能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的效果。”七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彦平说。
|
|
|